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書迷正在閱讀:師兄他美顏盛世、【綜漫】混血魅魔討生活、安歌(重生)/論重生后如何改造一只渣攻、我本想離婚后稱霸娛樂圈、Omega穿成現代霸總的隱婚嬌妻、撒嬌能夠得到一切、再撩一下試試、影帝大腿真好抱、師父他養了別的徒弟、請你不要看見我
欲望覆蓋了。秦王明顯感覺到懷中的人在輕輕的低喘。秦王唇角微微一折,將趙嫣圈了起來,目光寸寸下移,像是在丈量掌心的玩物。“大人來的路上可聞到了不少香氣?此香名為醉夢,宮中教訓不聽話的貴人的老手段了?!?/br>那香氣似乎讓趙嫣墜入了重重迷夢。秦王的輪廓有一瞬間同另外一個早已死去的人重疊,趙嫣渾渾噩噩,恍然已經分不清今夕何夕。秦王支著下巴瞧著在他懷中的趙嫣。趙嫣生的實在是好。纖細的脖頸微微泛著紅,臉頰在霧氣中熏染的有了幾分人氣,因為醉夢的緣故,素日里冰冷的身子guntang的不像話,睫毛輕輕顫抖,難受而不安的在秦王的懷中動了動,緊緊咬著唇,腿輕輕并攏,蜷縮起來。全身被某種難以言說的渴望潮水般包裹,五指緊抓著身下的毯子,褶皺成一團。秦王將人往懷里攬了攬,伸進了趙嫣的領口,寸寸撕開,便裸露出了一片白玉般的膚色,因著醉夢的緣故染上了層薄薄的粉,仿佛輕輕一碰便能烙下只屬于他的痕跡。吻痕如同落梅般在懷中發燙的身體一道道綻開。“趙大人,您可真放dang?!?/br>秦王附在趙嫣耳邊,含笑狎呢道。懷中的人已經軟成了一灘春水,讓人想弄哭他,弄壞他。總是高高在上,冷冷清清的樣子,卻出奇有一張脆弱的臉,一副不堪一折的腰肢,更容易勾起人心底深處的惡欲。發燙的手指還在推拒著,只是中了醉夢,那點微不足道的力氣就像只小貓在輕輕的撓。還往外掙扎,妄圖脫離他的掌控,秦王便像貓捉老鼠一般,等懷里的人逃脫了桎梏,再拉著著那纖細的腳腕將人扯回來,手指伸進了嫣紅的唇,輕輕攪動。近乎斷了神志的人只是憑借著本能掙扎,卻沒有力氣,低低哀鳴,散亂著黑色的發鬢,臉頰被暈紅,抗拒著身上洶涌的潮水,終于那雙迷朦半闔的眼泛起了大霧,變得濕潤。秦王眼瞳暗沉一片分辨不清楚表情,只呼吸,緊促了些。薄熱的溫泉和暖藹的霧氣便似乎要成為一場荒誕情事的遮羞布。秦王噙住懷中人殷紅的唇瓣,氣息交纏,手指順著細長的腰滑落。遠遠看去,像交頸的鴛鴦。就在這時候,趙嫣那雙原本半闔著的眼瞳,有幾分清明沖破了層層艷氣,本柔軟的身體忽然像是蛇被扎住了七寸,開始掙扎起來,然而那清明只保持了一瞬間,下一刻便又把他拉扯著再度墜入了混沌之中,眼瞳漸漸開始恍惚。秦王好不容易制住了他的手腳,卻聽到懷中人忽然嘶聲喊,“陛下,陛下!您放過我!”竟字字如杜鵑泣血,聽者不忍耳聞。大顆大顆的眼淚一滴一滴的無聲的撲進了了塵灰,秦王的衣袖被細軟的五指輕輕扯著,又似乎因為畏懼而不敢用力。秦王發現他懷中趙嫣漸漸變得僵硬的身子猛然一顫,生生嘔出了血。秦王覺得,眼前的趙嫣同平日的趙嫣孑然不同,他在他懷里瑟縮著哭泣,就像一個將被奪走了一切的孩子。而那個時候,趙嫣確實也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十幾歲的趙嫣新科及第,捧著一腔真心和熱忱,本以為可以做翱翔天空的鷹,卻被人一腳踩成了角落里陰暗而晦澀的種子。天地并非不仁,只是對趙家長寧格外苛待罷了。-趙嫣做了一個冗長的夢。他夢見了八歲的趙長寧。八歲的趙長寧還是趙家矜貴養著的小少爺。趙家的下人有時候會帶些民間的小玩意來哄趙嫣,趙嫣最喜歡的是一只從山間捉來的小鷹,小鷹被關進籠中,不吃不喝,餓的氣息奄奄。趙夫人摟著趙長寧道,“長寧啊,小鷹長著翅膀,是要翱翔天空的?!?/br>于是趙長寧放了那只小鷹,趙夫人還時不時的帶他去山里看它,小鷹認人,見了趙長寧便在他頭頂上方盤旋。于是八歲的趙長寧對趙夫人說,“孩兒日后也要做翱翔天空的鷹?!?/br>到了十歲的時候,趙長寧的父親被從京城貶往幽州,后病死他鄉。他到現在都記得父親死的時候拉著他的衣袖,把幼弟交到了他的手中,讓他日后教他知禮節,正衣冠,做君子,替他遮風擋雨,護他一生平安。那時候趙茗還太小,睜著一雙懵懵懂懂的眼睛咬著哥哥的衣帶。從那之后,趙長寧再也沒有時間去山澗看他的小鷹了。失去庇佑的趙長寧一夜之間長大,跟著母親和弟弟寄居當時還是地方巡撫的外祖父家考取功名。本以為視財如命的崔家舅舅是不同意的,卻沒想到也時常嘴硬心軟的模樣,偷偷給趙家的兩個孩子請了當地最好的夫子。崔家免了他們母子三人顛沛流離之苦,趙茗的衣食住行一應和崔家的小少爺崔嘉別無二致,兩個不大的孩子時常跟在趙長寧身后轉,像兩只嘰嘰喳喳的小鳥。如今想來,崔家的那段日子倒是趙嫣早年最平靜的一段時日。建安十五年春,趙長寧高中的那天,外祖父去世了。本就纏綿病榻,強撐著最后一口氣到聽聞他高中的消息,這最后一口氣便xiele。趙長寧金榜題名的時候,崔家上下掛起了白幡。那時候的趙長寧雖然曾經寄人籬下,曾經生離死別,一雙眼睛卻始終有著那個年紀的少年特有的單純和執拗,遠不是后來陰翳的模樣。他忠心耿耿的跪在金鑾殿下,他立誓效忠的君王高高在上的俯瞰他,欽點了他做狀元,傳旨的太監告訴他,要他感念君恩。大楚有京官外放歷練的傳統,所有的新科士子同往年一般都外放了,只有趙長寧一人留在了京城的翰林院,當時的翰林院學士林汾做了他的老師。天子年逾四十,正是壯年,趙長寧視他如君如父,尊敬畏懼兼而有之。那時候的楚鈺剛封了太子,還是一個不會走路的孩子。建安十五年,冬。西北遭了一場天災,糧食顆粒無收,餓殍遍野。西北一封折子快馬過來,請求朝廷放糧。那時候的趙長寧已經時常被宣進宮中陪王伴駕,帝王待他頗為溫和,滿京城都知道這位十六歲的狀元郎得了圣寵,便是御前的公公都不敢薄冷他。趙長寧連夜寫了一封折子,上書十六條賑災之法,第二日朝廷上呈上去,皇帝沉默了半晌,將這折子按下不表,滿朝文武竟是無一人多言,直到散了朝,當時的翰林院大學士林汾才悄聲提點他這個有幾分直腸子的學生。“西北是秦王的封地?!?/br>趙長寧并非愚鈍之人,經老師提點便明白了。十幾歲便在西北立下戰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