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
。床榻凌亂,衣衫不整,那女人還挑釁的看著自己。就因為這件事,她才動了胎氣早產的,只是她看不清,這么多年來一直疏遠了蘇銘軒。回想起當年,她真是魔怔了。那時候,她不能生,便也不會讓那個女人生,這個家的一切,在她看來都是她兒子的,誰也不能奪走。蘇銘軒那時候還小,三五歲大,蘇母記得那時候他就喜歡去花園里玩。蘇太夫人喜歡荷花,老太爺就開了個池子養了一池荷花。小小的蘇銘軒也喜歡荷花,總是喜歡坐在池邊玩。若是以前,蘇母從不會放他一個人在池邊,但那天不同。那天,她知道蘇老爺會回來,也知道姨娘對蘇銘軒起了殺心。一個孩子,怎么可能平白無故被推進荷花池里。蘇銘軒又是蘇家唯一的孩子,獨苗苗一個,眼珠子一樣護著的,更不可能讓他一個小不點在外頭玩。但就是那天,單單就那天,蘇銘軒獨自一個人出現在了花園里。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姨娘深諳后宅爭寵的的道理,她將蘇銘軒推下了水,冰冷刺骨的水沒過了小孩的發頂。蘇母看到了,她就在假山后面,她甚至聽到了蘇銘軒向她呼救的聲音,但她沒有出現,她在等,在等蘇老爺先一步發現。她棋差一招,蘇老爺并沒有走小花園這條路,而是直接去了蘇銘軒院子里。那天,要不是二夫人準備去蘇母那里拿蘇銘軒過冬的衣服,怕是蘇銘軒已經死在了池塘里。女人能有多狠,她們狠起來連自己的親生骨rou都能利用。二夫人曾親眼看見過,但她從未與人提起,她欠蘇母一條命,欠蘇家還不盡的恩情,她不能打破這其中的安寧。但她萬萬沒想到,蘇銘軒是知道的。蘇銘軒竟然記得,記得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姨娘被杖斃了,蘇老爺身體不好,經年累月的cao勞更是拖垮了他,蘇銘軒十六歲那年蘇老爺也去了。這府里的下人來了又走,知道這件事的,也只剩下二夫人蘇母和老嬤嬤了。蘇母這幾日經常夢囈,老嬤嬤怕她身體承受不住便提議去寺廟住幾天。蘇母本來是答應了,但她還是想看看蘇銘軒,即使蘇銘軒已經不聽她的話了,她還是想看一看。蘇銘軒接到消息后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去見了蘇母。那畢竟是他的親生母親,生他養他這么多年。蘇銘軒回到蘇家時,蘇母已經立在馬車旁了。蘇母看著他,猶豫半晌后還是忍不住說出了那句話:“軒兒,娶個女人吧,蘇家不能絕后啊?!?/br>蘇銘軒最怕她說這句話,他站在原地看著蘇母,好半天沒有說出話來。蘇母看了他一眼,放下車簾叫了一聲車夫后,便離開了蘇家。她這么多年在寺廟潛心念佛,就是想要有一天她自己能過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蘇母手中的佛珠轉了轉,緩緩閉上了眼睛。二夫人這次也跟著去了,她一路上都沒有說話,看著蘇母捻著佛珠,誦經拜佛一路上了山。她有時候覺得,她也應該去方丈那里傾訴一下,這么多年了,她守著一個彼此都知道的秘密,守得她心神不寧。普度寺的方丈是個得道高僧,聽說這個寺廟與其他地方不同,他們這次來一是準備在寺廟住幾天,另外就是為蘇母化開心結。圓寂方丈看了蘇母一眼,搖了搖頭:“施主世間萬事萬物,因果循環,你若是取了他人性命,必定要償還,只是償還的方式不同罷了?!?/br>蘇母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她所謂的秘密在圓寂方丈面前,簡直就是個笑話。二夫人看著圓寂方丈,不知該不該說出她知道的一切。圓寂方丈看了她一眼,微微笑了。“這位女施主,出家人道不打誑語,但為何地獄出現了拔舌地獄?!?/br>二夫人身體一顫,不知如何是好。“緣來緣去,佛本無意,且自空明?!?/br>圓寂方丈捻著佛珠轉過身向著佛像拜了拜:“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不是佛不渡人,是人不知自渡?!?/br>二夫人俯下身,深深的磕了一個頭。有些事,終究是要蘇母知道的,她守護的安寧不過是表象罷了。第106章大頭三兄弟蘇母去了寺廟,蘇銘軒也沒有把李苗哄回蘇府。他們白天還是在李禾家幫忙,到了晚上偶爾會一起去玉行處理賬目,小日子過得也著實清閑。李禾最近在準備入冬后的吃食,他研究了很多在現代時候受歡迎的小吃,但一無所獲。高端一點的,這里的點心鋪子不缺,且這里的點心做的絕對不比后世差。李禾愁了幾天,家里的小黃瓜又開始供應不上了。村子里很多人都不信任李禾,他們覺得李禾狗改不了吃屎最后肯定會坑他們的錢。但有一部分人已經看到了李禾的能耐,即使李禾賣的東西不貴,做的也是小本買賣,但奈何他賣的多啊。于是,很多人都開始到李家打聽,問李家能不能先付錢,然后交貨。姚慧娘同李禾說了,李禾思索了一下,覺得不行,他回到村子,找了里正過來,直接當著村民們的面說開了,所有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部分人又開始打退堂鼓了,但好在也有人過來找李禾了。鎮上的生意越來越忙,李禾做的吃食也不再是什么秘密,糖炒栗子也有其他人開始賣了。李禾并不在乎這個,畢竟栗子是有時期的,過了這段時間,就沒辦法賣了。小黃瓜一批又一批的進來,有的黃瓜個頭小,用在冷面里反而沒有那么好的效果,李禾就把黃瓜腌在了大缸里。他腌了黃瓜后又開始打其他東西的主意,在現世走南闖北那么多年,李禾多多少少學到了不少東西。比如說,北方的咸鴨蛋,辣白菜,南方的腌蘿卜,豆豉,都是一道道美味的下飯菜。想到就做,沒過幾天李禾就買了一架牛車,用牛車拉了二十多個壇子回家李家做買賣越做越大,紅眼的人肯定也越來越多,尤其是李虎一家。李老漢因為上次的事氣病了,張翠花又沒回來,沒人能證明李虎不是李老漢的兒子,李虎也就死皮賴臉的在李老漢家里住下了。李虎一直注意著李禾的動作,從九月中看到了十月末。十月末時,李禾要去縣里看鋪子,很多縣里的人慕名而來,買的東西也不少,就是不好往家里帶。李禾同蘇銘軒算計了一下,他們家這個鋪子,開張兩個多月了,賺了不少,基本能把盤鋪子的錢都賺回來了。兩個人算計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