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便取笑了高郎君,二人因此生了口角。后來……”頓了頓,他道:“趙郎君說高郎君所作的詩,如三歲小兒之大作,童言無忌,博人一笑爾。高郎君氣惱之下,便先動了手?!?/br>這之后的事便不必細說了。瞧他們這細胳膊細腿的,又有那么多人攔著,熱鬧是夠了,但殺傷力還真沒多少。“阿叔,你都聽見了。這次錯不在我,都是趙狗蛋欺人太甚!”高七郎現在還在氣頭上呢,眼睛都泛著紅。賀林軒卻已經明白這件事的關鍵——他記得,金牌上上賓今日就剩最后一枚了。看了一眼滿面慚愧的趙五郎,再看對前者居心毫無所覺、只是記恨他辱沒自己才華的高七郎,賀林軒暗自搖了搖頭。“趙家郎君,如此說來,今日之事你二人雖都有錯,但你卻要負主要責任。你可有話說?”迎上賀林軒看破一切的目光,趙五郎雖還有不情愿,但還是起身致歉道:“今日給賀爺添麻煩了,實在不該。一應損失,學生定如數償還?!?/br>趙家行商,雖在山水鎮的宗族里排在了末位,卻是最富庶的,因此花錢很是痛快。賀林軒也沒推辭,“做錯了事,就要負責任。你能知錯,愿意認錯,這一點很好?!?/br>“只是下次,希望你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才好。雖說有時候力敵不如智取,但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往后,行事還是要三思而后行。郎君以為呢?”趙五郎聞言,就知道他沒有故弄玄虛,是真的看破了自己的小計倆。他之所以一上來就找高七的不痛快,當然不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而是想使計將高七郎氣走,好搶得最后一枚金牌。便是不能,也要讓高七郎鬧出點事,不許他得到那枚金牌。免得日后總在自己面前炫耀。沒想到,賀林軒一出手,就將聚眾鬧事這樣大的鬧劇化解了,更不曾損及他們的顏面。他不認輸都不行。是以,看到賀林軒讓掌柜取來最后的金牌交給高七郎,他雖不痛快,也只得作罷。賀林軒沒管他的滿心惆悵,只和高七郎說:“不管誰對誰錯,既是你先動的手,便要負一半責任。我做主,你的金牌道下旬才能生效,你服不服?”“……小侄知錯了,不如就延緩兩日吧?到下旬,還有五天呢?!?/br>高七郎這下真想哭了。他死纏爛打才磨得祖父給了金票,就想得了上上賓趕緊去看這一旬的詩作。若等到下旬,可就錯過了。賀林軒看著他,沒說話。高七郎泄氣了,起身拱手道:“小侄認罰,多謝阿叔教誨?!?/br>賀林軒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讓他坐下來,吩咐小二把苦丁茶換下去,拿些茶點來。而后道:“你雖認罰,可你知道你今天錯在哪里了嗎?”高七郎道:“我不該動手打人,應該以理服人才是?!?/br>“你這樣說也沒錯?!?/br>賀林軒笑著問他:“但你可知道,為什么以理服人才是正理?”高七郎面露疑惑。所有人都是這么教導他的,他從未想過為什么這樣做才是對的。賀林軒給他指點迷津:“君子動口不動手,之所以是至理名言,是因為君子手無縛雞之力。而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動手就是以卵擊石,自討沒趣。所以,在小人動手前,他們一定要想方設法說到對方羞愧跪服,不給他們動手的機會?!?/br>章節目錄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九章“噗——”趙五郎一口茶水噴了出來。其他人也險些笑出聲,但又覺得賀林軒這話似乎在諷刺他們,因此都忍住了,表情顯得有些古怪。賀林軒道:“你不要以為我這么說是漲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br>“人貴自知,這才是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不論遇到什么事,都不要用自己的短處去對付別人的長處。你這次的對手也是君子,所以動手也就動了,但下次換作別人呢?”他忽然嚴肅起來,在座的少年郎都收了笑容,面露愧色。尤其是高七郎,不安道:“阿叔,我知錯了,下次再也不敢了?!?/br>“嗯?!?/br>賀林軒拍拍他的頭,“三思而后行,這句話我也送給你。這件事到此為止,你們要是心里還有火氣,各自回家去,就今日之事賦詩一首,明日到聚賢堂來一較高下。用實力說話,如何?”高七郎當先叫好,朝趙五丟了一個嘲諷臉,道:“我自是沒問題,就怕有些人不敢應戰?!?/br>趙五雖有些心機,但到底年輕氣盛,當下也道:“比就比,就怕某些人輸了哭鼻子?!?/br>高七郎又生肝火,起身和賀林軒告辭,打算回家寫一篇大作,勢必讓趙五輸得跪地求饒!他帶著人離開,趙五也不好耽擱。賀林軒點了一名小二帶他去辦銀牌上賓,臨走還拍拍少年郎的肩膀說道:“你很聰明?!?/br>“這世上,有些人的聰明放在臉上,有些人則把自己的聰明藏起來。后者看前者,從來嘴上不說,但莫不暗地取笑對方自作聰明。這兩類人孰高孰低,我不說,你自己領悟吧?!?/br>趙五怔在原地,好半晌,才對賀林軒離去的背影躬身行了一禮,真心道:“多謝賀爺賜教,小子謹記于心?!?/br>賀林軒朝身后擺擺手,帶掌柜進賬房說話。他無意問責,只是問他下次再發生類似的情況應如何處理,隨后指點幾句,見他領會便就罷了。誰都沒有注意到,房梁上有一人悄無聲息地回到了一樓大堂,附在主人耳邊如此這般轉述一番,聽得后者啞然失笑。“此子大才,若能……”他沒有再說下去,沉吟片刻,低聲吩咐下屬道:“你去查一查此人背景,莫要聲張?!?/br>那人應道:“是,屬下遵命?!?/br>老者又在原地聽了一會兒對對子和詩文辯論,一直笑盈盈的。聽到欣賞處,頷首而贊,聽到那等不知所謂的,便搖頭一笑,直到身后另一名隨從提醒道:“老爺,申時將至,再晚,怕是不便登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