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我會繼續努力的!第64章家會議室大屏幕上的照片里,冰冷的解剖臺上,躺著一具由無數褐黃色骨頭碎片拼出來的小孩骨架。“死者劉宇童,7歲,死亡時間十年前,裹于黑色尼龍行李袋里,埋在西山露水湖附近某山頭樹下,埋葬深度為0.8m?!?/br>會議室里傳來郁敏沒有絲毫起伏的嗓音,配合著那瘆人的圖片又給夏熠冷出了一身雞皮疙瘩:“尸體已經徹底白骨化,法醫能收集到的信息相對有限。光從骨骼上來看,整體結構完整,但有部分骨頭發生了位移。骨骼上無任何組織器官殘留,就連軟骨也已經全部消失。其中,右側骨骼相對完整,左側肩胛、肱骨破損比較嚴重。除去左側的肱骨,尸體所有長骨保存完好,排除自然發生的髓腔空洞、以及關節面磨損,我們認為死者的左側肱骨,在生前發生過骨折,所以死后,裂紋加速破壞了骨頭的完整性。同時,尸體顱骨左側頂骨上有發現骨蔭,與左肩胛、肱骨屬于同一側損傷。合理懷疑,死者在生前應該經歷過一次撞擊,或者從高處墜落,頭部與左側肩甲為第一接觸點?!?/br>夏熠脫口而出:“所以說,小孩兒是山上摔死的?”“也未必?!庇裘粢磺谢脽羝?,到了下一張照片,燒杯里是幾顆根部呈現玫紅色的牙齒,“我們取尸體的5顆上頜牙,浸泡于無水乙醇之中,一小時后便發現了玫瑰齒現象。這是典型的窒息特征,倒不是說死者是死于窒息,而是在死亡過程中,經歷了窒息——由于窒息,導致面部血管壓力增大,毛細血管破裂,進入牙髓腔,最終進入牙小管,從而導致的現象?!?/br>“尸體舌骨區域完好,但由于軟骨消失,無法確定生前是否被機械性勒住,但我個人認為,”郁敏試圖還原了一下當時的情況,“結合小孩失蹤時所在的地理位置,他應該是在山上高墜后陷入昏迷,由于腦部休克窒息、或者直接被活埋而死?!?/br>夏熠拿著手里的資料,看了一眼最早的骨架,又看了一眼郁敏,發出一聲嚎叫:“臥槽這也太強了吧?。?!”郁敏無聲地推了推眼鏡,沒搭理他,卻偷偷地往姜沫那邊瞄。漂亮的女警官正笑意灼灼地看著他,郁敏連忙撤回目光:“我們還有第二個重大發現?!?/br>夏熠又是一聲哀嚎:“啊,怎么還有?。。?!”郁敏:“……?”“不是不是,”夏熠連忙擺手,“我的意思是,咱們這兒唄,忙乎了半天也沒啥進展,一會兒說出來就好像啥都沒干似的,和您這效率一比,就特別丟人,好像把學神和學渣掛一塊兒公開處刑似的。嗐,沒事,您說,郁主任您、請、說!”邵麟:“……”有沒有抹布,真想把這只明明沒有陰陽怪氣但聽起來就特別陰陽怪氣的傻狗給堵上???姜沫秀眉微蹙,向夏熠投去了不滿的目光。要不是她沒坐夏熠邊上,直接給人腦門來一耳刮子。邵麟非常主動地替她辦了事:“郁主任,您請繼續?!?/br>夏熠委屈巴巴地“嗷”了一嗓門。郁敏的目光落在邵麟身上,點了點頭:“其實這第二點,還是多虧了邵顧問。通過土壤菌群分析,我們現在可以確定,尸體確實發生了二次位移。雙生樹下,并非尸體腐爛時的埋葬點?!?/br>辦公室里再次嘩然。一個人的身上生長著大量細菌,其數量基本與人類自己的細胞持平,所以,死后,一個人也能在土壤里留下獨特的微生物“指紋”。尸體在土壤里慢慢腐爛,哪怕血rourou眼可見地消失,剩余的營養物質,依然是微生物菌落的一場盛宴。當尸源徹底改變了土壤的化學性質之后,一個獨特的、微小的生態系統應運而生。它在人眼睛看不到的黑暗角落,講述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我們提取了小男孩尸體骨盆之間的泥土,以及尸體腹部正下方,黑色袋子之下的土壤。袋子上破了許多洞,兩處泥土如此接近,理應有大量滲透,所以,正常情況下,兩處土壤不應該有什么差別?!庇裘艚忉尩?,“但當時在挖掘時,我就覺得泥土顏色、質地、氣味均有些差異,所以分別進行了取樣。經過簡單的檢測,我們發現骨盆處土壤pH值為6.9,微高于尸體下面的5.5?!?/br>有法醫學實驗發現,有尸體腐化后的森林土壤,百天后pH依然維持在8以上,而在投入尸體前,土壤的pH只有5。當然,劉宇童已經被埋了太久,尸體給土壤帶來的改變,必然不如新鮮尸體那樣明顯,卻也足以讓法醫發現端倪。“為了更好量化土壤的質地,我們分別從土壤中提取了DNA,做了16SrDNA,18srDNA,與ITS擴增子的測序來分析細菌、古菌以及真菌的多樣性?!闭f著郁敏在PPT上丟了對比圖,“我們可以發現,兩處土壤的菌群成分差異較大,其中,尸體骨盆之間的土壤,菌群種類更為豐富,且擁有更活躍的亞硝酸還原酶活動,這顯然是經歷過腐爛后的象征,而尸體正下方的土壤卻沒有?!?/br>“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尸體在被埋到雙生樹下的時候,基本已經腐爛得差不多了。而這個樹下,確實不是第一拋尸地點。我認為邵麟沒有說謊?!?/br>邵麟難以察覺地松了一口氣。陸武心這回徹底沒話了,拍了拍邵麟肩膀,粗聲粗氣地說兄弟抱歉,改天請客,隨便點。邵麟淺淺一笑,說沒關系。他很快又看向郁敏,問道:“能通過現有的這些分析數據推斷,尸體是在什么時候被轉移到雙生樹下的嗎?”“這個不行?!庇裘魮u頭,“沒有實驗校準,恐怕很難推算。但附近的泥土,除了疑似邵遠翻搗的那一小部分,沒有發現打量新翻搗的痕跡?,F在是冬天,合理懷疑,最早半個月前,這具尸體就已經埋在雙生樹下了,但轉移時間應該不超過三年。表面上看不出痕跡,土壤內部還是存在分隔的?!?/br>“雖然我無法斷言這具尸體被轉移了多久,但關于最早的拋尸地,我們還有一些線索?!?/br>郁敏示意他的學生,拿來兩個證物袋:“在尸體所在黑包的泥土里,我們發現了一些破碎的灰色磚塊。你們看這些,雖說大小不同,但它們屬于同種質地?!?/br>“我讓學生回現場,對雙生樹下的普通泥土進行了采樣,”郁敏指向另外一枚紙盒,“卻只找到了大小不一、質地不一的天然石塊。顯然,這些灰色的與雙生樹下的石塊不同,應該來自最初的埋葬地?!?/br>邵麟隔著塑料物證袋,仔細摸了摸那些灰色磚塊。這些磚塊大多已經碎成了小塊顆粒,但有相對大片的,表面光滑,人工痕跡明顯,很可能是什么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