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還是活捉為好。公開處刑,同時公開聲明這家伙純粹是碰瓷公孫大娘,好歹洗一洗那位唐時巾幗被迫承受的臟污罷!宮九一直在旁邊觀察向曉久,這會子看他仿佛好些了,就往他碗里夾了一筷子菜,溫聲勸慰:“公孫蘭是生是死的,又有什么打緊?公孫大娘的清譽,大不了我回頭去請一道圣旨?!?/br>因著皇帝身子不好,子嗣上尤其艱難,他待宗室旁支其實挺優待的。更何況太平王還是和先帝一母同胞的、當今親叔父。宮九這個太平王世子在皇帝那里還是相當有臉面的。只不過他原先因著幼年誤會,看太平王各種不順眼,連帶著皇帝這個太平王的親侄子也一并遷怒上,哪怕皇帝打小兒就特別稀罕這個小堂弟,宮九當面沒給過人家幾回好臉色不說,一度還滿心惦記著人家屁股底下那把龍椅。但那都是重生前的老黃歷了。如今宮九雖說還是不怎么愿意去看太平王那張老臉,可也沒想著要再去玩一把謀朝篡位。宮九看皇帝,反正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比看太平王順眼許多的。再加上前不久打定主意要搞事,也就主動和皇帝聯系上了。這可真是把那個拿熱臉貼了堂弟好些年冷屁股的皇帝給樂得不要不要的。再過個十年八載,要是皇帝始終膝下空虛,只怕真能心甘情愿立個皇太弟出來。更何況如今宮九如今不過是想要一道無關痛癢的旨意,別說只是澄清罪犯公孫蘭與公孫大娘毫無關系的事實,就是再給公孫大娘封個神號又如何?宮九對此信心十足。最初看陸小鳳的時候就不喜歡紅鞋子,尤其公孫大娘。等到后來有了劍三七秀坊的設定,再回去看紅鞋子那一伙,尤其是其中對于公孫大娘各種贊美描寫,可真是惡心死我啦!果斷不能忍!第二十四章皇帝對自家小堂弟卻也是信心滿滿。畢竟,怎么說呢,別看宮九某些興趣愛好好像特別奇葩,可他惦記丹陛之上那把坐起來其實一點也不舒服的椅子時,采用的方式卻特別正常。完全不是南王世子那種憑著一張臉就妄圖取而代之、搞事手段還那么蠢的家伙能比的。皇帝剛知道宮九一身武藝居然能將他一整個皇宮侍衛徹底視為無物的時候,其實也是小小怕過那么一下下的。但轉念一想,小堂弟因為幼年時候的家庭悲劇,一直就琢磨著搞大事,而他目前占據的那把椅子,雖然不是小堂弟搞事的唯一重點、卻也一直是重點之一。結果不也平平安安過著許多年?早在他對小堂弟的武力值毫無認識、也因此毫無防備的時候,那個老是對他一張冷臉的小家伙,不也一次都沒真拿他怎么著么?在江湖上,宮九雖說用化名一直玩得那叫一個風云變色,可在朝堂之上,宮九的手段卻是相當正統的。反正皇帝一直沒子嗣,據說很大可能會一輩子沒子嗣。比起妄圖神不知、鬼不覺,暗中取代皇帝的南王父子,宮九的腦子可正常多了。他更愿意走光明正大謀算皇太弟的路線。麻煩是麻煩了點,難得名正言順四字。宮九私人愛好奇葩歸奇葩,玩起權謀人心,卻也果然不愧是先先帝嫡出一脈。要不小老頭也不能那么稀罕他。畢竟單只說練武奇才的話,在宮九之前,小老頭的天賦也是絕佳的。武力篡位妥妥的那種。可惜就是完全不曉得篡完要怎么整。如宮九這樣武功天賦絕佳,權謀天賦也很能夠得著優秀線的,畢竟少數。小老頭活了好幾十歲,也就遇著那么三兩個,而能落他手里頭,能愿意謀算了天下還讓他先當幾天皇帝過過癮、再把他尊為太上皇的,卻只有宮九這么一個。也因此,小老頭從來不覺得宮九的特殊小愛好能算什么毛病。更著實想不到,偏偏卻是那么點兒不叫他放在眼底的小愛好,卻最終要了宮九的命去。人生總是少不了那么些個“意料不到”。或許是事,或許是人。例如宮九,他就怎么都想不清南王父子的腦回路。哪怕真的要玩李代桃僵的把戲吧,這明明連皇帝身邊的內務總管都買通了,怎么就不是琢磨著將皇帝勾出皇宮便宜行事,卻非得要去找葉孤城玩什么紫禁之巔吸引視線、再把刺客安排進去制造混亂,連殺皇帝那么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都要葉孤城親自動手、導致決斗現場提前露陷、被陸小公雞看出不對呢?宮九簡直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南王父子無關緊要,宮九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對于宮九來說,當前最要緊的事情,莫過于叫向曉久能吃得下飯。無論什么事,能叫一個吃貨連飯都吃不下的事,那就都是大事。宮九把一切稍微有點兒用的力量都調動起來了,譬如原本在南海諸域整頓海路的人手,但凡能派得上些許用場的,也都抽調回來。一時之間,可以說,中原之內,但凡宮九的勢力,除了朝堂之上,憋足了勁兒搞事的那些,幾乎都投入對紅鞋子的追捕中。哦,不對,朝堂之上憋足了勁搞大事的那些也不是沒在紅鞋子的事情上出力,只不過他們出力的方式不同。其他勢力,尤其是拼武力值的那些,那基本上不拘上下等級,都是親身上陣的。朝堂之上站著的那些,真親身上陣就太浪費了。海捕文書都是干什么用的?朝堂大佬們真都動起來的時候,那效果也不僅僅只是海捕文書。到底紅鞋子無關緊要,哪怕不是宮九麾下勢力,朝堂大佬們又哪個不知道宮九討的圣旨已經擬定,只差公孫蘭歸案就要發出了呢?皇帝甚至還從自己的私庫撥出款項,趕著在西湖畔修復公孫大娘故居呢!雖說群臣也鬧不明白皇帝是打哪兒知道的公孫大娘故居竟是在西湖。翰林院那群人,這陣子可沒趁著修書的名頭暗戳戳翻書,卻也沒尋出個出處來。不過好些耳目聰明的,倒是聽說了,皇帝原本準備修的是廟宇,還是那位叫皇帝忽然關注起公孫大娘的不知道誰,推說“公孫大娘晚年退隱西湖畔,雖說有收留落難女子的義行,卻素來深入淺出。生前低調,死后也不愿封神招搖,好意心領”之類的,才叫皇帝打消了主意。知道這事兒的,都猜著是公孫大娘的正經傳人不悅公孫蘭明里打著自家老祖宗的旗號,背后最干的盡是那般蛇蝎心腸事體,又不知道怎么的,竟討了那位(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