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個開國縣公的爵位。一千五百戶的食邑,京郊有莊子,京中有宅子,養家糊口完全沒問題。雖說兩個大男人、也不可能生個崽崽出來,爵位世襲罔替這一點好像就沒啥實惠,可至少世襲的縣公總比不能世襲的有架勢呀!再說了,如果兩人真的能成,還能努力爭取一下,用世襲罔替去換取伴侶的一世爵位嘛!向曉久想得夠深遠的。可話說出來,卻不過寥寥幾句,介紹一下自己身份年歲、爵職如何罷了。但就是這么寥寥幾句,也足以引發宮九另一種眼神。還別說,眼睛長得好看的人就是占便宜呀!不只瞇眼漂亮,斜睨好看,就連這樣仿佛關愛智障兒童的側目,都能叫向曉久喉嚨一陣發干。然后他就拿起水囊,大大喝了一口。喝完才想起來,剛剛就是用這個水囊給宮九喂的水,心中又是一蕩。畢竟前些年風風雨雨折騰過、還留有小命當縣公的人——雖說從朱軍師到楊教頭,大家都更傾向于曹家小九自帶狗屎運——向曉久好歹繃住了一張鎮定自若的臉,把水囊遞給宮九:“再喝口水?”仿佛他特特換了一只手、恰好將自己喝過的方面對著宮九,純屬順手、無意之舉似的。惹來宮九又是似笑非笑的一個眼風。向曉久舔了舔唇,繼續繃住那副正直無辜又善良的小模樣。然而他撐住了宮九仿佛時時刻刻都在勾引他的眼風,卻沒撐住宮九接下來的三言兩語。“大唐縣公?大唐距今幾近六百年,連宋人根據前朝遺圖和長安遺址繪制的石刻都毀于戰亂了。卻不想天降奇緣,竟叫我見著個活生生的大唐縣公?”向曉久努力繃住表情,卻還是繃不住瞳孔一縮。畢竟他如今的所有記憶,幾乎都是從天策府開始的。“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的精神也確實勵志感人。雖說向曉久骨子里總有那么一股子更傾向于“窮則獨善其身”、需達時才會想著“兼濟天下”的自私,又有那么一段兒“不能叫英雄流血又流淚”的謬論。但不管怎么說,他在力所能及之處,始終愿意拉人一把的善良,也并不是出于偽裝。向曉久始終只能做自己的向曉久。向曉久始終成不了純粹的東都之狼。向曉久還花了好幾年的功夫,把天策府原本普遍認為的“茍利國家=茍利李唐王朝”的等式給硬生生掰折了。向曉久天生就不認為國家是一家一姓一個人的天下。向曉久天生就認為將士能為國與家流血犧牲,卻不該為某一家一姓一個人的利益舍命。向曉久天生就不認同“惟以一人治天下,豈以天下奉一人”的說法。雖說這種說法在以前的朱先生看來,已經是非常明君的一種言辭了。但對于向曉久來說,他天生覺得,固然不當以天下奉一人,卻也不該由著一人治天下。任何權力都是需要遏制的。沒有遏制的權力,無論最初是掌握在怎樣理智良善的人手中,最終都只會孕育出無法想象的災難。一時的英明也不代表永久的英明。一個人的英明也不能代表以后代代、人人的英明。再說了,每個人都應該有退休的權力。向曉久常常能冒出許多奇奇怪怪的話語。最初的時候,從曹將軍、朱先生、李統領,到門口看門的小兵,都沒見向曉久的“胡言亂語”當一回事。但隨著時光推移,曾經撥亂反正、創造大唐極盛之世的皇帝卻不只變成了一個巧奪兒媳的無恥爬灰之輩,他還一路跌落成了濫用外戚,甚至在危難之時毫不在意百姓生死、大唐宗祧,只顧自己安危權勢的混蛋。向曉久的“胡言亂語”終于在天策將士心中發酵成熟。國家確實不該是一家一姓一個人的天下。天策府確實創于李唐皇室之手,太宗皇帝永遠是他們的信仰。可向曉久說的也沒錯。太宗皇帝或許不會去計較當今巧奪兒媳的小失德。但一位教天策府將士將“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的皇帝,一位如太宗皇帝那般雄才大略的英豪,又如何能忍受當今那般昏庸無能的兒孫?太宗皇帝可是大幾十歲了,還親征高句麗的皇帝。要是知道自家兒孫出了這種任由叛軍鐵蹄踐踏肆虐自家百姓的,說不定寧可將天下還給隋楊。盡誅宵小天策義,獨守大唐魂。——太宗皇帝曾當之無愧地為天策注入一縷魂。——可惜子孫不肖。……總而言之,向曉久的口無遮攔瞎折騰,再加上時機湊巧,倒真把個天策府給折騰得大不相同了。安史叛軍沒有了肆意踐踏中原的機會。順帶著,李唐雖說還是李唐,卻成了個似是而非、君主立憲了的李唐。不過縱然如此,向曉久對天策府、對天策府守護的大唐還是充滿感情的。結果宮九卻那么漫不經心、又帶著幾分嘲諷地說,李唐早沒了幾百年?連曾經的長安城,都只余廢墟與遺跡?第四章眼睛依然是那雙眼睛。向曉久卻再沒有了心動的感覺。——他只想行動。——對著眼前這滿口胡言的家伙,隨便一個穿云、龍牙,或者別的什么都行。但向曉久還是忍住了。認認真真地自我介紹被這么扭曲很煩,雖說沒有其他將士那么熱血,卻也是付出鮮血、更差點犧牲了小命去守護的家國被這么說更是打從心底生厭。甚至向曉久也不完全接受“不因言罪人”的觀念。畢竟向曉久的奇葩小腦瓜子里頭,天生就覺得除了“我不認同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之外,還應該有諸如“誹謗罪”等等存在。言論自由也不應建立在過分損害他人利益至上。一切自由都應該是有限度的自由。事實上,君主立憲式的李唐,誹謗罪也確實被寫入刑法了。具體細節比向曉久最初提起的還要繁瑣許多。不過即使有誹謗罪這種罪名,宮九也算不上是誹謗。最多是胡言亂語、胡亂詛咒罷了。這種情況如果是之前那個一家一姓一人之天下的李唐,也許不只一個穿云、龍牙。砍頭都是妥妥的。搞不好還會禍及滿門。但在君主立憲、三權分立,十分強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李唐?除非構成聚眾挑唆、非法鬧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