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問題又什么時候爆發,柳石就壓根不cao心。只要不影響他參加下屆會試就沒問題。結果那主考官被爆出了科舉舞弊。在會試考試的過程中,在會試出了榜單之后,在考上了會試榜單的學子參加了在皇宮中舉行的殿試之后,都沒有爆出什么科舉舞弊的消息。反而今科的學子要么考翰林院,要么等著朝廷選官,都分別有了前程之后,才有一個同進士在酒后爆出了這一屆會試有人舞弊科場。皇帝大怒,派了心腹重臣嚴查此事,經過調查,主考官本人倒沒有為了區區錢財就置自己的前程于不顧,但是他的紈绔兒子可是通過這場會試撈了不少錢財。主考官的兒子讀書不在行,連秀才舉人的功名都沒有,當然也就不會參與這一年的會試。主考官對自己的紈绔兒子沒有多少防備,就讓他偷偷摸摸的抄出了考題。這個紈绔子弟讀書不行,科舉舞弊倒是行家。他也不是廣泛撒網,那樣太容易暴露出去。而是用身邊的心腹下人去調查那些進京趕考的考生,專門挑選那種家境極好又屢試不第的考生,還要從中挑選性格不那么方正嚴謹的人,他才會派人去接觸。哪怕他賣出的考題不算多,可每一份都能算是價值千金了。有舉人功名的讀書人太多了,每次會試就取中大約三百人,有些舉人考了多次會試都不中,也許就是缺了一點運氣和才氣?,F在主考官的兒子給他們提供了這點運氣,他們提前準備好了答卷,許多多次會試落榜的考生就這么通過了會試。一般被爆出科舉舞弊,都是在科舉考試的過程中,或者剛剛考完,考試的最終結果還沒有確定。那么不管是重新考試,還是怎么處置,也都來得及。可是這一次并非如此。現在在皇帝面前的殿試已經完成,三百名進士和同進士的排名早已經確定,考進翰林院的進士已經在學習,等待候缺的進士和同進士有的已經獲得了官職。這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重考一遍的。好在殿試是皇帝親自出題,也是在皇帝眼前進行考試和批改文章的,至少殿試排名靠前的考生是有真才實學的。參與舞弊的考生,大都在同進士的行列里。皇帝十分的生氣,不僅把主考官抄家流放,主考官的兒子定了死罪,所有參與舞弊的考生,不管有沒有參加殿試,或者在殿試里是什么名次,都被革除了功名,朝廷永不錄用,此外還有廷杖之類的懲罰。國家的掄才大典出了這么離譜的事,簡直讓皇帝和朝廷顏面無光。所以這一屆哪怕是那些沒有參與舞弊的進士和同進士,也難免受到皇帝和朝廷的冷待。上一屆科舉中,探花柳世安等幾個年輕有為的考生十分受皇帝看重,經常召到身邊考校一番,眼看著就是前途無量。這一屆也有狀元,榜眼,探花,以及才華出眾的進士們。可是皇帝覺得鬧心,簡直不想看見他們,也沒有召到身邊仔細觀察考校的意思。就隨他們自己在官場里拼搏。能拼出來,算是他們自己的本事。被埋沒了,也只能算他們運氣不好。每三年就有一榜三鼎甲,近三百個進士和同進士。也許對考生自己來說,考中進士就是人生的大跳躍,從此飛黃騰達不是問題。可對皇帝,對朝廷來說,他們真的沒有那么重要。這些考中的讀書人,還是需要經過多次的大浪淘金,才淘出對真正朝廷有用的人才。所以皇帝冷待一屆科舉進士,那真的不是什么大問題。柳石也明白了柳世安不讓他參加這次會試的原因,他是絕不會去參與舞弊的??删退闶菦]有參與舞弊,只要被皇帝有意的冷待,那就絕對前途艱難了。以后選官什么的,報出資歷,你是哪一屆的進士,很可能就因為皇帝不喜歡這一屆的進士,那你就沒戲了。朝廷的官職有限,等著候官的進士和同進士多著呢。你就算是有關系,也可能要去窮鄉僻壤的地方遠遠的外任,免得留在京城礙著皇帝的眼。何況柳石這樣毫無背景和關系的人呢?參加這一屆會試的有才華的考生只能算是運氣不好,而柳石的好運氣,則是柳世安帶來的。柳石第二個兒子出世的時候,柳世安升了官,被皇帝從翰林院調到了戶部。柳世安還為他親娘請封了誥命。至于其妻李氏,只要柳世安不主動請封,那朝廷也不會特意給她一個誥命。李氏在柳世安家就像一個多余的人,可是有同僚給柳世安送美妾和丫頭,柳世安也沒有收。他好像也沒有納妾的意思。柳秀才雖然只是個鄉間的秀才,可是他是個很正統的讀書人,十分不喜歡那種納妾蓄婢的風氣。哪怕他們都不喜歡李氏,也默許了柳世安不與李氏親近,可他們也從沒有想著要納妾來誕育子嗣。寧可將來從族中過繼子嗣,來延續香火。柳石覺得挺理解柳世安的。柳世安才華橫溢,可以說占足了天地間的靈氣,他愛好琴棋書畫,懂得欣賞美,有很高的審美品味。如果李氏只是缺乏文化修養,本身卻有靈慧,可堪教導,那想必柳世安婚后會教導她許多東西。就像一塊璞玉,最終被雕琢成美玉,然后夫妻倆琴瑟和鳴,舉案齊眉。哪怕不能有精神上的交流,如果李氏心地善良,孝順長輩,安心做個賢妻良母,那柳世安也會做好丈夫的本分,給妻子足夠的尊重和愛護。可李氏的本性著實是一言難盡。她虛榮,貪慕富貴,只能共富貴而不能共患難,心里只有權勢地位而沒有幾分情義。你都很難說,她對這世上的哪個人有感情。就算是對親爹娘,你也看不出她對他們有幾分真感情,而像是只把他們當成娘家靠山。哪怕她有了孩子,恐怕也是把他們當作自己擁有家庭地位的籌碼。這么個人,和她接觸多了之后,你都能感受到,她就沒有感情那根弦,她不會真的把任何人放在心里,就只管自己享受富貴。柳石見過的人多了,從前也見過這種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兒女都沒什么感情的人,他們做事的標準就是利益,只要保證了他們的利益,那沒什么是不能犧牲的。如果說柳世安的精神世界是一個美麗的花園,那李氏的精神世界大概是一片荒漠。面對這樣的妻子,柳世安怎么會委屈自己。不過柳世安顯然也沒有要給自己找一個紅顏知己的意思。養一個寵妾,然后寵妾滅妻,這顯然不符合柳世安的道德標準。不過對于柳世安這樣的正統儒生來說,哪怕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如意,他還是可以在書籍里,在字畫琴曲里,找到精神上的滿足感。何況現在柳世安很受皇帝重視,正要在朝廷里做出一番作為,所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