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一失足成萬人迷、NP劇情結束以后、勉強結婚、怠倦(H)、(火影同人)我的本丸總出bug、名士首領、一期尼教你做哥哥、大師兄入魔后偏執了、紅樓重生成黛玉哥哥后、穿成暴戾上將的甜心飼養員
到了梁山,你可千萬要對我們家慶兒好些,他當真是個善良的人?!?/br>盧俊義連連點頭:“是,他日到了梁山,我與小乙定然為大頭領馬首是瞻?!?/br>我將手一拍:“有了盧員外這番話,咱們可得好好慶祝一下,街東頭的翠珍樓,咱們吃一桌去?!?/br>一行人到了翠珍樓,剛挑了個二樓靠窗的位子坐了,但聽樓下鞭炮聲響,卻是正對面的“盧家綢莊”要易主,取了“盧氏綢莊”的招牌,換上了“李氏綢莊”的匾額。第182章二人世界只見盧俊義的管家李固衣帽鮮亮扎眼,?叫人將那個舊匾額取下擲在地上,他親自上前拿腳跺,直把那個“盧”字給跺得稀爛方才解恨。盧俊義的妻子劉氏一身盛裝站在店門前,?與李固一起喜氣洋洋地張羅著招呼客人。來往的許是盧俊義以往生意場上的朋友,個個拱手對著那倆男女百般奉承。但聽李固大聲道:“這家鋪子原主不義,?妄圖謀反,此時已然陳尸野外了,?可見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往后這個鋪子,?帶著他盧家的所有產業都并歸了我李某人,?往后這生意上,還要各位多多關照!”生意人慣會見風使舵的,當即奉承話不斷。惹得那對男女搖頭擺尾,得意不夠了似的。此時的盧俊義將大半張臉上涂成一個紫色胎記,?一身粗衣,?便是個販夫打扮,強忍著不往窗外去看,?卻是氣得連肩膀都在抖了。燕青臉上糊著半塊膏藥擋著那張俊顏,?此時也是氣得拳頭緊握,?啞聲道:“這對狗男女,強搶了主人家的家業還敢這么放肆張揚,?待我此時提刀殺了他二人去給我家主人報仇!”二郎按住他的肩膀:“小乙,惡人自有惡報,這對狗男女會有報應的?!?/br>盧俊義已經咬著牙連著灌了幾口酒,嗆得直捶胸口。我哥有些不自在地道:“小弟,?你也是,吃飯何必要挑在這里?倒叫盧員外平添閑氣?”二郎道:“柴大哥莫怨我家慶兒,他自有道理處?!?/br>我哥皺著眉頭笑:“二郎,就你會慣著他?!?/br>話音沒落,就聽外頭吵吵嚷嚷的,一幫衙役沖到了李氏綢莊的門前,上去就抓李固。劉氏上前去擋:“各位大哥,請問我家男人范了什么事兒?你們卻要抓他?”李固也道:“各位大哥,今天小店剛剛易主,可請各位進去喝杯香茶?吃些點心?”當頭的衙役一聲冷笑:“你們兩個人少給我們演戲,適才有人到官府舉報,說你們這綢緞莊子里私藏禁物,你二人意圖謀反!”李固陪著笑臉道:“幾位大哥可是搞錯了?意圖謀反的是這個莊子的原主盧俊義,他現在不是已經逃了嗎?我等哪兒會與他做一般蠢事?”劉氏也道:“幾位大哥,他盧俊義要謀反,可與我們沒有絲毫關系,你們定是搞錯了?!?/br>那些人才不聽他們兩個說,徑自將李固和劉氏二人擒了押在地上,又去那綢緞莊子里面一通翻查。不一會兒,就見幾個人舉著條紫色的蟒袍出來,指著他二人的臉罵道:“物證在此,你二人還敢抵賴?這件袍子上繡五爪金蟒,這可是王爺的服秩,你莊子里敢私藏這種東西,還說不是想要謀反?來人啊,把這一對狗男女給我塞入囚車,當街示眾,帶他們二人名下的所有鋪子產業一并給封了,收歸官府!”那對男女大喊冤枉,早被衙役們當街一通棒棍打得頭破血流,堵著嘴塞入囚車里頭去了。劇情突然逆轉成這樣,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些回不過神來。盧俊義看向燕青,燕青也一臉迷茫地看著他。我哥瞇了瞇眼:“我怎么看著衙役們搜出來的那件蟒袍那般眼熟哩?可是二郎曾經穿過?”二郎笑了:“正是我穿的那件,適才我與慶兒一起逛街,看到這家人正在換匾額,因此猜出是盧員外的鋪子。慶兒就出主意,把我以前穿的那件衣服放了進去,然后又一起去報的官。適才慶兒特地邀咱們到這里來吃飯,就是想叫員外和小乙親眼見證一下這對狗男女的下場?!?/br>盧俊義和燕青恍然大悟,當即起身倒頭就拜:“謝大官人仗義出手,為我二人報此冤仇?!?/br>我趕快一把攔了他們:“這里人多眼雜,二位千萬不敢行此大禮?!?/br>二郎親自將他二人給扶起來:“現在二位知道了,我家慶兒向來恩怨分明,不會隨便坑害一個好人,也不會隨便放過一個壞人。梁山有他坐鎮,定然不會讓二位再受委屈?!?/br>盧俊義連連點頭稱是。燕青道:“主人,我之前便說過的,大官人雖則表面玩世不恭,其實他才是當之無愧的梁山頭領,底下的兄弟們也是服他的。待我二人到了梁山,更要替他把這一碗水端平,斷不能眼瞅著別人背著他再生是非?!?/br>盧俊義道:“若不是親眼所見,我也不知道大官人手段。之前的事情,還忘大官人恕罪則個,我盧俊義確是太不知道深淺了?!?/br>我哥在一旁道:“慶兒啊,一會兒吃完飯,我帶著員外和燕青先回梁山。你與二郎再在外頭多玩幾天吧?!?/br>我美:“哥,出來的時侯是咱一起出來的,回去還一起回去唄?!?/br>我哥搖了搖頭道:“慶兒,若不是今日與盧員外和小乙深談了一番,我還不知你以往在梁山受過那么多的委屈。趁著這個機會,你跟二郎好好玩一玩,休息一下吧。梁山的事情哥替你看著,斷然不叫有些人再生異動?!?/br>我回頭看二郎,二郎拱手道:“即是如此,那就辛苦柴大哥了?!?/br>吃完了飯,眾人就此作別。我哥帶著他們兩個往東走,徑回梁山。我跟二郎一路往西,想去咱大宋最繁華的地方看看。徽宗年間,整個大宋的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僅僅是東京開封府,人口就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要知道,此時的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人口也不過幾萬人。直到五百年后的16世紀末,英國倫敦也才四萬多人口,這在他們那兒就算是挺了不的的了。一群文化人搞了個所謂的“文藝復興”,就夠后世那些孫子們吹個幾百年的。可是反觀此時咱們大宋,城市規模大,市民文化水平高。建筑走的是“簡奢”范兒,不講究過分的華麗壯觀,但是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挑不出毛病來,你要是走近了細細品磨,每個地方都有文化,連一塊青磚上面的圖案都能說出講究來。文人清談講的是字畫,販夫商人討論的是學問。隨便一個讀書人寫的字兒拿出來都夠后世膜拜幾百年的。就連東京一個普通的小市民,您跟人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