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書迷正在閱讀:我養的毛茸茸都是大佬、實驗關系、都是我喜歡的梗、全球逃生、森廚的自我修養、山野旅館、宿主他總是被攻略、飛奔向你、尋光、忠犬戀愛攻略(穿書)
樣的人去打交道,協調演出團中演員之間的競爭關系,協調各地劇院的關系,要討價還價;其次,有宣傳方面的問題,海報廣告就不說了,還得請業內知名人士來寫劇評;最后,還要提前制訂出相關的預算資金表,所有一切都要求必須面面俱到,一個考慮得不到位,出現多花的錢數,那么,等演出季結束的時候,大家可能要面臨賠本的風險。為了處理這些事務,老板米爾森先生在一家小劇院的二樓租了間不大的小屋子,作為辦公場所。但實際上,常年駐扎在辦公室,正常上下班的人,除了老板就只有愛麗絲一個人。只有兩個人,到了演出季的忙碌就可想而知了。愛麗絲每年都忙得團團轉,坐在辦公室中,不停地接打電話,同時,還要一心多用地幫老板米爾森先生寫一堆要寄出去的信和邀請函,以及演出合同,寄之前未免出錯,可能還需要她耐心地檢查一遍……整整一天,從早忙到晚,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于是,她終于忍不住對老板說:“米爾森先生,我能和您談談嗎?”米爾森先生就抬起了頭。他長得不算丑,五官端正,站起來的個子也挺高,只是年紀不大的時候就禿了頂,還戴了一副鏡片很厚的眼鏡,整體看起來就有些顯老,但他對此并不介意,很是樂觀,認為自己這個形象會給人成熟穩重的印象,出門反而能更好地同人談生意。這位老板其實為人不算刻薄,也不像一般有錢老板那樣喜歡欺壓員工,沒事找事。但在他身上依然不免有一些資本家老板剝削員工的通性,所以,一看到愛麗絲的表情就隱隱猜到了她的目的,卻還佯裝不知地開口:“當然可以?!?/br>愛麗絲便滿懷期盼地說:“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再招個人幫忙吧?!?/br>米爾森先生就敷衍地答應:“好啊,好啊,等忙過演出季就招?!?/br>愛麗絲頓時絕望。因為等忙過演出季,公司立刻會重新變回閑散衙門,一天到晚除了喝茶嗑瓜子P事沒有,米爾森先生肯定又會說:“現在這么閑還招什么人?招了白花錢養著嗎?等忙的時候再招吧?!?/br>于是,一年拖一年。辦公室還是只有老板和愛麗絲兩人。阿爾想要套近乎的人就是愛麗絲。上輩子在附近撿垃圾、掃大街的時候,他曾幫對方跑過腿,買東西、去郵局寄包裹、給一些人傳口信等等,偶爾能賺個幾毛幾塊的零錢,所以,他知道愛麗絲的為人,也知道她在工作上的苦惱,但那會兒實在太蠢,根本不知道爭取什么機會,一天到晚只知道賣傻力氣。現在嘛。他拎著買好的小蛋糕跑去興沖沖地自薦了:“懷特小姐,聽說您想招人幫忙,你看我怎么樣?”愛麗絲對這個“聽說”不怎么驚訝,因為這事已經和米爾森先生提過好多次,每年都提,劇院這邊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沒用。但凡老板才不會考慮員工的辛苦,反而總會有一種“既然你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完,我為什么要多花錢再找一個?那不是資源浪費嗎”的惡劣想法。當然了,哪怕老板是這樣想。愛麗絲內心深處依然還是想找個人幫忙的。可眼前這個自薦的……她哪怕累得厲害,也忍不住想笑:“我們不招童工?!?/br>“弟弟給jiejie幫忙,jiejie看著給些零花錢,怎么能叫童工呢?”阿爾對這些門道清清楚楚,隨口說出一個解決方法,還上桿子又套了近乎。愛麗絲不由得一怔。她吃驚地看著眼前這個早熟且機靈的男孩,竟隱隱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其實說到底,那些工作有什么技術含量呢?只不過是事情太多,千頭萬緒,才忙不過來的。可若是招這么一個人,雖大事幫不上什么忙,但一些打下手的繁瑣雜事就可以一股腦地全扔給他去做了,即使不會,即使做得慢點兒,可只要能幫自己分擔就成;而且,這么一個小孩子,給的錢想來也不用太多,老板那邊也好交待。再者,招新人還有一個隱藏的問題。若是招的人老實還好,若人不安分,將來做熟了,難免和自己產生競爭關系,甚至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可若是一開始就招這么一個孩子,那根本就不用擔心什么了。這么一想,這事還真行。只是這孩子的底細還得問一問。于是,她就好聲好氣地詢問起來:“你多大了?怎么好端端跑來找活兒干?不去上學嗎?”阿爾小大人一樣地嘆了口氣,只得又把爸爸死了,母親懷著孩子,弟弟meimei要養等事說了一遍。女人本來就比男人容易心軟。愛麗絲看著他那副營養不良的瘦弱樣子,立刻就有了同情和憐憫的心思。她沒收這孩子送的小蛋糕,讓他帶回家自己吃,還耐心告訴他:“你說這事我得去問問,成不成的不一定。你明天過來一趟,到時候我告訴你結果?!?/br>阿爾便裝出絕處逢生的開心樣子,十分感恩戴德地連連道謝,還不停地說愛麗絲jiejie人美心善,硬把小蛋糕塞給她,然后,拖著有些大的破爛鞋子歡快地噠噠噠跑遠了。小男孩這樣的可愛表現讓愛麗絲的心軟成了一團棉花。想到這孩子的家境,她就在心里悄悄盤算:“若是老板不愿意,大不了我花個幾塊,雇他做點兒小事?!?/br>第44章第44章第44章阿爾:我對狗一向很是寬容米爾森先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戲劇制作人。在每一出劇目確定首演的日期前,他都會提前聯系戲劇協會,查看各種相關新聞報道,再通過一些業內的小道消息來判斷到底哪一天才是最合適上演的日子。正常來說,如果當天有多部新劇上演,那么,不管一部劇有多么精彩,媒體的報道依然會不可避免地被分散,或多或少要提一提其它的劇目;所以,最好的情況肯定是當天只有一出新劇上演,這樣一來,這部唯一的劇目就能理所當然地得到所有媒體大量且密集地報道了。而這一次,也許是終于時來運轉。在首演的那一天,除了外,并沒有其它新劇與之競爭。于是,到了第二天。不管是外界媒體,還是戲劇評論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