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書迷正在閱讀:魔教教主心很累、雨霧、口欲、全世界都以為我以身鎮魔、貌合神離、重生后前夫又來追我了、被迫受到全星際的寵愛、山海高中、說好的不炒CP呢!、窺心
說到最后見他倆愣住,發現扯遠了,便瞄向桌上那碗還漂浮著米殼的冷粥,微笑譏諷道:“這東西我相府的仆人都不吃,參政那點俸祿,還是留著養你那七十歲母親吧!”他突然被人身攻擊,面色難堪,指節攥緊,捏得發白,但仍忍著氣和我爭辯。直到日頭西沉,我倆從分田法,吵到廢除和糴,夏國的作戰方案,沒有一件能達成共識,誰也不讓誰。劉鈞被我們晾在一邊,好生尷尬。我突然覺得,這小白臉又倔又硬,還是送回去給趙廣寒對付吧,我實在收拾不了。這時手下慌張跑來通報,哆哆嗦嗦道吉爾格勒親率十萬騎兵衣黑衣趁夜渡江,整合鄔文遠潰敗軍隊及漢人戰俘,共十五萬大軍,分四路包抄樊州城,現已兵臨城下。我們速速登上城墻,放眼望去,卻見那約五十丈的護城河外,多如蝗蟲的浩蕩騎兵將城池團團圍住,斷絕內外交通,鐵馬冰河,氣勢磅礴。諸將士無不聽聞夏帝威名,見這十五萬大軍,頓時膽裂魂飛,驚慌吵嚷。秋風狂嘯,戰旗獵獵,彤云滿天,如天火般熊熊燒著。我的目光越過滔滔江水,凝視著策馬立于千萬大軍前的那個人。他抬起頭,遠遠望向我,我看不清他的五官,抬手沉聲道:“不要慌,集合所有將士,不得休息,今夜沿城墻建造木柵,抵擋夏軍?!?/br>十年前,他用一場賀州之戰成就了我。十年后,他又用樊州抹殺我全部功績。我知道我們必將再有一戰。這一天終于到了。第二十七章:圍點風雨如晦,黑云壓城。樊州三面環江,一面環山,易守難攻。夏帝吉爾格勒陳師水上,與劉鈞所率梁軍水師在江面展開激戰,我和副宰相抵擋自山城攻下的敵軍。歷史中夏國水軍乃是由劉鈞創立并cao練,跳過這段,夏軍水戰劣勢暴露,吉爾格勒久攻不下,便退回江對岸修筑工事,以示決心。我派人清點剩余兵力、糧草、衣物,堅守城郭。兩個月后秋水暴漲,援兵拼死送進供給,匯報外界情況,原來這段時日京城臣子罷朝抗議新政,脅迫圣上彈劾問責,形勢嚴峻。后隨著封鎖愈加嚴密,樊州城周邊堡壘落成,便再無援兵能突圍。一年后,吉爾格勒發動總攻,攻破外圍城廓,增筑堡壘,穩扎穩打,逐步縮小包圍,我們只得退回內城。玉走金飛,斗轉星移,不覺兩載過去。深夜,星河滿天,皓月千里,照在江面,如覆了一層白霜。又是一年中秋。我登上城墻眺望重重封鎖的敵軍,在靜謐月色下似乎都已睡著,凝重叮囑守衛嚴密關注城外動向,兀自盯著滾滾江水發呆。我已很久沒聽到外界消息了,不知京師如何了。圍點打援是軍事上著名的陽謀。圍點是將我們孤立圍困,打援則是不斷打擊援軍,倘若不救,樊州失守在即,倘若救援,則會逐漸蠶食瓦解我們派去援兵。若能用好,兵力懸殊情況下幾乎無解,如今也只能死守樊州,做最壞打算。想到這,我嘆了一口氣。還有件煩心事便是我本打算首戰過后送葉瀟離開,不料他也被困城中,好在他情緒穩定,甚至借口客房不夠,要與我同眠。我被他裙下的大雕嚇出心理陰影,義正辭嚴地拒絕,把房間讓給他,跑去跟劉鈞同睡。他家有嬌妻,不會逼我日他。正胡亂想,卻見參政和劉鈞也來察看敵情。經過這段日子的相處,參政對我態度已有所松動,認為我雖然人不怎么樣,至少忠貞愛國,后來又發生一件事,他才徹底改變了對我的看法。那日我和劉鈞趁他不在,在議事廳堂一起偷看剛從手下那借來的春宮圖,正看得聚精會神,參政來了。他走路貓一樣的,我倆也沒注意,嘖嘖稱贊厲害。他以為我們在討論戰術,十分欣慰,結果措不及防地看到了一些不雅畫面,上書四字——蓮座觀音。他當即面色通紅,痛罵我們不正經,大敵當前還看這種東西。我很無辜,難道不看春宮圖就能打敗吉爾格勒嗎?況且這窮鄉僻壤已經沒地方嫖娼了,也不知還能不能活著回家,只有小黃圖還有一點溫暖,怎就不能看了?劉鈞和我同樣理直氣壯。男人變態有什么錯?那件事后,他徹底改變了對我的看法,認為我豈止人品卑劣,根本就是無可救藥,看我都嫌臟了眼。我自然不在乎他的想法,他越難受便越在他面前晃,偏愛看他討厭我又拿我沒辦法,還不得不聽我的樣子,笑嘻嘻地與他打招呼。每逢佳節,輩加思鄉。他似有滿腹心事,問我認為夏帝何時能退兵?他真是壞心情的好手,我笑容頓消,陰沉著臉,隨手從劉鈞手里接過酒壇,倚靠著城墻石壁,拍開封泥,仰頭飲下一大口。夏軍能圍多久?歷史上樊州守將李輝之抵御夏軍七年,最終戰敗。此次吉爾格勒來勢洶洶,怕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他畢竟是國君,不能長期遠離國都,在不知外界形勢的情況下我也不好說。便答:“當年賀州他會退兵是諸侯作亂,迫不得已。此番他出動精銳騎兵,怕是不會善罷甘休。畢竟敗在我手里兩回,他也不好交代?!?/br>說到這氣氛越發嚴肅,我們都面色凝重,各懷心思,劉鈞打破沉默道:“丞相,這樣耗下去遲早將大梁兵力全陷進來,不如求和吧?!?/br>這叫什么話?我激動萬分,一把揪住他衣襟,反問:“我不知道求和?你當我傻嗎?只要吉爾格勒肯退兵,多少錢我都給!還不是他根本不理我!”參政驚道:“什么,你求和了?”他抵抗夏軍也有兩年了,按理說該對雙方形勢都了然于胸,但感情上仍不肯接受賠款求和,性子太倔,還沉浸在鼎盛時八千萬人的美夢中,認為就算這仗敗了,夏人也無法真正滅亡中華。我冷漠地告訴他,八千萬人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