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兩國聯姻的具體事宜。數日之后李鳳岐收到信,心情大好,這才拿著信去尋葉云亭。葉云亭看到信后,整個人震驚且茫然。“什么時候的事?”李鳳岐一頓,若無其事道:“就是母親回南越之前的事,我沒和你說過嗎?”葉云亭懷疑地看著他:“當然沒有?!?/br>“那大約是我忙忘了?!崩铠P岐笑瞇瞇的:“若真要聯姻結盟,要商議考慮的事情可不少,不如先想想到時候陪都定在何處?”“……”葉云亭怎么可能看不出先前他是刻意瞞著自己,但想了想也懶得同他生氣了。剜了他一眼,繼續將信件看完。之后才道:“那我是不是要先回南越?”李鳳岐這才想起這茬來,不太快活地說:“等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你再回去。算上路上來回,前后得花上一個多月,”這還是最快的,畢竟是牽扯到兩國的大事,馬虎不得。而且當初他與葉云亭沒有大婚,這一回總要補上。……八月末,葉云亭啟程前往南越。九月初七,他順利抵達南越,三日之后,舉辦繼位典禮,尊為南越王。九月中旬,北昭使臣抵達南越都城,呈上婚書。北昭帝以東夷半數國土,以及十三個通商口岸為禮,請與南越王結百年之好。南越王欣然允之。*兩國君王聯姻,結百年之好,前所未有。這一樁婚事轟動了南越與北昭,但北昭帝因大婚免賦稅三年,又接連有諸多惠民之策,是以市井間都是祝福和贊譽;而南越百姓雖然對新王上不甚了解,但聽說北昭帝以東夷半數國土和通商口岸為婚儀,也都是翹首盼著大婚之日。畢竟北昭帝此舉對南越百姓的好處亦是實打實的,南越百姓可還記得當年與北昭通商往來時的繁盛。十月初十,大婚之日。兩國君王大婚,不興嫁娶。大婚典禮在陪都綏陽舉行——經過數次商討之后,嶺南境內的綏陽縣被選中做了陪都,與上京相對,稱為“下京”。綏陽原本就有一座行宮,重新擴建修繕之后,便是第二座皇宮。日后朝臣上朝亦都在此處。而兩人的大婚典禮,亦在此舉辦。李鳳岐提前半月就已經帶著上京的世家以及朝臣們抵達綏陽,開始籌備大婚事宜。因為綏陽距離南越都城還有一段距離,李鳳岐在大婚前一晚提前出發,次日一早,正好掐著吉時抵達都城。此時葉云亭已換上了繁復的婚服,與賀蘭鳶并肩立等在王宮前,兩人身后,是南越的文武百官。李鳳岐旋身下馬,在禮官的唱和聲里,雙手舉至頭頂一揖,笑道:“我來接你了,”葉云亭回以同樣的揖禮,眉目彎彎:“來得剛剛好?!?/br>兩人同時走向彼此,雙手交握,并肩往祖廟行去——他們先要在南越祭拜先祖,之后再去綏陽。兩國的文武百官匯成一股,跟在二人身后。數名禮官高聲誦讀祝詞,高亢的聲音甚至壓過了禮樂聲。祖廟之前,兩道紅色身影并肩而立,在禮官指引之下,一步步走完繁復的儀式。最后一刻,兩人在先祖牌位前鄭重立下誓約,俯首叩拜。動作間,同樣制式的正紅婚服衣擺交疊,高束的墨發垂落,發尾糾纏。正如他們在過往先輩面前立下的誓約一般。不負天下,不負家國,亦,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