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致看過了每個人的策議,但是數量太多,還不可能每個都看得很仔細,像祁元詢的策議,他同樣是沒翻完,好在前頭有簡述,他想說的內容“稟皇祖父,孫臣的想法是這樣的:古語有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皇祖父寬待子孫,子孫后代,永享世爵,如今宗室人丁稀少,尚無異狀,日后枝繁葉茂,難免需要國朝花費更多力氣供養宗室?!?/br>這一句雖然聽起來是套話,但是還是有用的,祁元詢又強調了一遍光幕所顯的,國朝宗室過多,以至于朝廷要花費大量祿米去養宗室。“宗室支出不少,若削減宗室祿米,孫兒又恐其日子難過?!?/br>祁元詢這一句,就是否定了在場不少人都提出來的削減宗室開支的想法。在場的諸王、皇孫看著祁元詢的臉,都覺得他怕不是為了先得到皇位,不惜做好人、爛攤子等子孫后代收拾。雖然他們的想法被祁元詢否決了,可是,有這么一位為宗室著想的帝國未來準繼承人,他們真的沒什么意見。天子宣武帝是知道祁元詢話只說了一半的,是以也不覺得他敷衍,而是示意他繼續說。祁元詢繼續道:“宗室自然要供養,只是,這宗室的范圍如何論,孫臣覺得,還是要限制的?!?/br>祁元詢說到這,才是真正要開始說自己的意見,在場的聰明人也知道,戲rou來了。“皇祖父為子孫定爵八級,孫兒以為,宗室有爵者,至末爵奉國中尉后,便不可承爵了。且宗室世子世襲其爵,庶子降一級承襲,人數太繁,不如定下規矩,若無大功于國者,其爵皆降襲!”諸王這下都聽懂了。什么叫殺人誅心?這就是??!不聲不響,連根兒都給人刨了!天子規定是子孫的爵位,世子都是世襲罔替的,其余諸子降一級襲爵,祁元詢倒直接來了個皆降襲。本朝注重嫡長,若是世子都降襲了,那其他人呢?豈不是降得更多?!不過,這方法對朝廷是有好處的,這樣一來,便不需要擔心宗室過多了。天子是知道這一點,可是,他是苦孩子出身,平生一大愿就是讓自己的子孫后代不用再過他那樣的生活。所以天子一反前人的慣例,讓自己的子孫后代能永為宗室,且永享爵封。更何況,天子還久違地給了藩王們實際的封地。本朝之前,藩王有實封的,只有漢晉二朝。漢唐之前,出五服者便不為宗室,出服后的宗室不算天家人,似尋常人一般科舉或參軍方可興家。趙宋的宗室雖然不能參政,但是在宗室認定這個方面,卻是要比漢唐寬許多。只不過趙宋的宗室不僅不能參政,還被圈定了居住范圍,宗室大規模聚居,相當于被囚困在某幾個城市。趙宋也因宗室過多,面臨過本朝在光幕顯示中需要面對的宗室供養問題。只不過,趙宋有位王荊公,這位敢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佬,發動的變法當中,有一項就是削減宗室待遇、開革遠支宗室。不管怎么說,趙宋的宗室問題在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得到了緩解,后來靖康之變,趙宋的諸多宗室因為聚居被金人一網打盡,剩下的遠支又不成氣候,唯一逃過金人魔掌的康王趙構也死在南渡的半路,天下很快陷入動亂,區區的趙宋宗室問題,也不再重要。天子是學了趙宋對宗室的寬待,還不愿后世再出個王荊公,干脆將宗室的一樣待遇全部規定好了。簡而言之一句話,天子護短,還要讓自己家的子孫全都世世代代永享富貴,即便不能做皇帝,也能做個富貴的宗室!祁元詢說完爵位皆降襲后,天子沒說話,他便繼續往下說,但好歹多加了幾句解釋和補充,不然的話,殿內眾多藩王的眼神就能把他戳死:“孫臣以為,諸王有大功于國朝者,其爵位世襲罔替,此為恩遇,非有大功于國者不得輕易受封。而尋常宗王,則爵位世襲遞降——若有功,亦可原爵承襲抑或加封品級。以親王為例,世子受封,爵位遞降一級,為郡王,若親王有功,則世子可原爵承襲,或世子繼爵位后有功,則其郡王爵復升親王爵?!?/br>祁元詢這個補丁一打,年長的諸侯王看他的眼神就和緩多了。當今天子教兒子是相當有一手的,本朝的諸侯王們,脾氣不好歸脾氣不好,但是能力真的都很出眾。現今已經到封地的藩王們,有許多都已經有戰功了。若說他們無功于朝,怕是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給淹死。感覺好一點的,覺得自己家這一系的爵位有希望世襲罔替,即便不認為自己的功勞特別大的,也覺得自己的爵位怎么著傳下去的時候,世子也能原爵承襲。至于認為自己或者自己的兒子不如兄弟的,呵,天子諸子里,還真沒這樣的人。當然了,祁元詢說的這些都還是提議,不一定會成為現實,只不過藩王們覺得他的提議成為現實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下意識地現在就開始代入了。停頓得差不多,在場的人都腦補好了,祁元詢又繼續道:“孫兒之前說的,便是孫兒對宗室的襲封想法?;薁敔斈鷨柕目挤?,便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有爵封者,唯有世子可降襲父爵,無世子則由朝廷封選。除世子外,其余諸子年至二十加冠后,受推封。受封前由宗人府匯題,考刑律、儒經、騎射等,考試科目可有數項,使受封者擇其中三項。按結果之優、平、劣,使其受封應受之爵,或降一等、二等、三等襲爵,劣者過多,則停封,不授爵。末爵奉國中尉,世子可參加考封,爵襲三次后,便消爵。非因功受封者,皆為恩封,恩封不可世襲罔替。無爵宗室有功,亦可復封爵?!?/br>“無爵宗室?”到這里,天子終于開口反問了一句。“是,孫臣以為,皇爺爺欲令子孫代代富貴,此天子親親也,縱使無爵,亦不可逐離宗室?!?/br>話是這么說,實際上祁元詢是很明白的,照他爺爺這個雙標的勁兒,若是改革太過大刀闊斧,天子是不會同意的。更何況,無論是趙宋還是之后的金、夏、原,都是沒有開革過宗室的,漢唐之前的出五服不為宗室,已經是過去式了。從制度上來看,這算是倒退,但是,這么多前朝舊例擺在那里,讓天子接受子孫過五服出族這件事,是很難的,而且,出五服不為宗室后,就能讓那些人不胡作非為嗎?也不一定。那還不如直接按宗室條例統一管理起來的好。“既然無爵,又如何證明其宗室身份呢?”祁元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