分卷閱讀60
結。這代表著什么?顧元白都要忍不住笑出聲了。這代表著,他可以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大作戰了。而這次的大作戰,他可以使用雷霆手段,使用兵馬,大范圍往深處去查、去探究,用這樣的聲勢去威赫無法連根拔起的大的蛀蟲,去抓捕那些小的毒瘤。御史臺啊。終于要真正變成朕的耳目了。*圣旨出來之后,朝廷震驚。御史臺人人自危,御史大夫本已快要致仕,此時卻接了大任,日日夜夜嘆息自己晚走了一步,弄到如今這如履薄冰的地步。齊王一行人已經被趕出了京城,他們一家老小都是富貴山中養出來的貴族。此番被趕出去,人人表情茫然,無論是年紀大的還是年紀小的,看著蕓蕓眾生,突然產生一種無處為家的無措。禁兵們神情兇狠,要趕著他們到什么都沒有的莊園內,從此,不得踏出莊園一步,要被圈禁至死。最小的幺子顧聞,即便是父兄在牢中艱難度日的時候也未曾受過一絲半點的苛刻。他不安地攥著娘親的衣角,哭嚎著道:“我的珠子!我的珠子!”他的娘親抹淚不語,圣上將他們趕出王府,他們除了自己這一身的錦羅綢緞和幾樣首飾,哪里還拿了其他東西?齊王面色絕望到了面無表情,他不知道明明最開始只是故意傳錯了一個消息,最后怎么會落得如今這番境地。等他聽到了幺子哭聲后才猛地回神暴起,齊王掐著幺子的脖子,雙目快要瞪出眼眶,“我掐死你,我掐死你!都怪你!都是你的錯!”哭嚎和拉扯混亂,大人的低泣和小兒的哭聲擾人。齊王的幾個大兒子在一旁心寒地看著這一幕。養尊處優的一家人,離開了皇室宗親的名頭,到了落魄莊園內,還能活下去嗎?第33章顧元白處理御史中丞和齊王的事處理得很快速,乃至那些膽子大到敢隱瞞消息不去上報的地方官沒到京城之前,就背上了一個貪污、與京官勾結的罪名。應該說他們本來就有這個罪名,只是褚尋沒有達到顧元白的期待,他被那幾次的奪命危機給嚇怕了,沒敢把這些人貪污的證據揪出來,既然如此,顧元白只好自己下手了。黃河中下游正是山東、河南一帶,這些貪官將皇上賑災修河道的錢也敢挪用,更何況各地的大糧倉、rou倉武器倉等各種儲蓄,里面也不知被這些蛀蟲給弄成了什么樣。這些地方官甫一送到京城,直接就被顧元白送到了地牢。他手中關于他們的證據可一點兒也不少,這些東西都被送到了相關機構,讓大理寺一件件的審。要把他們嘴里吃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受賄了多少東西,給一個一個地給查出來。至于和這些官員勾結的其他人,更深的人,他查的只是淺嘗輒止。嚇一嚇這些藏在深處的人,給他們一個將這些貪污的東西給他還回來的機會。顧元白不需要知道全國上下有多少蛀蟲,他只要這些蛀蟲把吃下的東西再給偷偷吐出來,只要在他沒發現之前給吐出來,在反腐之前,顧元白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先清洗御史臺,有案底的貪污的都給扔到了大理寺,干凈的留下,再進去一批新的人手。褚衛身上有御史的那股軸勁和傲氣,把他也放里面去磨磨性子。還有褚尋,也要升官。而那些在早朝上,敢為齊王說話的人,他們將會從京城調到地方,被抹去京官的身份來補上這些缺口,然后開始承擔之后來自圣上的反腐行動。不是敢接宗親的錢替宗親說話嗎?那你就給朕永遠滾出政治權利中心吧。一件件事務處理起來,政事堂和樞密院兩府的人都忙得頭暈眼花,整個朝堂上下誰也不敢大聲喘氣。顧元白也是工作時間大大增長,等回過神來,正好是御史中丞被抄家流放的日子。這一天,顧元白拋下了所有政務,帶著貼身侍衛薛遠和其他人,微服出宮去看御史中丞的流放現場。狼狽至極的一長串人,最前頭的就是御史中丞,他的面容憔悴,眼中空洞,沒有一點兒生的希望。眼中泛著血絲,唇上干裂,身披囚衣。兩旁站著的百姓對著這些人破口大罵,爛菜爛葉朝著臭名遠昭的人身上扔去,他們臉上滿是大快人心和憤恨的神色。“就是這個人,監守自盜!就是他貪污勾結地方官魚rou百姓!”“太壞了!是個孬官!”御史中丞……不,已經不是御史中丞的馮成之聽著一路的謾罵,突然之間覺得,圣上讓他背上貪污罪名,不讓他死,讓他有如今境地,并不是因為圣上的仁慈。圣上沒有那么仁慈的。這簡直是生不如死。馮成之抬頭看著兩旁的酒樓、茶館,看著那些拿厭惡眼光看著他的百姓,他們手里的爛菜葉子迎頭砸來,惡心嫌惡的目光像是看什么十惡不赦的混蛋。確實是混蛋……馮成之在御史臺熬了十幾年才坐上了御史臺中丞這個位置,他自然知道身為御史臺的官員,監守自盜會有多么大的后果。他也很少收禮,因為一旦發現,就是受萬人唾棄,比平常的官員貪污還要讓人惡心。而他也確實沒有貪污。但圣上說了有,他親口說了有,那就是千古罪人。數年前金榜題名夸官的這條街,如今卻又成了他被人恥笑的地方。那時街邊的百姓、落榜的學子,看著他的目光是多么的艷羨和嫉妒,現在就變得有多厭惡和幸災樂禍。顧元白一身常服,低調藏在層層的人群之中,雙目平靜地看著這一隊被萬民唾棄的罪臣及其家人。這一隊人中,有柔弱無辜的女子,有幼小可憐的孩童,他們或是淚流滿面或是不安懵懂,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惡夢一般的未來。在古代,犯罪,特別是大罪,是以家族為單位的。機遇越大,付出的代價就越高,但總是有人以為不必付出,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顧元白覺得自己挺狠的。他此時看著這些無辜被牽連的人,心中只有遺憾和可惜,看著被百姓咒罵的御史中丞,心中也很是平靜。做錯了事總要付出代價,御史中丞既然上了齊王的船,那也就要做好被顧元白掀船的準備。周圍不僅有黎庶平民,還有慷慨激昂的讀書人,他們對著貪贓枉法的御史中丞破口大罵,脖子上的青筋都猙獰的浮現,一聲聲質問都要憋紅了臉。還有人當場作詩嘲諷,打油詩一作出來,周圍的人都鼓掌叫好。這就是現實,時間一久,這就變成了歷史。等御史中丞被帶得遠了,顧元白才轉過身,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