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3
江南下,一個不久后也失蹤了再出現的時候竟然在給圣蓮壇賣命。且不說裘思是不是早有謀劃,借著這個由頭跑到寧王轄地的,至少殷夫子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不可能給一群草莽之輩做軍師。“換句話說,西涼人的可能性也不大,像他們這樣的讀書人,很看重皇室的正統之名?!泵掀菝鏌o表情地說,“所以圣蓮壇到底是哪里培養出的勢力,我一直沒有找到真相??商煜轮?,算來算去就那么幾股勢力?!?/br>齊朝陸氏首先就配不上讀書人眼里的“正統”,不會讓殷夫子“忍辱負重”到那種地步。寧王這邊有裘思,荊王不可能在家門口養一群餓狼,至于吳王……吳王本人是沒有那個腦子的。秋景有些暈頭轉向了,她揉著額頭,想了又想,試探著問:“難道吳王手下也有像我父親那樣的人?”“不會?!泵掀輷u頭道,“吳王耳根子太軟,把持他看似容易,其實很難,因為他今天能聽你的話,明天同樣可以覺得別人的話有道理。除非他現在脫胎換骨了,跟他少年時完全不一樣,他手底下確實可能有一些能人,卻掀不起什么大風浪?!?/br>秋景忽然一震,意識到了什么。她眼眶泛紅,咬牙一字字地問:“國師是在懷疑裘思嗎?”她已經不稱父親了,甚至不避名諱。孟戚答非所問地說:“他確實有這樣的本事,也有這樣的能耐。因為昭華太子是有后人的,據我所知還有一個孫輩逃亡在外,被齊朝錦衣衛追殺多年,裘思完全可以捏造謊言找人假扮的‘李氏嫡傳血脈’,暗中拉攏培養一批人手,至于那位昔日友人殷夫子,估計只是他順手坑害的一個可憐蟲?!?/br>秋景幾乎透不過氣了,面色烏青。孟戚看到她這副模樣,都有些不忍。“這只是猜測,并無證據,這般說只是希望閣主有個準備,或許此事跟令尊并無關系?!?/br>圣蓮壇蠱惑愚弄百姓,是實打實的惡瘤濃瘡,罪行罄竹難書,連一般江湖人都看不起他們,更不要說官吏文士。秋景眼里滿是怒與痛,無力虛弱地問:“圣蓮壇就是喂不飽的惡犬,蠢笨且惡,只知道咬人……這樣的東西,養大了噬主嗎?”秋景是真的想不明白,那些貪得無厭的稅吏都比圣蓮壇好使啊,還好拿捏。孟戚沒說話。其實他有這個猜測,主要是太巧了。元智大師之前就提過,天授王加緊了攻勢,懸川關壓力倍增。然后荊王跟齊朝隔江對峙,可能已經打起來了,這正是裘思的手筆,同時寧泰做好了起兵的準備。益州在這個時候淪陷,寧王現在不想起兵都不行了,別管程涇川能不能說服秋景,風行閣是否分裂,甚至孟戚墨鯉有沒有殺死裘思——大勢不可逆,一切仍在滾滾向前。***寧泰城外,十里亭。裘思手持杯盞,輕輕嗅著瓊漿的芬芳。一匹又一匹快馬從城內出來,奔向四面八方,這都是兵部的人手。現在城門還封鎖著,不然各大商行比兵部更緊張,會努力打探消息,以決定去留。裘思沒有等多久,一個蒙面黑衣人悄悄來到亭中。“裘先生,事情都辦妥了?!?/br>裘思漫不經心地掃了他一眼,像是看穿蒙面人心里的不安,輕輕拍著他的肩說:“玉衡,你可是覺得我不該這么做?”蒙面人俯首,恭敬地說:“屬下愚鈍,只知道先生必有用意,但天授王狼子野心,先生當年幫了他一把,后又屢次相助,可是以屬下看,他腦有反骨,是會恩將仇報的人?!?/br>裘思大笑,擺手道:“不,我從未指望過他報恩?!?/br>天授王是一顆好用的棋子,撞到了他的手里,他們只不過是互相利用。沒有恩,何須報?蒙面人舒了口氣,連忙憂慮道:“此番天授王得先生之助兵出益州,可屬下擔心他可能會違背諾言,不北上而是揮軍東進。如此一來,揚州就危險了?!?/br>“不是可能會,是一定會?!濒盟佳鄱疾惶?,淡定地說。蒙面人震驚,慌忙道:“那該如何是好?”裘思一派淡然,目光平靜無波,輕嘆道:“江南真正缺少的是什么?人們偏安一隅,越是身份顯赫就越是怕死,越不肯動彈,上到藩王下至行腳商人,都是這樣的念頭。日子過得不好,他們就懷念楚朝,可就在嘴上念一念,真要他們豁出命去,卻沒有多少人樂意。此番差役小吏為何甘冒巨險,相助我等對抗世族,默認寧泰城翻天換地呢?”“因為……覺得活不下去了?”蒙面人喃喃“不錯,我要讓更多的人、江南乃至整個天下的人都感到活不下去?!濒盟佳鍪?,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繼而輕聲笑道,“你可聽說過,想要把捕撈上來的魚活著運到千里之外,就要在船艙水池里放入一條兇猛的烏鱧。圣蓮壇是必須的,天授王也是必須的,現在烏鱧已經躍入池中了?!?/br>蒙面人手腳冰冷,額頭冒汗。“可,可是……”他喏喏地重復著,本能覺得不妙,卻不敢質疑裘思。裘思撫著他的肩膀,語氣寬慰,眼底卻無一絲情緒。“呵,只是嚇嚇他們,你看揚州前面還有荊州頂著呢!大難臨頭,許多人就會變得好說話了,不會再認為是妄動兵戈,豁出去還能拼命,縮著就只能等死了?!?/br>作者有話要說: 烏鱧,就是黑魚,食rou,兇作者:不,天下這攤渾水,真正的攪局黑魚,其實是主角畢竟墨鯉不出山,孟戚病就不好→_→兩龍脈也不會一路攪局了305.趨炎附勢墨鯉眉心一跳,側頭望向街面。塵土飛揚,數匹快馬奔向城門。擦身而過一瞬間,墨鯉看到了騎者焦躁惶恐的神情。——難道出事了?墨鯉悄然后退,隱入小巷。“前輩請留步?!?/br>身后忽然冒出一個聲音,墨鯉非但沒有停下,反倒加快了步伐。等到僻靜處,白發白須的年邁老者眨眼就成了三十來歲的文士,匆匆換一套外衫,藤箱不好遮掩就用布裹一下,低頭沿著坊間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