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5
一夜之間價格暴漲,比原來他們燕國的鹽還要貴,物以稀為貴。如果說是其他物資價格暴漲也就暴漲吧,他們暫時不用便是,但鹽不同,它是日常必須品啊,每個家庭每個百姓都會接觸到的東西,不用不行的東西。一時間燕國舉國嘩然。誰也沒有想到,僅僅一夜之間,燕國民情巨變。消息第一時間傳到了燕都,整個燕國朝堂也懵了,有一種被突然砸暈了頭的感覺。“為何會這樣?”“為何會如此突然?”其實他們仔細理一理,也是能找到前因后果的,只是誰也沒有往那方面想而已。若鴻太子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臉上的驚訝一閃而過。燕國和平多時,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舉國混亂。第一時間,若鴻就想到了后果,如果燕國長時間缺鹽的話,恐怕各地將暴亂不止,這和缺糧差不了多少。若鴻瞇著眼睛,動搖民生,大難將至的征兆,必須盡一切辦法盡快解決。第一時間,若鴻太子的命令傳給了朝廷,“讓各地鹽場重新開工,務必供應給百姓最基本的鹽?!?/br>只要提供上最基本的鹽,應該就能解決掉這次危機。結果,幾天后,等待他的不是命令無法通達,而是……“殿下,各地鹽廠已經改作他用,一時之間想要復產恐怕不容易,還有就是那些鹽商推三阻四,并不愿意重建鹽場,態度一致的消極?!?/br>若鴻愣了一下,情況來得太緊急,他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了解具體情況。匯報的人繼續道,“那些鹽商說,若他們重開鹽場,要是再虧到血本無歸家破人亡了,朝廷負不負責他們的損失,他們還說,朝廷若是逼著他們重開鹽場,就是逼著他們去死?!?/br>竟然態度如此堅決?對于這些鹽商來說,的確如此,因為重開鹽場投入本就巨大,關鍵是投入也就投入了吧,他們的工藝遠遠不能跟大乾比啊,要是大乾再次給燕國供鹽,毫無疑問的,他們的鹽場會再次被摧毀得如同摧枯拉朽一般,連個泡都不冒一下。說實話,這也是若鴻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連重建鹽場都已經行不通了。而且,他更擔心的是,哪怕能重建鹽場,百姓還能不能接受高價的粗鹽。讓各地重建鹽場的這幾天,他也用燕國的消息渠道收羅到了很多詳情,越看這些消息匯總,心里也就越震驚。如同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推動著這次事件的發生。若鴻沉著臉,“大乾的皇子大比么?我燕國竟然成了他大乾角逐太子之位的戰場?!?/br>果然,沒兩天,燕國朝廷就收到了來自大乾的國書。國書內容很清楚,以繼續供鹽為條件,換取燕國三城。一時間,整個燕國朝廷鴉雀無聲。“這是大乾的陰謀,好一個陰險的大乾,竟然想用鹽制衡我燕國?!?/br>“應該是那大乾爭奪皇子大比的原因,那大乾皇子政手握大乾新鹽,突然向我燕國出售大量新鹽,原本還以為他是在討好我們,沒想到竟然是為了現在的制衡,果然沒安好心,終是露出了狐貍尾巴?!?/br>以前看不透的地方,一點一點浮出水面,但為時晚已。“聽說這一次比試就是為了我燕國三城,替皇子政出戰的門客正是他府上第一門客山君,那驚絕天下的壁上神圖便是出自此人之手,原本以為會是一個雅士,沒想到竟然是一個心底如此骯臟的陰謀策士?!?/br>“心實在太臟了些,竟然不知不覺以鹽售為突破算計了我整個燕國,此人實在陰險,我燕國以后定要對他多做提防?!?/br>“哼,我燕國何時吃過這樣的大虧,若是應了他,我燕國的骨氣何在,他大乾不賣鹽給我們,我燕國鹽場一時之間又難以復產,但我們可以向周圍諸國購鹽,沒了他大乾的鹽還活不成了不成?!?/br>義憤填膺。但若鴻的眉頭始終緊皺著,因為沒有了大乾的鹽,雖然燕國還不至于活不成了,但……必定大亂,必定得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購買其他鄰國的鹽?真是好笑,諸國紛亂之際,這些鄰國不落井下石都算是仁至義盡了,還想著讓他們在這個時候拉燕國一把?他們估計巴不得看到燕國因此暴亂,甚至分崩離析吧。但現在也無他法,只能盡量嘗試恢復燕國鹽場,同時向鄰國購鹽試試。其實若鴻想得的確沒錯,外出購鹽的商隊,根本一無所獲,還得面對各國鹽商的奚落。當然說全無所獲也不對,至少和燕國結盟的巴國和魏國還是賣了他們一些鹽的。至于數量,就只能說是盡一點人道主義了,僧多米少,根本不夠用,所謂盟國,那是有利益的時候可以一起上一起賺,你有難的時候,說不得心里怎么幸災樂禍著。畢竟這結盟還沒有到親如兄弟的地步。當然這是后話。若鴻下了朝回到府邸,去了一趟蘭若昀那里,“你隱藏得還真深,大乾還真是出了一個了不得的策士?!?/br>蘭若昀臉上有些苦笑,“若我說我也是才知道情況,你是否會信?皇子大比,各府上各施其能,并未互相通報?!?/br>蘭若昀沒說的是,他也沒有想到,一個皇子政,一個山君,居然能給燕國帶來這樣難以想象的混亂。而且,這個混亂應該還僅僅只是開始,若是燕國朝廷處理不當,不能繼續為各地供鹽,甚至說不能繼續供應便宜的精鹽,恐怕暴亂將起。這次皇子大比,原本他以為,他們為燕國帶來了夢寐以求的東西,無論如何其他皇子也不可能贏得了他們的。但沒想到,皇子政和那山君居然如此出人意料的來了這么一手,讓燕國處于兩難之間。是解決燕國糧產稀少的土豆更重要,還是讓精鹽繼續流通,避免暴亂更重要,這就不好說了,畢竟土豆如何還有待實踐,而各地暴亂是實打實的馬上就要來了。但這么簡單的就割讓三城,無論是若鴻還是燕國朝廷都不可能這么輕易的下決定。他們現在想著的應該還是如何解決鹽荒的問題,因為只要解決掉這個問題,也相當于迎刃而解了。大乾,上京城,齊政和陳柏也在等著消息。陳柏倒是不急,將燕國能想到的應對辦法也都想到了,“就算他們付出巨大代價從其他人那里買到了這么大量的鹽也無濟于事,百姓不可能接受這么高價的鹽的?!?/br>價格說不定比以前還高,其他國家的商人也不是傻子,不趁機狠狠地賺一筆才怪。燕國百姓肯定也有家國情懷的,但涉及到自身利益,總會有人心中不滿,而暴動的人也就是這群人了,這已經足夠了。燕國的消息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