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1
涼。目光里是玄黑龍袍的下擺和銀白龍袍的下擺,楊賢文不敢直視,也不能違抗,如實的開始介紹海船。“此乃江南船廠所能制造的最大的海船,名為五千料寶船,長四十四丈,寬一十八丈,滿載時可容納三千人?!?/br>劉湛立即問?!澳銈兇牽扇ミ^番邦?”沒想到漢王還知道海船能去番邦,楊賢文面露驚異,忙道?!白钸h到過羅和異國,再遠便都是些沒有開化的部落?!?/br>“你可有海圖?”劉湛眼中熠熠生輝。“下官沒有海圖,不過下官可以復刻一份?!睏钯t文沒有多想,依舊如實回答。殊不知劉湛已經興奮得按捺不住,不是宋鳳林握住他的手,他能馬上脅迫楊賢文繪圖。收買人心還需一步一步來。“本王剛得了這十艘海船,正是缺人的時候,你可愿意到本王麾下擔當領航使,本王可賜你七品的官職?!眲⒄克斓?。七品官職!楊賢文驚得站起,黝黑年輕的臉都是難以置信?!皾h、漢王,您信我?”此時楊賢文方看清了漢王的面容,年輕且鋒銳,那雙黑眸里都是自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劉湛的自信,他絲毫不擔心楊賢文有異心。因為任何背叛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只要你踏踏實實的給本王做事,不只是七品的官服冠戴?!眲⒄夸J利的眼直直的盯住他?!暗饶憷L制出完整的海圖,本王許你為船隊正使?!?/br>楊賢文哪能想到,半天前自己還是階下囚,僅僅半天之后,他的命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以船為家的他,若能成為船隊正使,此生無憾!“謝謝漢王!”楊賢文忙下跪叩謝,一時高興得眼眶通紅。這一天,劉湛宋鳳林跟楊賢文長談了整整一天,也從楊賢文口中知道了很多關于海船的事情。例如,海船還分三千料、二千料、一千料的形制,其中最大為五千料,這已經是目前匠人技術的極限。從楊賢文的概述中,劉湛推斷船隊最遠到過東南亞一帶,這也是目前船隊能航海的極限。不過已經足夠了,劉湛的目的意在發展海上商路,吸引各地海船北上市貨,從而讓北疆的繁榮更上一個臺階。至于發展海軍,還需要從長計議,并非一朝一夕能成。次日宋鳳林便撥了一筆資金籌備造船廠,也向天下網羅造船人才。一開始自然造不出大海船,那就造一千料的海船,一步一步來總有一天能摸索出一條明路。同時劉湛命人加建盧豐碼頭,也擴建鹿鳴渡口為碼頭,為日后的海上商路做準備。漢國這邊打了勝仗又得了寶船,正在如火如荼的新建碼頭和造船廠,而此事的大梁朝廷,噩耗正一個接一個。先是慶軍與南軍組成的北伐大軍全部慘敗。緊接著西戎攻陷了玉門關!漢中告急!慶王在奏折中挑明,正是梁天子要他分兵攻打漢國,這才致使漢中兵力空虛丟了玉門關,為了彌補他的損失,慶王懇請梁天子派兵助他奪回玉門關。這本奏折立即引起朝臣嘩然,不說梁天子的臉色有多難看,百官當即就吵了起來。“西戎兵力高達五十萬,漢中要抵御外敵已經不易,沛司農伐漢一策害了漢中!”“陛下!臣當初就說過,伐漢乃下下之策,如今顧此失彼,漢中危矣!”“臣等懇求陛下奪了沛司農的官職,以平民憤!”跟沛公離不對付的朝臣紛紛落井下石。但是經過這些年經營,沛公離也有自己的黨羽勢力,當即反唇相譏。“慶王伐漢戰敗,如今又丟了玉門關,兵敗責任都在慶王,與沛司農何干!”“那慶王坐擁漢中,有黎民數百萬,區區西戎都抵擋不住,實在是草包將軍?!?/br>“啟稟陛下,這封奏折就是慶王推卸責任的托詞?!?/br>雙方各執一詞,最后話題又回到了要不要增兵漢中助慶王。“哼,漢中又不是沒人了,慶王可自行征兵抵抗,動不動便向朝廷請兵,他這個藩王未免當得太輕松了?!?/br>“正是如此,唐氏不拿出點本事如何對得起這超一等的王爵?!?/br>“可若是慶王守不住漢中,一旦西戎南下,帝京危矣!”“實乃危言聳聽!”群臣圍繞漢中增兵一事爭論不休,梁天子只覺得頭痛欲裂。他在前朝主持國事同樣是管著這些人,怎么登上帝位反倒覺得面對這些人時更加疲倦了。“朝廷應當以大局為重,漢中到中原一馬平川,絕對不能失去屏障,得把玉門關奪回來?!?/br>“這是慶王應該考慮的事情,朝廷事事替他完成,還要他這藩王做什么!”異姓封王已經讓部分世家大族十分不滿,增兵一事成了他們爆發的□□。說白了就是眼紅,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異姓封王打破了世家之間的等級規則,令人心涌沸,世家之間更加不和。第122章漢軍擊潰了大梁二十萬北伐聯軍,于漢國百姓而言是振奮人心的消息,于岱州瑞昌兩城的世家而言則是噩耗。自從劉湛建國稱王,他們就沒有一天安穩覺。誰能想到岱州瑞昌會成為邊境?“沛司農還沒有消息回來嗎?”現任的沛氏家主也是瑞昌郡守沛公明愁得兩鬢都生了斑白。他去信要沛公離請求陛下允許沛氏設藩鎮募兵,信送出去了,卻猶如泥牛入海。這封信早已送到了沛公離手中,也已經被燒成灰。他好不容易才將這些人踩在腳下,試問他又怎么可能讓家族嫡系設藩強大?“還沒有消息,已經差人去問了?!迸婀芗乙渤?。近日湟川對岸在大興土木建造碼頭,還停泊了巨船,每日在船上cao演,那些明晃晃的大刀,隔江遙望都覺得駭人。沛公明越想越坐不住?!白尷韪睂⒗^續增兵,務必盡快增到五萬?!?/br>管家忙答應,一出書房卻滿臉難色。瑞昌軍戶就這么多,能征來三萬便不錯了征到五萬談何容易。同樣瑞昌的異動也每日遞送到劉湛跟前。慶軍與南軍戰敗,慶軍丟了玉門關,朝廷正圍繞增兵漢中爭吵不休,瑞昌想要圈地設藩?這兩年劉湛一直有往岱州和瑞昌的兵營里安插釘子,或重金收買或威逼利誘,他拿下這兩座城只是缺一個契機,如今契機來了。第二天劉湛的王令遞送到洮河關。慶軍早就退兵了,但是劉湛一直沒召回李小連及臨時進駐洮河關的大軍。當李小連接到劉湛王令才終于恍然大悟。“一萬兵駐守洮河關繼續封關不出,其余七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