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
那么親近,有些話說了,在氣頭上的皇帝也不一定能聽得進去。反倒是皇太子,這大周的天下是他們祁家的,征伐安南之事,只要太子殿下說得有理,那陛下一定是能聽進去的。兒子來了,乾圣帝正在氣頭上,也不能保證自己就一定不會罵兒子,好歹給兒子留個面子,便讓殿內的大臣都先退下了。“你來干什么?也跟那群酸腐文人一樣,要勸朕嘛!”祁元詢心內暗笑,看來老爹被文臣們煩得不輕嘛。自從趙宋之后,文人抑武仿佛就成了慣例,能像漢唐盛世時,上馬能管軍、下馬能教民的文臣,已經少之又少了。這樣一來,原本只是為了揚大周天威于外、為其先王陳氏興滅繼絕的征安南的義舉,在得到朝中文臣的支持后,又在光幕異變以后,受到了群臣的反對,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只不過天子并不喜歡文臣們光要名聲的舉動,對于天子來說,他也愛面子沒錯,但是,該有的實惠,要拿的時候,他也不手軟。“父皇息怒,兒臣是您的兒子,怎么可能跟您不是一條心,偏和外人想到一塊兒去?咱們不能撤兵,非但不能撤,還要將安南打下來!”“真是稀奇,朕還以為,當年上皇派人教導你們,都將你們教得和大哥、元詝差不多呢!”皇帝不是不敬愛大哥,但是他自忖,就算是他大哥復生,當上皇帝,面對外敵,怎么想也都是儒雅有余,英武不足。皇太子從前也都是長于文學,支持發兵是一回事,但是熱衷于此又是另一回事。有些話,天子說得,祁元詢卻回不得。他正色道:“父皇,大軍已經打下安南泰半國土,定不可半途而廢。且安南之民,也能見光幕,見此恐怕已有異心。若是復使陳氏或胡氏為國王,也不能使其對大周感恩戴德。莫若一鼓作氣,化為州縣?!?/br>“我兒真是長大了,說得有道理??!”記載在史書中的內容,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話只是拿來唬人的。就像大周發兵如此之巨,真的一點都沒有讓安南內附的想法,真的是扯謊。可是現在安南有了防備,之后真的打下此地,如何安排人治理,也是個問題。“父皇,安南本有國王,若是設三司,化州縣,朝廷官員調動,未免不利于教化。不如行分封之法?!?/br>原本點頭的皇帝,頓住了:“分封……此地不比中國富庶,縱是官員為官,怕是也沒多少人愿意去,何況是分封呢?!?/br>天子也是很清楚自己年幼的兄弟們的性子的。宣武帝的皇子們,按照年齡層次有一個分批,最幼的這一批別說能力了,脾氣都不怎么好。真的分封他們到那邊去,一定會鬧起來的。更何況,國朝分封,地方再怎么差,也總是在中原,分封到安南,誰愿意呢?“父皇,正是因為沒多少官員愿去為官,光幕所載,才有其民多叛之事。大周不能缺了治安南的官員,既然正常晉升,不可讓他們去交州為官,那邊只能是貶謫了?!?/br>貶謫的官員,到底是個什么德性,他留嘴了,但是猜都能猜出來。“可,你的皇叔們……”“父皇,西平侯沐氏可以鎮守云南,為何不能再遣勛貴鎮守安南呢?”“他們怎么能與西平侯比?你皇祖父對黔寧王恩同再造,才放心讓西平侯一脈永鎮云南?!?/br>“父皇對勛貴們,也是天恩浩蕩??!光幕現后,我大周士氣定然振奮?!?/br>祁元詢說的是光幕中所載的征安南勛貴名錄。除了西平侯外,其余的什么成國公、新城侯都是本朝未有之封爵,而這些人的爵位都來自于誰,自然不用說了。本身征伐一國,所得軍功便不少,又有光幕明確記載,當今天子不是個吝嗇爵位的,對有功之人定是會封賞的,軍中大將,誰不歸心?軍中子弟,誰不愿多立戰功?保不齊就改換門庭了呢!“這……”乾圣帝不是不愿意給勛貴們厚賞的人,但是,實地分封,還是有些超格了。“父皇,安南能分十幾府,州縣更是不知多少了,不如,多分封一些?”這就是打著分散治理,不讓得到實封的人有能力大肆統合的主意了。“更何況,除了勛貴,我宗室之中,未必無英藩敢去。父皇,這畢竟是實封之地,一旦能受封,只要不出岔子,也可世襲罔替。宗室之中,實行考封后,縱然再怎么努力,爵位還是得遞降的。實在不行,兒子都動心了,前頭還請父皇允了我兩府呢!若是旁人都不要,我再替明哥兒的弟弟們占塊地方!”“你這個皇太子,怎么光會占便宜?去,去!”皇帝開口趕人,祁元詢卻半點不慌。皇帝的聲音都透著明顯的笑意,顯然是被他哄好了,而且,他說的確實是真心話。因為已經有了準備,所以在之后看到安南陳氏的遺老們減少了對大周的幫助,大軍行進進度稍緩,京中也沒有太大的反應。不管怎么說,大周的精兵不是吃素的,安南國土已喪大半,不管有沒有光幕,他們的結局其實都是已經注定了的。大軍出征半年后,安南東都大羅被攻破,大周大軍逼凌安南都城新化。當天上的光幕所眷顧的對象再度變更為大周,爆出兩月后,大周軍中將會出現疾疫,以至于破滅胡氏大軍的時間延后一月后,但大周還是很快大敗胡氏軍隊,并在月余后,擒住敗逃的胡氏父子,無論哪方都知道,安南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就連有可能出現的疾疫都只是阻撓了大周大軍一個月而已,更何況現在的大周早已有了準備?乾圣三年二月,胡氏大軍潰敗,其父子敗逃不及,被早有準備的大周大軍逮住,獻俘于京師!第58章第五十八章延恩周歷乾圣六年七月,交趾省,延恩府。烈日炎炎,城中布告處,延恩府府城,看朝廷告示的人卻滿滿當當地挨擠著。“怎么樣,怎么樣,這上頭說的什么?”“唉,上頭說,要給咱們免賦稅哩!”“大周的皇上,是大好人、大善人??!官府真沒說錯,受了災也不要著急,朝廷會幫咱們!”“這是好事??!你嘆什么氣!”“是呀,黎家后生,這可是大好事哇!”張貼出來的布告,朝廷是派了專人宣明沒錯,只是他們說的都是中國京師的正音雅言,饒是交趾已經化為大周郡縣三年,有些百姓,還是不能聽懂,只得問本地識文斷字的一些后生。被稱為黎家后生的黎垓被這些只看眼前利益的無知愚夫氣得胃疼。周人如此邀名施恩,現在還有多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