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最好的禮物,存在金城銀行私人保險柜,待她十八歲時再行取出?!?/br>賭一賭,2月6日就是小姐的生日,往前推兩年,就是1918年2月6日。“咔噠?!北kU柜開了。“來不及了,快?!苯┑奶嵝岩搽S之響起,唐措顧不上看,一股腦兒把保險箱里的東西拿走,而后跟靳丞回到琴房。他們還想看一看十二點時琴房的變化。踏進琴房的那一秒,“鐺!”客廳的鐘聲如約響起。兩人齊齊看向鋼琴,看到于望月的鬼魂站在鋼琴前,卻沒有坐下來彈奏。無人彈奏的鋼琴沒有任何變化,自然也沒有琴聲傳出。唐措不由蹙眉,此時于望月恰好轉過頭去,他便順著于望月的視線看出去,看到了穿墻而來的閣樓住客。兩個鬼遙遙對視著,于望月忽然稍稍退后,把鋼琴前的位置讓了出來。這倒是有意思了。靳丞和唐措都不敢出聲打擾,便都抱臂靠在門邊看。此時齊輝也因為一樓的大火跑了上來,氣喘吁吁地出現在門口,被靳丞抬手攔住。“噓?!?/br>齊輝趕緊定住,大氣都不敢出一下。那廂閣樓住客終于走到了鋼琴前,抬手在鋼琴上輕輕撫摸著,目光幽深而復雜。大火已經蔓延上來了,火苗從窗戶的縫隙里探進頭來,仿佛要把月光都灼燒,而走廊里,也漸漸傳來了熱浪。噼里啪啦的聲響中,這棟年久失修的廢棄的老宅終于發出了不堪重負的聲響,玻璃碎裂、梁柱倒塌,毀滅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火光在閣樓住客的眼中明滅不定,他遙遙望著、望著,似是想起了遙遠的過去。良久,他終于坐在了鋼琴前,抬手,按下了第一個音。,詭異又輕快的曲調,在愈來愈旺盛的大火中,被那熱浪托著傳遍整棟宅子,而后向上、不斷地向上,一直飄到那慘淡的月亮上。到得此時,唐措和靳丞反而不急著走了,任熱浪如潮、大火洶涌,兩人專注地看著彈琴的閣樓住客。他彈得很忘我,表情痛苦又快樂。曲子雖然詭異,但配著他的表情和這大火中的老宅,竟分外貼切。回頭看,夫人、碎尸鬼、管家、丫鬟和女傭都因為大火而慢慢聚集在這里,最后出現的是于望年。鬼魂們沒有再互相廝殺,他們好像都知道一切都要結束了,神情或哀戚或解脫,復雜不一。于望年和夫人隔著鬼魂們遙遙相望,但終究沒有說上一句話。1926。樂曲即將結束的那一刻,靳丞和唐措、齊輝來到了這里,一邊往樓下客廳走,一邊開始抽絲剝繭。靳丞:“在這個副本里,六號樂章作為劇情的一部分,已經融入了故事里。它必定有自己的來源,原先我們都以為這首曲子是于望月的,可現在看來,它跟閣樓住客有關,否則于望月為什么要在最后讓他來彈?”唐措快步走過樓梯,“沒錯,也許這首曲子就是閣樓住客寫的,于望月死后每天晚上彈奏它,是在提醒?!?/br>讓唐措做出這種判斷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從已知的信息來看,于望月確實是個好人。他身體有病,家境富裕,依靠國外的醫療可以活十年,但他仍然選擇回國,因為他是一個無線電專家。他去國外學了先進的技術,必定要回國,將它用到該用的地方上去,這是志向。心懷遠大者,很少囿于后宅陰私,恰如于望月,哪怕他做了鬼,也依舊平和。這樣的人,跟這種樂曲太不搭調。當然,這些目前只是推測,他們首先要做的還是打電話。1926沒有玩家,所以時間被重置了,三人很快就找到了電話簿,翻到銀行的號碼,順利播出。等待接通的時候,齊輝緊張地盯著話筒,一顆心撲通撲通地跳。剛才進行時空穿梭的時候,他其實很想去找周大海,但他不敢說。靳丞給人的感覺太可怕了,老是突然間瞪過來,讓齊輝很擔心自己的小命。“您好,這里是金城銀行,請問有什么可以為您服務?”驀地,電話里傳來甜美的女聲。竟然真的通了!齊輝激動地看向靳丞,靳丞保持微笑,說:“你好,我姓于。幾年前我在你們銀行的私人保險柜存了一樣東西,現在我想提前把它取出來,請問需要辦理什么手續?”“請問柜號是多少?”“062?!?/br>“請稍等?!?/br>過了片刻,那邊又有了回復:“于先生,經核實,您保險柜里的東西已經在一個星期前被取出,辦理手續的是您的管家?!?/br>“他取出來的是一個箱子,對嗎?”“很抱歉,我無法為您解答?!?/br>靳丞隨即又問了幾個問題,對方都答不出來,只好掛斷電話。他回頭看向唐措,唐措若有所思,“如果是管家在一個星期前取走了東西,那這個東西應該還在這里。系統既然安排了這段劇情和這個可以接通的電話,沒道理找不到?!?/br>齊輝疑惑,“可我們不是已經把這里都找遍了?”“不?!碧拼霐蒯斀罔F,“我們又有了小姐的房間和琴房的鑰匙?!?/br>話不多說,三人迅速回到二樓。依舊是分頭行動,靳丞帶著琴房的鑰匙去引開兩只鬼,唐措便和齊輝去開小姐的門。小姐的房間看起來和1936時差不多,唐措目標明確——先開保險柜。保險柜的密碼沒變,唐措把里面的東西拿出來,擺在地上。再把從1936帶回來的保險柜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對照著擺。它們分別是珠寶首飾一盒,字畫一幅,以及一些零碎的小孩子的玩具。兩個時空的保險柜唯一不同的就是1926的多了一本日記。看來于望年和小姐這對父女倆,記日記的習慣倒是一樣的。1936的日記本應該是被小姐本人取走了,而1926的這本,因為被所在保險柜里,相對保存完好。翻開日記本,小孩子歪歪扭扭的字跡躍然紙上。唐措是從頭開始看的,最初的日期是1923年9月8日,距離于望月的死亡日期非常近,只相差兩個半月。【1923年9月8日叔叔送了我一支筆!】從這一條開始,接下去十幾頁都簡單記錄著當天的天氣和吃食。此時的小姐只有五歲,雖說出生于大戶人家,識字較早,但還是有很多的錯別字,有一些字不會寫,便用簡筆畫代替。大概一個多月后,日記的內容變了。【1923年10月11日囡囡喜歡新來的老師,母親也喜歡他,囡囡很開心?!?/br>【1923年11月9日母親總是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