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今有多少人?”俘虜哆哆嗦嗦的回答:“回軍爺,幾個山頭怎么也有五六千人?!?/br>“所以孤還得謝謝你們寨主,給孤一個一網打盡的機會?”問完話,這些俘虜直接被親衛干脆利落地殺了,他們可沒空看著這些俘虜,只留下了兩個人帶路,兵分三路直奔另外幾個首領的大本營。這些首領帶著大部分的人手來到了崧山開會,留在自己山頭的人手自然不多,這都是活奔亂跳的軍功,就等著太子帶人來收割了。這些士兵有不少是見過血的,殺起人來毫無心理負擔,太子同親衛也不搶功,守在后方讓云州駐軍殺個痛快。太子在后方收割漏網之魚,余光瞥到不遠處有一個人正在掩護下匆匆忙忙的逃跑,定是個大頭!太子示意親衛:“老張,別讓他跑了!”說時遲那時快,老張已經一個閃身收割那人的性命。“三首領!”嘍啰們驚呼,太子暗道還真是個頭目,隨即大聲呵斥道:“爾等首領已死,還不束手就擒?”嘍啰們見首領死了,更加不敢投降,生怕命喪于此,四處亂竄,慌不擇路間滾下山坡。太子見狀摸了摸下巴,回頭詢問李錦熙:“孤有這么可怕?”“太子龍章鳳姿猶如天人降臨,怎會可怕?!崩铄\熙表示,這時候閉眼吹就對了。看到有人急匆匆的報信,太子也不急,反而有精神參觀山寨的建筑??吹胶笊竭€關著不少男男女女,想來是山匪的奴隸,有的甚至已經顯懷。他也不急著放出來,誰知道會不會有人給他來上一刀。派去偵查的士兵回來報信,其他幾個山頭的進展也很順利,此刻已然布好陷阱,等待收割第二波人頭,相必逃跑的山匪已經把后院起火的事通知到位了吧。不出太子所料,傍晚時分,知道老巢不保的山匪們急匆匆趕回,這里有他們的家底和女人孩子,是萬萬不可失去的。這也正合太子的心意,正好試試沈家軍新研制的陷阱。一夜過去,山中氤氳的不是晨露而是血腥味。士兵們按照要求謹慎的補刀,確保沒有詐死反撲的,這都是戰場上的經驗之談。而在威虎寨,等著各首領回話的寨主見遲遲沒有消息,心道不妙,恐怕是兇多吉少了,連忙招來軍師商量對策。說是軍師,也不過是讀過幾本書而已,勉強充個讀書人外號“秀才”。“秀才,如今朝廷兵馬就在山下,這可如何是好?!?/br>“首領莫慌,我們可有幾千名弟兄呢,就底下兄弟報告的看,我們也算是勢均力敵?!?/br>“那你可有什么主意?”“首領,山上不是還有許多奴隸,不如我們——”軍師湊到首領耳邊低語。“此法甚好!”首領眼中精光大亮,反正伸頭一刀縮頭一刀,不如拼一拼。于是馬上派人將奴隸們集中起來,將他們作為人rou盾牌,他倒要看看這朝廷是下不下得去手。第130章藍顏薄命的小太監(21)在首領的召集下,人質很快被集中起來,在首領的帶領下往山下走。此時正好是中午,便是密林之中能見度依舊不錯,可以防止朝廷偷襲。想法是不錯,一行人也順順當當到了山腳,果然看到朝廷的人馬已經圍攏在山腳下。“前頭可是太子?”二當家劉勇率先叫陣。“是孤?!?/br>“小的也不愿同朝廷為敵,太子今天放小的們一馬,我們絕不再犯?!?/br>“如果孤不同意呢?”太子危險的瞇起眼。“既然朝廷不仁,那我們就只能不義了,有這些奴隸陪我們上路,讓世人知道知道太子的殘暴?!边@話說得誅心,還不等太子有所回應,親衛就先坐不住了:“大膽狂徒,出言不遜!”兇狠的眼神讓叫陣的劉勇兩股戰戰,腥風血雨里走來的人自然不是他們這種烏合之眾可以比擬的。“隨便你,反正人是你殺的,惡是你做的,如果人質死了,孤在把你們抓起來,也算為他們報了仇,相信他們可以理解孤的無奈?!?/br>“你——”劉勇氣個仰倒的同時也覺得太子的話說得沒毛病,色厲內荏道:“你就真的不能放我們一條活路?到時廝殺起來刀劍無眼,總有傷亡,百姓們你不在意,你的手下呢?”不得不說,這劉勇還怪能講的,太子眼珠子一轉,又想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放你們走也可以,只不過都走了孤也不好交差啊?!?/br>“那你要如何?”大當家馬全開了口。“不如這樣吧,你們也俘虜了不少人質,就有多少人質走多少人,有了人質作威脅我們也不敢輕易動你們。至于沒有人質在手的,便留給孤交差如何?放心,投降不殺?!?/br>此話一出,手里攥著人質的山匪們暗自松了口氣,沒有人質的紛紛躁動起來。他們落草為寇就是沖著有利可圖,如今賠上小命可真不值當的。馬全權衡了一會,帶著人質往一旁撤退,發現太子真的沒有動手的意思,干脆一咬牙帶著人質先行離開,剩下的有樣學樣盡皆跑了,留下被拋棄的嘍啰面面相覷。不知是誰最先扔了刀,打碎了山匪們心底的最后一絲防線。而逃跑的那些人呢,在跑了十幾里后見沒有追兵,便想殺了人質后逃跑,結果被早就埋伏在山兩邊的弓箭手逮個正著。在大當家應聲倒地后,山匪們嚇得四處逃竄,哪還顧得上人質,很快就被一網打盡。人質們看著滿地的尸體,再看看英姿颯爽的士兵,前所未有的體會到有國家的好處。士兵上前給一眾鄉親松了綁,仔細查看眾人傷情?!皠偛攀菣嘁酥?,還望鄉親們海涵?!?/br>“沒關系沒關系,你們是活菩薩,我們感謝還來不及呢?!?/br>“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我可不敢居功?!?/br>“都要謝都要謝,等小人回家必定給大人們立長生牌?!?/br>太子一行沿路賑災,平息暴亂,終是在夏季來臨時穩定了局勢,更重要的是贏得了民心,當然這話到了皇帝耳朵里自然是換成了皇上仁德。太子做了件漂亮的差事,宮里的人心態各異?;实塾行┳院?,淑妃下了某種決定,而貴妃則是氣得嘔血,怎么沒讓這小畜生死在外面,難不成真有神佛庇佑?想到上次折戟沉沙的刺殺,貴妃冷了臉色。聽聞太子回朝,諸位大臣喜氣洋洋,覺得大啟終于有了奔頭,只要皇帝不眼瘸就知道太子才是合格的皇位繼承人。百姓們則是自發的站在路兩旁歡迎太子。兩年未歸,看著京城的景色,真是熟悉又陌生。“宣太子覲見——”隨著太監的傳喚聲,大臣們紛紛勾著頭往外瞧,想最先看到平亂有功的太子是何等模樣。只見一個身著盔甲的青年緩步進來,身姿挺拔、腳步沉穩,面如冠玉,讓人很難將他同那日落寞出城的太子聯系在一起。“兒臣拜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