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4
的楚國外戚攀攀關系,讓他們推薦一下,讓唐無易能早點和秦君見面。聽見大弟子這樣淳樸的想法,唐無易深深地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時樂原只會想著用術法給秦穆洗尿布,以至于他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洗尿布的工具人???他們是有格調的修道之人!上趕著千里送是不可以的,這只會讓別人看輕他們!所以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讓秦國國君千里送。就是說,唐無易明明選中了秦國,但還是要讓秦君三顧茅廬來拜訪他——嗯,這里先用一下諸葛武侯的版權——營造出他是被秦君千辛萬苦求出山的假象。樂原:???恕他直言,上一個這么做的姜子牙,可是用直鉤釣魚釣了不知道多少年才等來一個文王的喔。唐無易沒空學姜子牙花那么多年傳播名聲,所以,他決定先給秦君托夢。自古以來,王侯將相做過奇異之夢的,光是史書上就數不勝數。有那么多例子在,唐無易知道,這托夢啊,也是有講究的。先秦時代的托夢風格比較簡單直白,但是唐無易喜歡朦朧模糊一點的那種。*秦伯石(秦爵位為伯)二十二年,秦都雍城里面開始傳起了一個傳聞。據聞君上夜夢仙人,且夢中依稀見玄鳥興于東方,醒來后便一直尋人為他解夢。玄鳥乃是秦之圖騰,玄鳥興于東方,自然主秦國大興。要知道,秦國被中原諸侯鄙夷為邊陲蠻夷之國,多少年了,一直都在夢想著能夠東出函谷關,入主中原之地。最有可能成就這項霸業的穆公功敗垂成,此后秦國國力漸漸衰微,晉國還時不時糾結一幫小國攻秦,實在讓秦君秦石咽不下這口氣。夢一向是有預兆的,秦公秦石就堅信,自己的夢中的仙人能夠幫助秦國強大起來。解夢也解了,要找到那位現身在趙石夢中的仙人,他也知道了。可是,問題是,他該怎么找到那位仙人呢?唐無易不想讓自己托給秦君的夢變成一個連續劇——那樣就太假了——所以,他得讓趙石隔一陣子就做一下同一個夢,加強他的印象。與此同時,他還可以完善一下夢中的細節,讓秦君自己根據蛛絲馬跡,來找到唐無易這個仙人的住處。唐無易:不愧是我,簡直太機智了。秦君找人的效率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唐無易是專門選擇了雍城附近比較有名還有特色的山頭當洞府所在。秦石非常上道,找到地方,又通過自己手下的人確認了山上真的有能人異士居住之后,就親自來拜訪了。按照正常套路,應該是秦君見到仙人,雖然沒有納頭便拜,也會表現出非常尊敬的態度。唐無易呢,既要體現仙人的出塵曠達,又要稍稍體現自己對秦石這位秦國國君的重視。一切過程都很完美,就是……出了一點點的小插曲。夸完仙人的三個小不點弟子之后,秦國國君秦石,看著秦穆小嬰兒,沉默了。他絕對不是對著小嬰兒吹彩虹屁吹不起來,夸人嘛,誰不會啊。趙石只是看著小嬰兒和他有些相似的外貌,在懷疑這到底是公室里哪家的滄海遺珠而已。當然,還有一種可能。秦石看了看秦穆小嬰兒,又看了看唐·仙人·無易。今天的秦國國君,在不確定的仙人和仙人徒弟是否有血緣關系的猜測中,暗暗思忖:如果有血緣關系的話……那,我該叫仙人什么呢?祖宗嗎?第一百三十章擇定秦石的糾結沒有必要,唐無易也沒有惡趣味到讓他稱呼一個嬰兒祖宗的地步。唐無易雖然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沒打算到朝堂上拋頭露面幫他理政。所以他充其量只能算是秦君的私人顧問。嗯,幫秦國國君練兵的那種顧問。秦國的朝堂之上,外來人才相當的多,統稱客卿,在秦國,客卿勢力之龐大,絕不在公室與外戚之下,甚至隱隱超過他們。當然了,中原諸侯國的人才,除非是離秦國比較近或者走投無路,否則的話,一般也不會將秦國列為投奔首選。為了吸引人才,秦國可不就得提高人才待遇嘛!人才待遇高了,互相之間,其實也是有競爭的。秦君秦石那么看重唐無易這個所謂的仙人,唐無易還偏偏神龍見首不見尾,秦國內部,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存不滿。離商鞅變法還有許多年,秦國內部尚未完全用軍功爵制度取代以往的制度,秦君秦石的行事,不滿的人有,但是光明正大地抱怨的人數,卻還不多。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做小動作啊。恰巧,秦君求得唐無易的這一年,夏旱,雩祭無功,群臣請求讓“仙人”求雨,以安秦國民心。所謂的雩祭,就是古代祈雨的儀式,相當古老。唐無易對求雨是沒什么意見啦,但是那些大臣專門向他提出這樣的要求,是不是覺得他是騙子,看不起他???感覺有點點生氣。這個時期,人類的定居地附近不是有江河湖海就是有湖泊水澤,所以降雨這活,不是分配給龍王,就是河伯、水神。唐無易不用求雨,儀式之上,自用術法引了關中河流之水作為普降的甘霖。不料,就在他求雨成功的這天晚上,便有龍族入夢。唐無易的真靈何其穩固,若是他不愿意,誰都不可能入得夢中——何況他現在是在修煉,沉浸在空靈境界里,和做夢還是不一樣的——不過是想到白天降雨那一遭,特意放了龍族進來,讓他說明情況。只見入夢的龍族豐姿英偉,聳壑昂霄,做的卻是人族打扮。各類生靈,化形皆為人族之貌,只因人族恰是先天道體的外表,天生修煉,不用過化形一關。“賊子,你可知你私自降水,已犯了規矩!”“什么規矩?”“無玉帝法旨,無雷公電母風伯云童行令,你便妄自施為,這是大逆不道??!”唐無易冷漠:“哦?!?/br>龍族的臺詞都因為唐無易的態度卡殼了。你就這么個反應?會不會太不把神仙、太不把天庭當回事兒啦?還沒等龍族開口呢,唐無易就說話了:“你說了那么多,還沒說你自己呢。你是哪路龍王?”“吾乃涇河龍王是也!”龍王答得傲氣十足,唐無易卻差點沒繃住自己的表情。原來是作為西游記中唐僧取經的開端的倒霉蛋??!要說這西游記的世界,龍族在天庭的治下,地位不高也是真的,君不見,就連四海龍王要降水,都得有玉帝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