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馬康平是使節團正使,除了他之外,另有副使、通譯、隨員等等。出使別國,指定了正使、副使之后,底下的通譯、隨員、仆役等,朝廷都有分配,只是祁元詢考慮到中官為正使到底是本朝頭一遭,又讓馬康平另外再挑選幾個人跟著一起走路上好能照顧好他。出使前一日,馬康平令人集合,準備在臨行前再做一次勉勵。“局丞,人都齊了?!瘪R康平頭一個指定的隨員劉保進屋道。馬康平起身:“好,你可與他們說清楚了?都是要隨行的,沒人突然‘有恙’吧?都是準備好了的么?”“千真萬確,各個兒都想跟著局丞您一道出使呢!您就放心吧!”馬康平點頭:“你也別怪我多問,咱們這都是替皇爺、太子爺辦事,可得盡心。若是出了什么差錯,不光咱們要吃掛落,就是太子爺的面兒也不好看呢!”劉保點頭:“局丞,您就放心吧,皇爺結近侍官員之律禁,何等嚴密?太子爺起用咱們,那真真是天恩浩蕩。誰若是出了差錯,咱頭一個饒不了他?!?/br>馬康平到了外間,院子空處已站著好些個人,都恭恭敬敬地立著。他也不說旁的,只將出使的規矩又強調了一番,令人勿失了□□上國的顏面,也要給外人看看,他們這些中貴宦官也有能為,能為國爭光。末了激勵道:“諸位盡心為皇爺、太子辦事,日后未必不能青史留名??!”天上光幕展現“鄭和”的事跡之后,宮中的宦官就大為所動。雖然他們不識字,但是光幕是個非常神奇的存在,見者即便不認識上頭的文字,也能知曉意思。更何況,這件事,不只宮中傳遍了,京中、朝中都傳遍了,即便是目盲之人,光是聽,也能知曉大概。馬康平乃是東宮典璽局的局丞,在典璽局中品階只在局郎之下。他要選人,不只典璽局中的內侍踴躍參與,還有東宮六局中除典璽局外其余五局的人,也都很積極。宮中的幫手積極,使團的其余人馬康平作為正使也已經見過面,沒有一個將與內侍共同出使的不愉放在臉上,感覺起來倒也不是特別難相處。人手充足,相處不難,而且使團出使用的船也是京師造船廠生產的大船。天上光幕將紅薯這一農作物展示給世人后,天子就開始令人制船,原本在造的船,也都盡量往大了生產。他們所乘的雖然不是最大規制的寶船,也是此前少見的大船。若此次出使只是尋常出使,宣揚天威,那完全沒有什么難度。馬康平擔心的點并不是這個,而是太孫交付給他們的任務。自前朝起,日本國便無有朝貢,本朝新立,復華夏衣冠,按理說日本國應當依其舊俗,尊奉上國,只是宣武初年以來,國朝屢次遣使,都被日本無視。非但如此,倭患還愈演愈烈。天子下詔前,馬康平就被太孫選到了身邊,太孫言辭之間,其實早有暗示。直到天子下了明詔,太孫更是轉暗示為明示了。馬康平想起太孫的意思就覺得有些不安。太孫并不喜歡日本,言辭之中,對這個久未朝貢的小國頗看不上眼。往常這些小國,若是正常朝貢,恭謹地對待□□,貴人們便不將他們放在心上了。可是太孫厭惡歸厭惡,卻還念著日本的金銀。據聞日本多產金銀,太孫授意,即便是不能讓日本恢復朝貢,也要讓其同意通商。馬康平作為正使,需要隨時見機行事,最起碼,也要讓日本與國朝恢復通商。同時他要伺機與其國南朝的國主或其手下的勢力聯系。日本國統一未久,此前一直是南北分立,南朝一脈是為正統,如今的日本國主,卻是臣下逼凌其上后立下的傀儡之后。日本國主的權柄素來為權臣所把持,只是國主神器之名,仍有大用。如今的日本國主乃是其北朝一脈——畢竟權臣所立,還是勢大,多年斗爭下來,此脈徹底占據上風——但是此前神器一直在南朝正統手中。二者雖然一統,但畢竟仍有不和。南朝愿意投降,除開北朝條件不錯外,還是因為其人勢大。若是如今的日本國柱行事不符他們心意,國朝插手,也未必不可。借助南朝國主的正統名義,甚至更有可為。只不過太孫的意思,其國內部紛爭與他們的關系不大,若是有機會掌控其國的金銀,不必貿易,令其開采后就送入國朝境內,那就最好不過了。之前聽聞太孫殿下掌管寶鈔,也怪不得這所有的計劃總結下來,都與金銀錢財有關了。日本國的人又不是木偶,能隨他擺布,馬康平也只能牢記殿下的囑咐,伺機行事了。*八月末,馬康平啟程離開,雖然帶走了宮中的一批熟面孔,但并沒有對宮中貴人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對他們來說,只有天子的身體情況,才是最讓人掛心的事。御茶房、御藥房總離不了人,天子一直離不了御榻,總不見好。天子是會看藥方識病的,祁元詢也跟著學過一點。如此到了九月,重陽節將至,重陽前一日,天子忽而怒起來,道是太醫院不用心,只開些調理藥,不敢下猛藥給他治病,著實該殺。幸而被勸住,又令太醫院另外開藥醫治。祁元詢覺得,皇爺爺這是見佳節將至,自己卻仍纏綿病榻,心中不愉。天子到如今也算長壽了,往日又一向身體康健,祁元詢相信,他們家是沒有什么遺傳病的,如今這情況,怕是某些老年常見的病癥。天子在病中,卻還強撐在乾清宮就近擺了一場家宴。重陽習俗,要飲菊花酒,天子喝了不少,旁人也不敢多勸。只是見天子并無不適,才略略放下心。家宴上大家都飲了酒,等天子離席,次第離席的人也都回自己的宮室住處去了。因今日特殊,天子飲酒后覺得有好轉,連侍疾也不許人來,道是飲了酒,還是好好睡一覺休息,反正侍疾也只是在一旁干坐著,實在不需要他們。輪到今日侍疾的皇子自然只能聽命。祁元詢和父王母妃、太孫妃等一同回住處的時候,也已經半醉了。實在是他失策,覺得席上的菊花酒度數并不十分高,剛送走使團了結了一件事,又難得遇上個喜慶的日子,竟然喝多了。他們夫妻倆的住處在太子的東宮后邊的宮室,祁元詢回去后,還和張氏說起,明哥兒太小了,此次沒有出席,此前他忙著辦事,看孩子也都是和張氏兩個人分開看的。明天若是有空,他們便一起看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