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國公世孫要進入軍隊,執掌軍權,恐怕還要等二十年。因此現在的鎮國公府恐怕是最不會牽扯進麻煩的人家,偏偏他們家很受皇上的重視,也無人敢欺。你去教鎮國公世孫讀書,不管能不能結下一份交情,起碼不會惹什么麻煩。況且他們家給的束修也豐厚,你攢一點銀子,也能盡早接家小進京?!?/br>柳石聽了之后,心里也很是贊同。要說有錢的還是這些勛貴人家,到這樣待遇好又沒有麻煩的人家教書,也真是一份好差事。就此與柳世安約定好,等到他的休憩日,一起去拜訪老鎮國公。“鎮國公世孫主今年5歲,剛剛開始啟蒙。不過他以后從武,現在是筋骨沒有長好,因此每日練武的時間不長,等他年歲大一些,還是會以練武騎射為主的。你教他讀書,不用以科舉文章為重,他今后也用不著這些。倒是可以教他作詩詞,多讀一些史書或者傳記,或者琴棋書畫之類陶冶情cao的東西?!?/br>柳石笑道,“我懂,因材施教嘛?!?/br>柳石做過一輩子的學官大儒,怎么教人讀書還是知道的。這種不以科舉為重的,那就可以教的更雜更多一些。完全可以沒有負擔,自由發揮了。第9章鎮國公府接了拜帖,又回了帖子,約定好柳世安和柳石三日后拜訪鎮國公府。到了正日子,柳世安和柳石登門拜訪鎮國公。老鎮國公也是沙場上的宿將,不過離開戰場回家養老,又經歷了一番喪子喪女之痛后,身上看起來也沒有多少武將的氣息了。他倒是心境平和,非如此不能在經歷了那么多人生波折之后,還身體健康的照料教管孫子,庇護著整個鎮國公府。若不是有老鎮國公在,家里只剩個幾歲男丁的鎮國公府眨眼間就會敗落。因為小孩子不能做官,不能從軍,一家子老弱婦孺,別的權貴又怎么會放在眼里?就算是有皇帝的情分也沒辦法,皇帝要cao心的國家大事那么多,皇室和宗室子弟也不是省心的,一個去世的先皇后娘家,沒有能當家的男丁能加恩,又能怎么照顧呢?難道遇到了委屈為難,鎮國公府的寡婦們就進宮去告狀嗎?現在宮中高位分的妃子,過去都是在先皇后手下過活的??上然屎螽吘谷ナ懒?,現在宮里還有誰能把鎮國公府放在眼里,說不定心里還有芥蒂呢。也就是老鎮國公在,權貴勛貴都會對鎮國公府維持一份敬意。宮中但凡有什么宴會賞賜,皇帝也不會忘了鎮國公府的那一份?;实蹫榱酥T皇子煩心的時候,因為鎮國公府這個皇帝的岳家立場中立,皇帝還挺愿意沒事的時候到鎮國公府說說話散散心的。想必老鎮國公對鎮國公府的現狀也心知肚明,所以平日里認真養生,恬淡生活,爭取長命百歲,能撐到孫子成年掌權,重孫子出世的時候,那鎮國公府才算從低潮里重新起來了。老鎮國公一見到柳世安就笑了,“柳探花來了,咱們自己人就別多禮了,這就是你的族兄弟柳石”,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柳石,“嗯,不錯,是個人才,柳探花你介紹來的人我是放心的,明兒個就搬來鎮國公府,開始授課吧?!?/br>柳石哭笑不得,都沒有考校一二,打量了幾眼就說他是個人才,打量的出來嗎?不過柳石也看明白了,老鎮國公與柳世安關系匪淺,他是因為相信柳世安,才這么輕易的決定讓柳石給他的獨孫當啟蒙老師的。不管柳石的學問如何,只要人品可信,一個舉人給一個頑童啟蒙那是綽綽有余了?,F在鎮國公府的未來都寄托在鎮國公世孫身上,學問和武功都可以慢慢學,唯有性情品行,要是被人教壞了,那就萬事皆休!所以這啟蒙老師,重要的倒不是學問如何,而是一定要找一個可信之人。第二日柳石就搬進了鎮國公府里。柳石也是曾經出身勛貴之人,住進鎮國公府給他準備的房間,看見那些精致的家具被褥和擺設文玩,也能看出來鎮國公府對他這個啟蒙老師非常厚待。鎮國公府還專門給他派了個小廝照料日常起居,柳石平日里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就安心讀書,也是非常的愜意了。鎮國公世孫李承嗣是個非常認真懂事的孩子。沒教他之前,柳石還擔心鎮國公府的婦孺把這個寶貝獨孫寵壞了,要是像賈寶玉那樣的性情,就是將來會讀書作詩,怕也撐不起一個國公府。后來才知道,自從鎮國公府世子死于北面戰場,老鎮國公就把這個獨孫接到了身邊,一起起居坐臥。家里的女人雖然寵溺這個唯一的男丁,奈何相處的時間著實不多,才沒有寵壞了他。老鎮國公常年在戰場上,年過三十才得了一子,怕他不成材也是親自教養,等他能獨當一面了才上折子回家養老。本以為到了孫子輩家里的男丁就會多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戰場上殺戮過重,鎮國公世子也是年過三十才得一獨子。若是鎮國公世子還在,以他的年紀以后也許還會有孩子??伤趹饒錾蠜]了。這下鎮國公府就斷代了。每代鎮國公都是在戰場上獲取軍功,有這份功勞,那蔭庇子孫毫無問題。在戰場上和同袍戰友結下的交情也能和鎮國公府互相扶持。可現在鎮國公世子沒了,就算皇帝看在情分上封了李承嗣為世孫,他成年后就可以繼承鎮國公爵位??墒嵌旰蟋F在的皇帝恐怕不在世了,繼位的皇帝對鎮國公府不會有今上的這份感情,老鎮國公早已退休養老,鎮國公世子也早就死在了戰場上,等到李承嗣承爵的時候,鎮國公府對朝廷來說也就沒有什么功勞了。就算是成為了新的鎮國公,那也只是個空殼子的公爵,沒有絲毫權勢和軍權。所以老鎮國公一方面好好的教養孫子。另一方面,他也不能不思量一下下任皇帝的人選。哪怕繼任的皇帝對鎮國公府沒有今上的感情,那也不能是對鎮國公府心存偏見和不滿的人。比如貴妃娘娘和皇長子忠王母子。先皇后在世的時候,向來賢良淑德,對后宮的妃嬪和子嗣都很和善。她自己又沒有誕育子嗣,因此在后宮里著實沒結什么仇家。反倒是她去世后,貴妃娘娘想登上皇后之位,被皇帝一巴掌拍下去了?;实蹜涯钕然屎?,因此看后宮的女人,不覺得她們哪個配得上皇后之尊位,從沒有再立繼后的意思。貴妃娘娘不敢恨皇帝,反而把這事記在了先皇后和鎮國公府頭上,深恨著先皇后死了還要妨礙自己,也恨皇帝對鎮國公府的這份看重。忠王受其母的耳濡目染,對先皇后也沒什么孝心,對鎮國公府也沒什么好意。老鎮國公雖然察覺了忠王的惡意,可忠王是皇帝的長子,他也奈何不得。若他攻擊忠王,在皇帝那里就失了不參與儲位之爭的立場,鎮國公府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