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
說:“我對文太爺頗為了解,他不是計較這些的人,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你要是真心求學的話,他肯定會點頭答應的?!?/br>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你要是不放心的話,我可以先去問一下他老人家?!?/br>“還是麻煩您先去問一下吧?!庇嘀鄣?。里正的速度很快,第二天早上就給余舟送來消息,說文太爺那邊點頭答應了,讓余舟趕緊去準備給先生的束脩。余舟對這個時代束脩要準備些什么完全不清楚,還好錦川以前聽人說起過,才不至于要去問旁人。兩人又匆匆忙忙又跑到鎮上去買齊了六禮束脩,然后在里正的陪同下,去了文太爺的家。文太爺家的房子跟里正家的類似,都是一進四合院式的,只是門口除了籬笆外,還種了一排竹子,頗有種不可居無竹的氣勢。余舟上前敲了敲院子的門。不一會兒,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打開門,招呼道:“喜叔過來了,你們里面坐吧,爺爺在教小遠他們寫字,應該還要片刻才能好?!?/br>他說完又朝余舟點了點頭。余舟猜測這應該就是文太爺那小孫子余溫良了。巧的是三人才走進院子里,側面書房的門就被打開,一白須書生打扮的人先行走了出來,他身后跟著兩個小男孩,一個七八歲左右,一個九、十歲的樣子。老者毋庸置疑就是文太爺了,余舟連忙行了個禮。文太爺卻只點了下頭,“先堂屋里坐吧?!?/br>說完又轉頭叮囑那兩個小孩子,“你們回家后也要勤加練習?!?/br>“是?!眱扇斯е數貞?,出門時又朝里正跟余舟行了禮,大的那個管余舟叫叔叔,小的那個卻叫余舟哥哥。等他們二人離開之后,余舟跟里正隨文太爺到堂屋落座,余溫良隨侍在文太爺的身邊。幾人才一坐下,文太爺就問余舟:“四書五經可有讀過,能記住多少了?”“只讀過一點,能記住的也不多?!庇嘀劾蠈嵒氐?,就是最基礎的,他讀過并能記下來的,幾乎都是讀書時在語文課本里出現過的。倒是,自從把書買回來后,他還草草讀過兩遍。文太爺一點也不意外地點了下頭,轉頭對余溫良道:“去把筆墨拿過來?!?/br>接著又看向余舟:“你默寫一段記得住的,我再看看你寫的字如何?!?/br>寫字這個余舟有自信,畢竟不僅是他自己覺得好,就連書肆的錢掌柜跟秦玉清都覺得不錯,甚至愿意為此給他抄的書加價。所以當余溫良把筆墨拿過來后,他沒有絲毫的怯場,只是在選擇默寫哪一段的時候,選了所有人都會的那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亦君子乎?”“你之前成親時的喜字是你自己寫的?”文太爺等他放下筆后問道。“是?!?/br>文太爺頷首:“字寫得倒是還不錯,就是學問嘛……”說到這里他便停了下來,抬起眼皮看了余舟一眼,其中的意味十分的明顯。余舟知道他這是看明白自己能記住的真的很少,便也繼續保持著微笑不接話。片刻后,文太爺才回到主位,點了下頭道:“你這個學生我就收下了?!?/br>“謝文太爺?!庇嘀壅f完就把帶過來的六禮束脩一一遞上。芹菜一把,蓮子、紅豆、紅棗、桂圓干各一包,還有rou干十條。芹菜寓意著業精于勤,蓮子則是感謝先生的苦心教學,紅豆為大展宏圖,紅棗則是早日高中,桂圓是功德圓滿的意思。rou干十條是謝師恩。這些余舟跟錦川都是挑好的買,光是rou干十條,每條一斤左右,就花了四百多文。送上束脩之后,又行了拜師禮,奉了茶,余舟便改口叫先生。文先生見他準備充分,態度也陳懇,喝了口茶后,就讓余溫良把準備好的回禮端出來。除了余舟先前就知道的之外,還有一把芹菜,一把帶泥的香蔥。把回禮給到余舟后,文先生又叮囑道:“業精于勤荒于嬉,既然成了我的學生,以后就不準再像以往那樣不學無術?!?/br>“學生以參加后年二月的縣試為目標?!庇嘀鄣?。文先生怔了怔,接著撫須頷首:“有志者,事竟成,你自己有目標自然再好不過?!?/br>說完他垂目思索了片刻,才又繼續道:“你寫字毋須我再教,讀書識字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文章便可以自己背誦,以后就這樣,你每日上午辰時過來,我給你講解一個時辰四書五經上的內容,下午未時再來,學一個時辰作詩,其他時候自己在家用功,若有疑惑就過來找我,策論等你把四書五經背得差不多了再學?!?/br>這確實是最好的安排了,畢竟除了他之外,文先生還有自己的孫子跟村里那兩個學生要教,而余舟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要把那些書都背下來。而背書這種事情,先生時刻守著也幫不上什么大忙,至于不理解的內容或者是不認識的字,除了每天上午那一個時辰之外,反正兩家都在同一個村,離得這么近,跑過去求解也方便。幾人又聊了幾句后,文先生就送余舟跟里正出門。余舟一手拿著書,一手拿著把蔥跟芹菜,還沒到家,遠遠地就看到錦川正等在門口。等進了門,錦川看到余舟手里綠油油的兩把,便問道:“這是?”“先生給的回禮,”余舟抬手,“希望我勤奮好學又聰明吧?!?/br>錦川:“那我去把蔥栽菜園子里去?!?/br>39第三十九章看當天的感覺來定余舟一陣好笑,把手里的那把蔥遞過去,“喏,你拿去栽著吧?!毙南雱偤迷鹤永镞@個小菜圃也沒種蔥,栽一點平素炒菜的時候,掐來調味也方便。他說得隨意,錦川卻是相當慎重地把蔥放到了菜圃旁邊,又回頭去找了小鋤頭出來。等余舟把書放到房間,芹菜放到灶房,再回來的時候,錦川已經把蔥栽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