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這句話不止說了兩件名刃的下落,也是江湖人喜歡用來感傷跟自嘲的話。難不成那柄劍就是——墨鯉抬頭一看,孟戚正在前面等著他呢。“你的劍是怎么來的?”墨鯉慢吞吞地問。孟戚精神一振,仿佛有種終于問到了點上的愉悅。“說來也巧,當年陳朝覆滅時,陳朝太子帶了玉璽逃出京,這事吧不大不小。玉璽丟了再刻一個也沒人知道,可是為了防著日后有陳朝后裔謀反,還帶著玉璽說事,就去追了。哦,恰好就我沒什么事?!?/br>一來,李元澤覺得孟戚辦事放心,他相信孟戚不會扣下玉璽。再者大軍剛入京城,百廢待興,臣子們都忙得要命,只有孟戚一個人閑著。“那時我還不是國師呢,因為史書有載,曾經有個朝代也是這樣,玉璽被帶走了,皇帝派了個人去追,一追查就是七年,差點成了專職的追璽將軍。我想這事絕不能拖泥帶水,說什么都要速戰速決?!泵掀菝掳?,感嘆道,“結果可能是看我逼得太緊,那陳朝太子以為我要趕盡殺絕,抱著玉璽投江自盡了?!?/br>“哪條江?”“還能是什么,自然是青江,離太京最近的那條?!?/br>孟戚暗示了一下,就若無其事地把話題轉了回來,繼續道,“青江不算寬,可是一到汛期水流湍急,當時又是夏天,萬一陳朝太子懂水性,不是投江,而是金蟬脫殼呢?而且我帶了那么多人,眾目睽睽的,只好撈了。如果不撈事情傳出去只怕會有無數人跑到江上打撈,就為了找到玉璽,然后去朝廷領取賞金,當時朝廷可窮了,這筆賞金不能出,否則他們能罵我三年,說起吵架我在十四個人里面是墊底的,哎。還好當時武功還行,不怕被揍?!?/br>墨鯉:“……”不對,話本里不是這么說的。“可是傳國玉璽不是秦朝傳下來的嗎?”“假的,這么多次政變,改朝換代,怎么可能一直是那塊玉璽?也就陳朝的人特別迷信,可能他們的玉璽是從前朝搶來的吧,相信那就是天命了?!?/br>孟戚哼了一聲,又道,“而且皇帝有很多印章,只有那一塊才會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一般只有大事才會用這塊印,平常頒個圣旨壓根用不著,都藏著收著。如果被人偷了,一時半會估計都發現不了,傳國玉璽而已,怎么可能真的代表天命?”話說陳朝太子投江之后,孟戚二話不說,命令手下去撈。他的屬下恰好是斥候營的,還是最特殊的那一群,可以翻城墻挖陷阱夜襲敵營,其中有一半是精通水性的,打水戰的時候還能鑿沉敵船。水靠都是現成的,皮革做成的氣囊也不缺,直接就下水了。青江一點都不清澈,古時的青是一種略微渾濁的色,水流很急。即使下水及時,也撈了整整三天。“尸體很容易撈,但是玉璽沉入了江底的沙中,所以就在那一片區域翻來找去,我也下了水,結果玉璽沒找到,倒是發現了這柄劍?!泵掀菖牧伺难?,笑道,“也不知它在何年何月沉入江中,天長日久,也沒有生出多少銹跡,確實是一柄難得的名劍。我將它帶回太京,請鑄劍師細細打磨,為它除去表面污濁,此劍才重見天日,雖說不如一般名劍鋒利,我卻十分喜愛?!?/br>墨鯉心里好笑,因為他發現孟戚故意在“名劍”二字上咬重音。他臉上不動聲色,好像沒有太大的興趣,孟戚不得不再接再厲。“如此好劍,它的前一位主人以及鑄造者,應該不是籍籍無名之輩?!?/br>“嗯?!?/br>“……”只有一個嗯?孟戚不敢置信,青江葬衷情這么有名的一句話,墨大夫居然不知道?秦逯沒有對墨鯉提起過?他已經透露了這么多線索,墨鯉還沒能猜出這把劍的名字?“對了?!蹦幒鋈话櫭?。孟戚精神一振,期待地看墨鯉,當然他表現得不明顯,只是眼睛忽然有神。“你不是說玉璽嗎?后來找到沒有?”墨鯉一本正經地問。“……”如果孟戚現在是沙鼠,估計毛都要炸起來了。炸完可能就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想讓大夫注意到那柄劍,怎么這么難?“是我的屬下撈到的,我帶回太京交給李元澤了,現在齊朝用的應該還是那一塊玉璽?!泵掀萆袂槊C穆,衣袍隨風輕揚,顯得氣度非凡。然而墨鯉已經看透了他的本質。“改日讓我看看你那柄……衷情罷?!?/br>墨鯉說完加快速度,施展輕功跑了。孟戚愣在原地,半晌才回過味。他這是被大夫耍了?作者有話要說:沙鼠:你居然是這樣的大夫——————彗星分為周期回歸的,跟擦肩而過再也不回頭的(喂),古代分不清這兩者之間區別。但是日食月食在古代是真的能夠預測的,雖然古人還是很迷信要敲鑼打鼓,但不代表國家機構不能預測,甚至有些人自己都能預測,史書記載有的地方官就這么干過。在漢朝就記載了日食月食跟政治沒有關系。能夠進行準確預測應該是南北朝以及之后的年代,因為天文學家祖沖之發現了黃道與白道交點的移動規律,在距今1500年前。那么預測有多精確呢,唐朝就有個好例子。李淳風向皇帝進言,歷法不準了,我們要換新的,比如這個日食吧,我認為某天某個時辰會出現日食,但是按照舊歷法算不出這天有日食。當那天果然出現日食,SO就換歷法了,稱為。有些里穿越主角因為熟讀史書知道那天有日食,于是事先發出警告,果然應驗,皇帝與百官大為驚訝,奉為天人什么的,額,其實有點小尷尬呢。因為即使大家都沒算出來,也只能證明歷法要更新換版本了→_→不會奉為天人,只會追著主角要新的啊。日食最早的記載在一片甲骨文上。因為詩經里有日食相關,SO在古代只要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基本都不會害怕太陽消失再也不出來……而且,而且日食的發生是很頻繁的,只是日全食少見,絕對不可能一輩子都沒遇到過一次日食,哪個皇帝在位都一樣啊,不分明君昏君的。這些事主要還是“不祥”發生次數太多,不祥。發生的日子不好,不祥。發生的日子太好,不祥。不小心看見了,不祥??傊褪遣幌?,黑鍋可以扣給不祥,罵皇帝也可以利用不祥。所謂不祥,跟我們說的水逆沒有區別,運氣不好都是因為水逆嘛!【小聲,其實水星從來都不逆行?!?/br>水星:巨冤!【所謂的逆行,是因為視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