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想著要逃避酷刑,想著要保住他這條小命。欽差終于審出了忠王這個私開鐵礦的幕后指使,算是滿意了。既然下河村王家和這個假冒的王獵戶沒有親屬關系,他們也是榨不出油水的貧寒人家,欽差查到了幕后主使,不欲糾纏這些無關的細枝末節,就把王家人放出了大牢。王家人經此一劫,簡直是嚇掉了半條命去。就連當初給王獵戶落戶的下河村村長,也嚇了個半死,好在上面沒有追究下去的意思。可是從此以后,村長也算是長了記性,不會憑著誰人擔保,就亂給不清楚底細的人落戶籍了。再來個反賊不是要嚇死人么?村里人議論紛紛這個假的王獵戶王雷鳴的事,還有她女兒在宮里當才人的事。有的說他女兒是皇帝的女人,王獵戶八成會沒什么事,皇帝還能不給親戚一點情面兒嗎?有的卻說,他是犯官,他女兒沒入了賤籍,根本沒有資格進宮做才人,說不定連她都會被皇帝趕出宮去,然后父女兩個一起問罪。柳石卻想著,這件事事發在柳世安做官后的當口,是不是和柳世安有什么關系?那些人私開鐵礦都多少年了?為了怕人察覺,他們根本沒有用清河縣的百姓去開礦,而是直接擄掠那些遇到災禍流離失所的地方的百姓,從山的另外一側無人居住的一處懸崖進出深山。百姓是只進不出,多少人在這些年都無知無覺的死在了深山里。監督鐵礦的監工,如王雷鳴,時常出門個十天半個月的,也是因為此故。清河縣上到官府,下到平民百姓,都沒有人知道,有人在距離他們這么近的地方,開了一個鐵礦。沒有別人知道,自然只能是柳世安這個身懷神奇碎片的人知道了。他還在做官之后捅了出去。柳石發現那個欽差在審出幕后指使是忠王后,十分的高興,并沒有得罪皇子王爺的緊張為難和害怕。這就更說明,來查案的是忠王的敵對派系。柳世安才做官多久?還是挺有本事的么。第7章下河村不過是最普通的鄉下,雖然私開鐵礦案鬧了一陣子,但是欽差把一干犯人押回京城,深山里的鐵礦也由官府接管之后,下河村也就慢慢恢復了平靜。這個案子在清河縣也引起了震蕩,清河縣只是個普通的窮縣,十年也不見得能有一起殺人的案子,何況是這樣牽扯皇子王爺的大案呢。不過案子審的很快,連鐵礦也由府城接管,而與清河縣沒什么關系。所以清河縣也很快恢復了往日的情形。不過正因為清河縣對鐵礦的事一無所知,牽扯不上什么大罪,但現在的清河縣令卻不免要擔個失察之罪,畢竟那鐵礦就位于清河縣。所以清河縣縣令雖然現在沒有論罪,以后的前程卻是難料了。除了王家,別的人家也就是擔憂了一陣子,生怕牽扯到自己身上。后來發現欽差沒有牽連更多人,也就漸漸放下了心。只有下河村王家,受害最深。前些年,因為王獵戶的時常接濟,王家的日子過得比柳石家也不差多少。時常能吃rou不說,他家的女人孩子都穿過王靜的舊衣。王靜離開下河村后,王獵戶還把她留下的東西一股腦的送給了王家。可是這回入了大牢,他家的成年人都受了刑罰,孩子也受了大罪。他家年紀最小的三歲姑娘,因為受不了牢里陰濕的環境,出了大牢沒多久也一病沒了命。王家的大人身上也多多少少的帶著傷。不說暫時不能勞作,這一年地里的收成眼看要成空,光是看病吃藥就掏空了家底。可是這也怪不得別人,誰讓他們家那么容易的相信了王獵戶是自家的親戚,然后和他扯上了關系呢?從牢里出來才知道,那王獵戶和他們家根本沒血緣關系,他們家真正的親戚,也早就累死在了礦山里了。說起來王獵戶是他們家的仇人還差不多。可是這事也沒地方說理去,官府不追究他們家胡亂認親落戶,包庇逃犯犯官,已經算是燒高香了。知道王家不會被官府問罪,村里其他人家也松了口氣。在他們家落難的時候,也愿意搭一把手。不管怎么艱難,日子總要過下去,王家也就慢慢的緩了過來。不過從此以后,淳樸的下河村民,對不知底細的人都深抱戒心。除非幾代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都沒人愿意結親或者認親了。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吧。柳石把這件事,以及欽察查案后的結果,都寫信托人送去了京城柳世安那里。不管是不是柳世安做了什么才導致鐵礦的事被朝廷發現,家鄉的事情還是讓他早點知道才好。然后接到了柳世安的回信,說他在京城已經知道了此案的結果。私開鐵礦的忠王是深受皇帝寵愛的大皇子,出了這種事也只是讓他在王府禁足一年,沒有別的懲罰了??芍彝醯狞h羽和幫手都紛紛落馬,京城中抄家滅族的人家不知凡幾。包括假裝獵戶的王雷鳴和他的閨女王才人都受了懲罰,王雷鳴被判秋后處斬,王才人被打入冷宮等等。接著柳世安又在信里說他在京城賣了幾幅字畫,買家付的價錢很高,使得他有足夠的銀子,在京城買了個小院子。有心想把爹娘接到京城去團聚,不過不放心讓他們單獨上京。希望柳石也能一起進京城,他會給柳石介紹一個在高門大戶教書的差事,賺得錢用來在京城生活沒有問題。柳石若能早些去京城,也能盡早為應試做準備。柳石拿著柳世安的信和家里人一商量,又和柳秀才夫婦商量了一番,就決定收拾東西進京了。柳世安家里的地收租的事都交給了柳石的爺奶來管,家里的雞鴨也被他們送給了柳石家。柳石的媳婦兒子也跟著爺奶和爹娘留在家里,畢竟現在柳石還沒有考中進士,他一個人去投奔柳世安還好說,帶著一家子去投奔就說不過去了。雖然都是同族,但是麻煩別人太多,欠下太多人情,還是不大好。柳晟不過半歲,柳石正是稀罕他的時候,不過功名不可不取,何況還要護送柳世安父母進京。也就辭別了一家老小,很快進京了。不是進京趕考的時間,縣里也沒有舉人要這個時候出發去京城。他們一行還是先到了府城,搭上了一支商隊。商隊的管事聽說他們是京城中官員的家眷,不僅沒收銀子,路上還派了人一路妥帖的關照他們。柳秀才夫妻和柳石都不是多事的人,別人賣柳世安面子愿意幫忙,他們也就記下了這份人情。唯有柳世安的妻子李氏經常沒事找事,在柳石和商隊的小人物身上尋找作為官員之妻的存在感。被她婆婆教訓了幾次之后,才安靜下來。離京城越近她的表情反而越恐慌難看了,似乎是才想起來她多么不受丈夫喜愛。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