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樣的擔憂,道門之中比較激進的那一派,終于派出了人來。武林的事情,當然還是要由武林人士自己解決,不能牽扯到別人。唐無易以帝君的身份下令,魔門的人也都被集結起來,要和正道勢力決戰,武林人士的戰斗,則和普通士兵的戰場分隔了開來。*這一戰中,到底發生了什么,參與的人都緘口不言,在知情人士只剩下寥寥數個的情況下,想要輕易將他們的嘴巴撬開,是很難的。說實話,唐無易也沒想到,自己和寧道奇配合之下,竟然會坑了那么多人。他的大招真的只是隨手發的,但是將諸多武林中人——無論正魔——都冰封在了一起,這個結果,他也沒有料到。怪只怪,決戰的地點選得太好,他引動天地之力發大招的時候,引動了那里的冰系靈力。這個世界怎么著也是中武世界,洞天福地沒有,但是特殊的靈地之類的地形,總還是存在的,誰知道運氣那么好,隨便選也能讓他碰上一個。不過這樣也好,他和寧道奇的配合很是隱晦,此事之后,這個馬甲順理成章地被棄用,而“除掉”他這個魔頭之后,寧道奇在江湖上的功績,說起來也是令人贊嘆了。參與過此事的寥寥幾人,不是不再在江湖上走動,就是不愿過分宣揚他這個魔頭的戰力,反倒是寧道奇,自此炙手可熱起來。在沒有江湖人士參與的情況下,楊堅作為世界歷程中的天定帝王,氣運勃發,一路高歌猛進,成功改朝換代,其經歷之傳奇,雖不如大魔導師劉秀,但也不遠矣。江湖進入衰弱后的平靜時期,楊堅在奪得皇位之后,開始以帝王的視角看待紛繁的江湖勢力。魔門很可恨,帝君之稱可謂大不敬,而佛門亦不純潔無暇,搶奪青壯人口,簡直就是在挖他這個皇帝的根。帝君唐無易將驚雁宮戰神殿的消息透露出來之后,楊堅便明白了這位的心思,轉而便杠上了曾經鼎力支持他的佛門。佛門與楊堅乃至于隋皇朝在暗地里的爭斗,已經成為了等待驚雁宮現世的這些年里,唐無易在修煉之余最大的消遣。第九十一章天命隋大業四年,風云將起。自大業元年以來,隋帝楊廣大修運河,江、淮諸郡所征發的農夫與士兵,多達數百萬,而死傷者過半。其人又廣修宮室,大修長城,修建東京洛陽,先帝時休養生息所積蓄的財力、民力,為之消耗一空。若非大隋底子厚實,早有人揭竿而起。饒是如此,天下人也開始怨聲載道。先帝開皇年間,滅陳之后,江南復有反叛,先帝楊堅派人平叛之后,封晉王楊廣為揚州總管,治所便設在江都。楊廣在江都就藩經年,一直對此地頗感懷念。然而,無論是他真的懷念揚州,還是要削弱京城長安錯綜復雜的勢力,將都城轉為江都,為此而大興土木的行為,一點都不讓揚州人感懷這位圣人的恩德。此時的皇帝被稱為“圣人”,然而,楊廣這位圣人,毫無疑問,并不愛民如子,已然失德了。*“仙子,我家閨女可聽話了,你行行好,收下她,讓她給諸位仙子當牛做馬也行!”“仙子,別聽他的瞎話,選我家女兒吧,我家女兒老實本分,坊中都曉得的!”“仙子,你……”“仙子!”樓下的爭吵聲越來越大,飛鴻居中,靠窗而坐、身著黑色勁裝的少年終于聽不下去,動手將剛才打開了的雅間的窗戶給關上了。他的對面,一個穿著湖藍色衣裳的少年笑道:“剛才不是你說要聽的嘛,怎么只聽了一會兒就撐不住了?我這羹湯才吃了兩勺呢!”“嘖”,黑衣少年不耐道,“誰知道演的是這一出???知道的,是曉得慈航靜齋在收外門弟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高門大戶的人家出來采買奴婢呢!”“可不就是采買奴婢嗎?”湖藍衣裳的少年卻反問了一句。黑衣少年說不出話了,埋頭吃了兩勺羹,才訕訕地說:“陵少,來了揚州以后,我怎么感覺你老是在噎我??!”“呵呵,你想多了?!?/br>黑衣少年:……我覺得你在敷衍我,可我又沒有證據。湖藍衣裳的少年斜睨了他一眼,要不是對面這家伙是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他真的不想承認,他們倆都是從補天閣出來的崽。別說小時候他們倆作為小乞兒一起摸爬滾打時候的精明了,就連魔門中人必備的陰險狡詐或者霸氣狠毒,對面這家伙都是選擇性挑選的技能。性格耿直得讓人落淚。“楊廣下的雖然是密詔,但是這么些年了,誰不知道?你也別嫌底下那些人鬧得你煩,這些人好歹還心疼女兒,主動把女兒往火坑里推的,才叫人恥笑呢!”“也不知道楊廣知不知道他那道密旨,讓慈航靜齋、佛門乃至于道門與我們圣門收了多少女弟子去?!?/br>鑒于魔門的女弟子一般都是入的陰癸派門下,想象了一下這一代陰癸派圣女的風姿,湖藍衣裳的徐子陵不著痕跡地打了個冷顫。近年來,江南各地瘋傳,皇座上的那位皇帝下了密詔,“江、淮南諸郡閱視民間童女,姿質端麗者,每歲貢之”,雖然沒人承認,但是看那各地主官的做派,卻是實打實的承認了。江南出美女不假,但是歲歲朝貢,青年無以婚配,實在讓人揪心。提前嫁娶的法子也已經被嚴令禁止了,不愿將女兒進貢的人家,就想出了將其送入武林門派的想法,慈航靜齋這等出名的庵廟,是最讓人放心的。是以慈航靜齋只是收外門弟子,也有這般盛況。就在徐子陵想著這事始末的時候,他對面,身著黑衣的寇仲總算說完了抱怨的話,雅間安靜了下來,兩人終于能好好吃東西了。徐子陵和寇仲原本是揚州城中的小乞兒,幾年前,那時候的晉王楊廣還是揚州總管,有著人人頌揚的美名,然而,兩個無依無靠的小乞兒,絲毫沒有認識到,未來這位晉王將會成為天下的主人,沒有趁著晉王還在揚州的時候搭上他的船,這絕對不是他們兩個的錯,兩個快要餓死的小乞丐,能有什么想法?后來,晉王還沒去都城長安的時候,他們兩個就入了補天閣的門墻。其實魔門的擇徒條件挺簡單的,就兩個,活人,夠狠。江南有過的戰事沒過去多少年,像寇仲和徐子陵這樣的小乞兒比比皆是,他們倆還算好,雖然模模糊糊沒有了和家人相關的記憶,起碼還有個姓名,有多少乞兒,連名字都沒有,只能叫著鐵蛋、二狗之類的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