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
道:“他怎么敢!”呂先生抬頭看了一眼外頭的天氣,一道閃電正好霹下來,像一把利劍劃開擋住視線的雨幕,讓人在一片朦朧中看到真相。呂先生嘆息一聲道:“為什么不敢,王爺以為周滄海會攔住他嗎?按往常慣例,每年五月底,周滄海他們就該回港避風了,過來八月才會出來。今日京城才下第一場雷雨,就算煙臺和旅順風暴來得比京城早幾日,從山東全省解除戒嚴到海上起風暴之間也有七八日時間,已經足夠賈敬由海上進入遼東了?!?/br>忠順王聽了,既沒有說話,也沒有暴怒,反而像被人扼住咽喉一般,半日都沒發出一點聲響,連呼吸聲也無。隔了會子,忠順王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呂先生也跟著呼出一口氣。方才,他都要擔心忠順王一口氣上不來被自己憋死了。“賈代善!”忠順王是咬著牙,從牙縫里擠出這三個字的,那語氣包含著恨不能將賈代善嚼碎了的憤怒?!靶叶覀兿率值迷?,戚川已經不會說話了,勾結周滄海的事,皆是戚川一個人的主意!對了,依先生看,咱們現在還能攔住賈敬嗎?”呂先生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臉上神色頹然。點頭是因為萬幸戚川死了,搖頭是因為他知道很難攔住賈敬。作為一個靠智慧立足的人,最大的打擊莫過于在他以為這次一定贏的時候,又輸得毫無還手之力,平日儒雅飄逸的呂先生,現在沮喪得像一只霜打了的茄子。只沮喪了片刻,呂先生又振作起來搖了搖頭:“沒有把握,賈敬入遼之后,咱們便不能大張旗鼓的截殺他了,倒是可以派殺手去遼東看看運氣。賈代善為了掩人耳目,派出的三股接應沒有一股往遼東方向去的,想來賈敬也是人單勢孤?!?/br>忠順王點了點頭,好在他手上有啟明,雖然不能像在山東一樣設置關隘盤查,但是賈敬想要從遼東回京,也沒那么容易。如此又是兩月有余,忠順王的人一無所獲。九月初四,賈珍之子百日宴。因為崔氏堅持要等賈敬回來替賈珍之子取名字,故而此子尚未入族譜,也沒大名。寧國府上下都盼著賈敬回京,因而此子小名叫做盼哥兒。崔氏原本不打算大辦盼哥兒的百日宴的,賈代善讓竇氏去跟崔氏說盼哥兒將來也是一門族長,且不可太簡慢了,即便不大辦,也得過得去才好。賈代善也不管崔氏滿腹擔憂,還給盼哥兒包了一份大禮。直到九月底,前往遼東送軍糧物資的戶部官員和兵部押運官兵回京復命,賈敬才跟著戶部、兵部一行人回到京城。此時,距賈敬出巡山東已經一載有余,離賈敬在山東是失了蹤跡也有八個多月。聽說賈敬回來,日夜擔驚受怕的崔氏都沒來得及高興,就一下昏厥了過去。在沒找到賈敬的時候,崔氏日夜懸心,又要支撐家里,早就到了支撐不住的邊緣。真得了賈敬回京的消息,崔氏緊繃的弦一松,徑直昏了過去。寧國府這邊又一陣慌亂,忙請女醫來掐人中,好在崔氏是高興昏的,很快醒了,又忙吩咐下去布置艾草火盆給老爺洗塵,又命人準備熱水吃食。賈敬在外輾轉大半年,東躲西藏、風餐露宿,自然不如在寧國府錦衣玉食的生活,人黑了不少不說,也瘦了一大圈,自然是又疲又累的,可是賈敬也顧不得那許多,忙沐浴更衣,帶了幾塊軟和易克化的點心在路上吃,就進宮復命了。今日非朝會日,景和帝在上書房批奏折。聽戴權回稟說賈敬賈郎中回京了,與榮國公賈代善一起,在宮門外求見。景和帝聽了,忙放下手中奏折道:“宣?!?/br>有過了一陣,賈代善和賈敬入上書房行禮,這次景和帝罕見的并沒有道免禮,而是等賈代善和賈敬跪拜完,才道:“大膽賈敬,你可知罪?!”賈敬俯首道:“微臣知罪?!?/br>景和帝笑道:“你既知罪,還不起來說話?賜坐?!?/br>上書房內早就擺了兩張椅子,賈代善和賈敬告罪坐了,景和帝又擺擺手,伏侍的宮人們下去,景和帝才道:“愛卿為何遲遲不歸?”賈敬雙手舉起在從山東總督府上盜來的盟書,遞到景和帝跟前道:“皇上,微臣在山東總督戚川府上發現這個,取到手之后,知道干系重大,不敢擅作主張;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及時回京上奏朝廷,請皇上恕臣貽誤時機之罪?!?/br>景和帝取了盟書,道:“愛卿這些時日辛苦了,先坐下吧?!?/br>賈敬退回坐在賈代善下首,景和帝展開盟書看了,不禁勃然大怒道:“大膽戚川,領朝廷俸祿,卻勾結海匪,他罪該萬死!賈愛卿不辭辛勞,查到戚川意圖謀逆的罪證,乃是大功一件,該賞!”賈代善和賈敬一起起身道謝,景和帝揮手之后復又坐下。原來,這盟書正是戚川和渤海大盜周滄海結盟的證據。“那戚川已葬身火海,倒便宜了他!只是戚川如此膽大妄為,死得又這樣巧合,只怕這背后未必干凈。二位愛卿對于戚川背后之人,可有眉目?”景和帝能登上帝位,除了有賈代善和忠順王輔佐,跟他本人有些本事不無關系。即便戚川死了,景和帝也不會輕信此事和其他人無關。賈代善和賈敬一起搖頭,賈敬道:“微臣深入總督府,所得之物除了這封盟書和一些戚川與周滄海來往的物證單據,再無其他緊要東西。只怕是有,現在也都在火海中湮滅了?!?/br>景和帝冷哼一聲,道:“大膽鼠輩,知道事情敗露,行藏倒是收起得快!”略頓一下,景和帝又問,:“以而二位愛卿看來,戚川已是一地總督,犯得著和一個海匪勾結么?他為何甘冒如此大險?就算海匪所得,戚川也參與分贓,戚川能得幾分好處?值得賠上闔族性命?”賈代善道:“皇上,這些年每每入秋,江南沿海頗多倭寇滋擾,山東沿海,倒是安生?!?/br>話說道這個份上,景和帝自然也明白其中彎彎繞了:倭國到本朝海路有兩條。一條是經經朝鮮到山東煙臺,再沿海而下;一條是經琉球直接到江南、閩地沿海。為何山東極少受倭寇滋擾?只怕這周滄海本來就是倭國直接和戚川結盟的跳板和傀儡!盟書看似戚川和周滄海所結,實則周滄海不過是幌子,戚川勾結的是倭寇!倭寇不搶劫山東沿海,不是因為他們不貪婪,而是因為他們想讓朝廷繼續留下戚川在山東,好攫取更大利益!既然戚川治理山東有方,朝廷何須將其換掉呢?山東沿海偶爾也會剿滅幾股零星倭寇,現在看來,那極有可能是倭寇和戚川為了掩人耳目,故意透露幾個小股海匪給戚川做樣子,因而戚川每每能奪回些財物,卻極少活捉倭寇。就是偶爾有,說不定也是倭寇借戚川之手肅清內部意見不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