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8
亡的時候引開視線的煙霧彈,也可以在事成之后、分贓之時,取了同謀性命的煙霧彈。謝夢山原先也想過這一種可能。哪怕莊懷飛發家的時機太巧,但莊懷飛好歹是七縣總捕,但凡不那么死腦筋,總缺不了發家的路子。不過是著實想不到吳鐵翼能狠得下心叫獨女也成了這顆煙霧彈之中的一道布局,謝夢山才沒繼續琢磨以吳鐵翼之為人,會在平日就半遮半掩著與后路過從甚密的可能罷了。結果差點跌死在那蠢貨吳鐵翼的坑里!謝夢山著實難以置信。正如他始終不信那個哄得他滿心熱血要盡忠王事、又磨得他到底冷了血冷了心的皇帝,真能一改十多年的荒唐肆意,真個英明勤政起來一般。偏偏事實又容不得謝夢山不信。從武功縣往沙門島而去的一路所見之民生安穩、儼然盛世太平景象就不必提了,只說在沙門島幾年服役之后,驟然得了朝廷征用罪人為先鋒軍,允以軍功抵贖刑期的信,謝夢山一念之差,莫名忘了小外孫謝嘉淮那和莊懷飛足有八分像的輪廓、只惦記他那雙像了戀戀于是也像極了亡妻的眼,以及戀戀不顧他嫌棄,非給那孩子信了謝、過繼給她那才出娘胎就沒了氣息的幼弟膝下的諾言,到底安分出島、隨軍北上之后所經歷的……——皇帝怎么可能有御駕親征的豪氣?——皇帝又怎么會有這樣強悍的武力?顧惜朝掌管的天子親兵,如謝夢山這般身份的,是擠不進去的。架不住謝夢山小心謹慎了一輩子,偏偏臨了臨了,卻情愿上戰場拼命,拼著拼著,一不小心就帶著他的那一小隊先鋒,拼到趕上了皇帝和安王遭雷劈,不,是給雷龍迎回天上去的盛況了呢?三觀炸裂。——難道當年坑了自己的,真的只是這具真龍天子之軀中的一道濁氣?謝夢山很不愿意相信。但謝夢山又真的很想去信上那么一信。于是他到底慢慢地,又把罪臣活成有功將士,抵贖了罪名之后,又慢慢從文臣活成了武勛。嗯,縱然相信了趙宋王室,是紫微天子在凡間繁衍的血脈,也依然積極參與“皇帝先鋒營”計劃的那種武勛。絕對沒有任何私心。“天子守國門”是天子乘龍歸天留下的神喻,自然必須不打任何折扣地執行啦!謝夢山七十被強制退役,而后六載于僧廬之中,含笑而終,時猶望王師未歸處。可憐謝夢山,到死都還以為趙宋皇帝要世世代代拘在先鋒營呢!可真白瞎了他那文官出身。怎么就沒想到,“天子守國門”即便是乘龍而歸的紫微天子所定,又怎么可能就真的給完全不打任何折扣地永遠執行下去了呢?向曉久除了離開之時留下的那些話,平日也贊過那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呀!顧惜朝記得可牢啦!那一屆奇葩的大宋高官都記得挺牢的。否則三代之后,又哪里來的皇帝據險為國門、不入先鋒營的好局面呢?寫一個莫莫腦洞的謝夢山,想說的其實是蔡京遇上趙佶的悲劇。蔡京真的也是個能臣??!就是心性不夠堅韌,為了權勢地位,寧向曲中求。這種人若遇上個有點兒底線的上司,其實也搞不出什么事,因為上有所好,他必甚焉,皇帝若是有底線,他只會堅持得比皇帝更徹底,恰又比王安石多幾分圓滑,若他能遇上個好皇帝,未必不能主持一場成功的變法,奈何遇上趙佶,唉!下一個世界,是不那么原著也不那么電視劇的七俠五義,形象大概是比陸毅、任泉、釋小龍那一版的少包稍微大幾歲那種?就是兇萌的錦毛小鼠和努力把奶味化作沉穩的半大御貓之類的,咳咳!不過基于龐太師的形象來自龐籍,而歷史上的龐籍真的是個好官好人,把他一家實在黑慘了,正好莫莫又想保留部分關于飛星將軍的設定,所以龐家相對會洗白哈第一百二十一章向曉久這會子倒還不至于面目全非。雖說他確實也挺煩的。真是想不明白,那總是猝不及防地將他們各種驅逐出次元壁、又隨便撕開一個扔進去的,到底是個什么玩意!而且他和阿九好難得才把大宋打造到諸葛小花和傅宗書都一致同意他們御駕親征出去浪的程度,多不容易???結果浪到半途……唉!向曉久郁悶地捏了捏手臂上恰只包了骨頭的一層皮,不得不承認,那個總是無視他和阿九意志、隨隨便便就把他們扔來扔去的玩意兒是很煩,但他們也確實浪過頭啦!這一番北伐,宋軍原本是兵精器足后勤穩,戰馬不足的問題也完全能用黑科技彌補,穩扎穩打的話,別說燕云十六州,至少也能和金國把原遼國版圖平分了才是。偏偏他和阿九第一次手牽手上戰場,陡然竟發現并肩征伐的滋味,勉強能宣泄這多年高唐夢不成的焦躁……咳咳!反正就是太爽快,一不小心浪飛了去。原本中軍深入點兒也不怕,畢竟金國皇帝已經被他扔到顧惜朝腳邊了,遼國皇帝都自發自覺改口自稱臣弟了,就算居庸關里頭,金兵的人數幾乎快是宋遼聯軍的兩倍也不懼——架不住這一遭被驅逐出次元壁的動靜太大??!天打雷劈什么的!……早知道就不抱怨上一回被驅逐得無聲無息了,唉!也不知道最后扔出去的那玩意有沒有起到點兒作用。世間最難得后悔藥,事已至此,向曉久也無可奈何,只對著又一個趙宋王朝,少不得更多幾分耐心。——是的,這又是一個趙宋王朝。——又一個和宮九故鄉的史書、以及剛剛脫離的那個趙宋都不太一樣,偏偏又都有點兒像的趙宋王朝。舉個栗子:當今皇帝名喚趙禎。對,就是那個仁到連對孫沔那樣貪官都輕拿輕放,叫向曉久吐槽過原來仁竟也可成災的那個宋仁宗趙禎。只不過之前向曉久所知的兩個趙禎,都是正正經經的先帝第六子,這個趙禎,卻居然是先帝從八賢王家里過繼來的。嗯,這個八賢王,向曉久此前也從未有所聞,倒是對太宗第八子、周王趙元儼印象深刻——只因大中祥符八年的那種大火,那場最終燒掉小半個國庫和大量珍貴藏書,幾乎就弄出了文化斷層、又失了太祖期間攢起來準備贖買或起兵打回燕云十六州的費用的大火,就是從周王宮中最先燒起來的。當然不是趙元儼放的火。可誰叫引火的是他宮中人呢?就算不至于把錯失了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