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8.就這樣,楊回開始白天帶著李玄漂泊,晚上教他術數道法。他知道自己早晚會走,教得很急迫。“李小公子”也成了“李公子”,他一點一點教李玄自己立于世。一日,客棧中挑燈。楊回:“修行者講究無為,是故見物無悲喜,跳脫情/欲外。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要做得道天神,當如斯?!?/br>李玄垂著眼睛:“得了道就會變得無欲無求嗎?”楊回想了想:“也說不準,看你的道是什么。各人道不同,悟道方式不同,飛升了也不一樣。我有的仙友在凡間愛集酒釀,飛升了反而好批案牘;有的修行時半點不肯沾凡塵,得道后卻隔三差五惹桃花;大多數朋友愛做甩手掌柜,但是也有一個對自己的封地特別較真。其實主要還是看你的本心和機緣?!?/br>李玄伏在他膝上問:“那你的道是什么呢?”楊回摸著李玄的頭發答:“我沒有道。我們先天尊神,生來有神力?!?/br>李玄:“代價是什么呢?”楊回愣了。好像每次他說到先天尊神的話題,同僚們總會羨慕地笑罵他白撿一身神力。從沒有人問他:所以你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但是十四歲的李玄卻懂。他知道天道守恒,一盈對一缺,沒有好處是白給的。楊回低頭看著李玄的眼睛,認真道:“很多。很多很多?!?/br>99.李玄有時睜著眼睛睡不著,楊回便在床上半撐臥著,給他掖掖被角講故事。楊回很宅,道聽途說的那點兒天界八卦很快用完了。他猶豫了一會兒,在李玄的好奇下開始講自己的故事。那是一個很無聊很漫長的敘述,故事性不強,還有點兒血腥,得分在R級里??傊贿m合當睡前故事。每個在客棧的夜晚,李玄的目光在窗外星空和楊回被月光映托的臉龐流連,耳邊是干燥溫潤的低聲呢喃。如果感到難過,一翻身翻進楊回懷里,他就會輕輕攬住自己。幾乎有點像家。楊回講故事很爛,沒有什么起伏高/潮,也不講究詳略。李玄一字一句都聽得很認真。100.話說楊回剛誕生的時候,天地還是混沌的。地上只有走獸飛禽,沒有文明。那時候女媧和伏羲剛學會造人。萬物管生不管養,管殺不管埋。用盤古開天辟地說,是清而輕者還沒來得及上升幾丈,重而濁者也沒沉多少。天上和人間幾乎連成一體的。而用現代物理講,就是宇宙還沒有膨脹多少。山海經里的詭譎生物到處活蹦亂跳。先天神并不比泥巴甩出來的直立猿高到哪兒去,甚至因為更有營養而受覬覦。萬物不分善惡正邪,不講天綱人倫。吃人的獸不算兇獸,就只是普通的獸。大家相互吃來吃去,也沒有什么講究。楊回天生無父無母,沒有保護,生存只有靠自己摸索。同一窩誕生的神有好幾個,都被吃得七七八八尸橫荒野,剩下幾個拼命活下來的一起東躲西藏。白天和黑夜都是一樣兇惡危險的。有獸白天sao擾,就有禽夜晚偷襲。每天的命都是在夾縫里偷出來的,一刻都不能松懈。101.楊回最喜歡在解決溫飽后盯著水洼發呆。語言當時還沒有被發明,楊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晚上睡覺要躲進巖洞里,但是需得日出前出來,因為他們的鄰居日出而作。要是狹路相逢,其中一方可以三天不用外出覓食,而另一方可以永遠不用覓食。有次楊回和兄弟姐妹被窮奇追捕,匆忙逃進洞里時,被其中一個推了出來。最早的詭詐人心由此誕生。楊回非常不想死,爆出求生欲把窮奇殺了個干凈,力竭倒回洞里睡了三天三夜。鄰居或許出門沒看見他,險險保住一條命;同類沒再下手:又不是生死關頭,沒有必要。楊回也不計較。為了活下去,誰不是拼盡全力呢?102.后來天庭逐漸成型,人人都道楊回是脾氣最好的神仙。他什么都不計較。從這方面來說,楊回確實像天母。什么都看得透,對所有生靈都是一樣的,因而也什么都不管。除非天道要求。103.后來宇宙接著膨脹,天和地的距離逐漸拉大,滄海變桑田。楊回曾經棲身巖洞的山拔高成了不周山,常對著發呆的小水洼擴張成了瑤池,也作西池。其余神仙要找他就來西池一撈一個準,便稱他為西池元君。雖然他的仙府在別處。那些吃神仙的獸被留在了地上,而神仙升到了生物圈上層,由于地理隔離,不會再被輕易吃了。這之后生下來或者升上來的神仙慢慢衍生出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優越感,看地上的東西都是未開化的人間草木,而不再是令人膽寒的捕食者。楊回沒有,他依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蛇鳥蟲魚是蛇鳥蟲魚。他從不覺得自己更高貴。104.慢慢地,許多兇獸因為幾百年沒在地上見過活的神仙,把神仙叉出了食譜。有的甚至開始親近人。人類慢慢地編纂關于他們的筆記,后來演化出了山海經。楊回不太了解,他自從天庭分化出來后就鮮少到地上走動。他惜命得很。也不是沒有過仙友邀請他踏青游玩。有次一位星君為新收的靈獸舉辦慶宴。靈獸虎面蛇身,沖楊回呲了牙。楊回眼前閃過同伴被這畜牲叼著胳膊的畫面,本能地抬起手來,血濺當場。大家又說楊回是脾氣最差的神仙,他見什么殺什么。楊回不太在意。別人怎么說都無所謂,只有保護好自己才是硬道理。這是楊回未成年之前學會的真理。105.后來天上漸漸的熱鬧了,有上來做媒的,有上來煉丹的,有上來伐樹的,也有上來射日的。這些神仙有的也是天地靈氣化的,有的是靠自己努力升上來的,楊回一視同仁--都不怎么搭理。不過他本來輩份就大,雖長了張年輕的臉,大家也不敢不敬。106.有一天他坐在兜率宮里發呆,這位和善的三清之一溫和地勸他:”為什么不和別人多相處一些呢?你開了靈智,卻每天像石頭一樣窩著發呆,不是很浪費嗎?“楊回想了想,說好。他開始交朋友。一開始也會不知道說什么,可畢竟是早開智的上古神,只靠觀察著那些人氣兒濃的神仙,很快學得七七八八。然后他丟了一些自己不太想要的說話方式和習慣,又撿起來一些自己想要的。他的神格就這樣漸漸豐富了一些。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