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如今西南夷敢于進擊諸夏,朕不能坐視不理,眼睜睜的看著子民陷入夷狄的殺戮之中,那不是君父所應當做的。號召天下的列侯,諸侯王,百姓,朕要再與西南夷開戰。 詔令全軍,拆毀掉他們的房子,抹除掉他們的語言,消滅掉他們的rou體,使他們滅絕,這是朕的命令?!?/br> 劉旦這個人是真的暴戾,當年跟著霍去病在遼東都護府時,還是一個少年時,就動不動打殺,面對胡人更是不當人看,一向手段都很是狠厲。 太傅在殿中坐著不住的點頭,皇帝雖然不學無術,但至少記性還是很好的,這一番話不缺不漏的說了出來。 “陛下圣明!” 劉旦話音剛剛落下,殿中就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聲音,一大群人起身高呼,細細一看全都是之前上書要再戰的大臣。 大將軍等人心情很是激動,經歷了這么久的拉鋸戰,甚至熬死了一任皇帝,這個巨大的爭論終究還是落下帷幕,以主戰派的大獲全勝而告終,不愿意進行戰爭的官吏則前途稍顯暗淡,再加上丞相的自殺,相當一部分官吏都要從長安被趕到地方去了。 劉旦一一望過去,大部分都是武將,人員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自然是列侯,軍功勛貴的代表。 第二部分則是沒有列侯爵的高等級將軍,他們功勞不低,但還沒到封侯的標準,所以希望能夠繼續戰爭,來獲得升遷。 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些像,是那些遠支的宗室,諸侯王國處于被廢除狀態,或者快要被廢除,現在需要功勞轉型軍功勛貴世家,或者需要軍功來維持王國的存在。 劉旦見到這群主戰派的人員分布這么廣泛,就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他有些不懂自己的皇兄為什么要罷戰,群情都已經洶涌到這個地步了,就算是硬著頭皮上,那也得打這一仗啊。 況且區區西南夷,劉旦還真的沒把它放在眼中。 因為有了遼東都護府,漢廷的東北部戰線就大大的前移了,曾經節制趙、代、燕等三地軍務的趙王就失去了戰時的指揮權,代之以遼東大都護為尊。 冠軍景桓侯去世之后,在遼東都護府的權力架構中,他這個北燕王的位置就變得很是重要。 按照劉旦的想法,我在遼東打那些強壯有力的游牧都輕輕松松,西南夷就像是猴子一樣,想要戰勝簡直是輕而易舉。 當初漢廷征討西南夷的戰報,劉旦看過,看完就覺得真是離譜,完完全全的放棄自己的優勢,然后倒霉到極點,缺糧生病導致漢軍戰斗力大減,最后被夷狄一波沖散,失去指揮,徹底炸營,互相踐踏而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 當時劉旦就和太傅評價道:“陛下一定沒有看過兵書,沒有見過昔年秦國白起戰勝趙國的長平之戰。 這山區之中發生戰爭,真是可怕至極啊。 一旦敵人把守關隘,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一個不慎就是全軍覆沒?!?/br> 劉旦取出自己制定的戰略,他對武事頗有信心,讓宦者交給群臣,笑道:“這是朕的戰略,諸位愛卿可以一觀?!?/br> ———— 漢廷對西南夷的平定雖有波折,但總體來說比較順利,這是一場完完全全的國力戰爭,文明極度落后的西南夷面對漢廷高等級的文明,一旦漢廷的統治者不犯錯,筆者找不到任何西南夷的勝算。 這從側面證明了漢鼎帝的確不是一個擅長武功的皇帝,西南作為疆域,穩固的留在諸夏體系甚至中央王朝的管理之中。 雖然限于復雜的地形以及統治成本等關系,漢廷并不愿意開發西南,但主權神圣不容置疑,這是不朽的功績,大大增強了皇帝的威望,坐穩了皇位,然后漢王朝開始了接下來的一切,筆者會詳細講述?!稘h王朝興衰史》 第430章 軍費從哪里來? 對于皇帝會自己制定戰略計劃,群臣并不意外,畢竟劉旦愛好武事是比較出名的。 但直接取出戰略計劃,就說明皇帝本來就打算對西南夷動手,甚至不少人已經開始懷疑皇帝和大將軍有了聯系。 在有些沉悶的氣氛之下,幾位參與了上次南國戰事的重臣緩緩展開了紙張,劉旦則在上首頗為感慨的說道:“兵書上說要因勢利導,朕深以為然啊。 朕在遼東征討胡人及半島夷狄時,同樣遇到過山地艱難,騎兵不能進入的局面。 夷狄一旦往山中藏匿,每逢時節便下山劫掠,或者sao擾破壞,煩不勝煩,防不勝防。 諸位都是朝廷重臣,想必知曉,前些年皇兄與朕說,要將樂浪郡改建王國,以藩屏漢,就是因為朝廷不愿意再投入大量的金錢和資源,去維系那些貧瘠沒有產出的郡縣。 朕在此刻舊事重提,是為了告知眾卿,西南夷戰事同樣如此。 西南有十萬大山,互相隔斷,其間有江流環繞,地形之復雜,山間之險峻,是遠遠超過半島的。 半島尚且不能制服,難道西南反而可以嗎? 不要進入山中,那里有猛獸和毒蟲,潮濕的氣會侵入漢軍的身體,漢軍會生病。 傳朕的命令,為漢軍準備藥物,像是兵器一樣充足,朕會向上天祈禱,驅除縈繞在南國之上的病疫?!?/br> 一旦說起戰事,劉旦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侃侃而談,而且有無窮無盡的談論欲望。 這個時候那些拿到戰略計劃的大臣已經基本上看完了,一下子就將所有的輕慢之心收了起來,這個皇位上的皇帝,是真的知兵! 武功皇帝是天生就有優勢的,文治皇帝總是擔心臣子功高蓋主,但是武功皇帝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縱觀姬昭前世的歷史,那些享有盛名的皇帝,除了漢文帝之外,無一例外都是武功卓絕的皇帝,掌握著暴力的人,就掌握了世界,這是世界永恒不變的真理。 劉旦雖然不學無術,但是針對西南夷的戰事,突出的就是一個穩字,不打歪仗,不弄險招,就是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 “西南之地,山高水深,平原稀少,能夠建城的土地極少,大軍能夠到達的地方不多,十分糧草運到,只剩一分,這是前次大戰敗北的原因之一。 朕以為,既然難以到達,那便不去,就在平原之地已經有的城池駐守,通過河道和有限的大道運糧,慢慢囤積。 不僅僅用刀劍去殺死那些夷人,而且可以用金錢、糧食、鹽鐵等等大漢有的東西和那些山中的夷人交易。 我們不要他們的東西,我們要夷人的人頭,讓他們自相殘殺起來。 那些愿意歸順大漢的夷人部落,招撫他們,組建擅長山地作戰的義從部隊,冊封他們為列侯,讓他們的子弟到太學之中學習中原的經典。 這樣做,想必就能夠徹底的解決西南之事了?!?/br> 劉旦的這番話基本上就是將遼東都護府在遼東所實行的政策推行了一遍,尤其是互相殘殺的政策,越是部落眾多,越是互相之間身份不認同的地區,就越好用。 匈奴為什么會被大漢如臨大敵,一定要剿滅,就是因為匈奴竟然在試圖構建一個獨立于諸夏的,而且和諸夏對立的文明,而且取得了極其豐厚的成果,幾乎整合了整個草原。 劉旦這相當正常的一番話卻讓殿中群臣都覺得很怪。這位北燕王一向都以尚武,暴戾而聞名,結果現在竟然頗有一些明君圣主的模樣,就像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敗家子突然和你說要勤儉節約,任誰都會覺得怪怪的。 大將軍已經要笑出聲了,直到目前為止,皇帝的表現都比他預料的要好很多,軍功勛貴的光輝歲月將會繼續了,他大聲道:“陛下圣明,遵從您的戰略,我們將在西南取得大勝,這世上沒有人能夠威脅大漢的存在,擊敗所有的敵人,直到四夷賓服,前來長安,頌唱您的名字!” 大將軍這番話簡直說到了劉旦的心里,望著大將軍的眼神很是滿意,正想要說話,就聽到一道有些不合時宜的聲音響了起來,“陛下,軍費該要從哪里籌集呢?現在的府庫之中空空啊?!?/br> 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沒錢打什么仗? 隨著這句話出口,殿中的氣氛為之一滯,先前孝鼎皇帝就是因為府庫沒有錢糧才決定暫時不開戰,現在皇帝又要打仗,豪言壯志說了一堆,那錢從哪里來? 劉旦聞言皺眉道:“大漢怎么可能沒錢呢? 朕在遼東時,那些商戶尚且一個個富裕的流油,民間的錢糧不知道多么豐富。 長安乃是首重之地,朝廷收取天下賦稅,怎么可能反而沒錢呢? 是不是有人不愿意繳納稅賦? 是不是有人故意拖欠、故意偷漏稅賦? 大司農和大司商何在? 你們來說說這是什么情況?” 早就等著的桑弘羊滿是興奮的走了出來,他在這位皇帝的身上,嗅到了榮華富貴的味道,感受到了自己走上巔峰的味道。 “陛下,臣桑弘羊奏報,長安及關中諸府庫之中確實錢糧較少,但大漢的錢糧極多,籌集軍費不是難事,朝廷之中有許多政策,都是形同虛設,并不用心所以得到的利潤極少。 譬如鹽鐵官營,名為官營,實則私營,朝廷主要是監管鹽鐵的價格和質量,卻并不是從頭到尾都由朝廷掌控。 這十分利,商賈得八分,朝廷得兩分,所以……” 話剛剛說到這里,皇帝劉旦已經拍案而起了,憤怒道:“什么?商賈得八分,朝廷得兩分? 這是漢家的天下,還是商賈的天下? 鹽鐵這都是朝廷的重器,用朕的東西給他們賺錢,這是合理的嗎?” 雖然面上很憤怒,但是心里卻暗自嘀咕,他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他是北燕王,這私營鹽鐵同樣有他的一份。 若他還是諸侯王,那自然反對朝廷官營,但現在既然是皇帝了,那自然要收歸官營,尤其是這關系著他的軍費。 桑弘羊見狀大喜道:“陛下,這當然不合理,臣早有計劃,只要計劃得當,僅僅一年就能使朝廷歲入大大增加,您想要征討西南的軍費簡直輕而易舉,不僅僅是西南戰事,即便是匈奴死灰復燃,照樣可以滿足供給?!?/br> 劉旦聞言先是大喜道:“大司農真是棟梁之才,不過一年的時間是否太長,可還有更快的籌集軍費的辦法,朕能等,但是天下人卻等不了啊?!?/br> 桑弘羊實際上是想要直接提出口賦的,但是上次回到家中后,即便是法家的一些同道也讓他暫時不要提出來了,那個玩意的后遺癥實在是有些喪盡天良,他們擔心直接被儒道墨等其他家按死,畢竟現在的法家大貓小貓兩三只,已經不復秦朝時的巔峰狀態了。 桑弘羊沉吟道:“若是陛下覺得時間太長,那么可以清查一下這些年商稅的清繳,這天下的jian商極多,定然有許多偷稅漏稅,若是將那些欠繳納的稅款收回,滿足軍費所需輕而易舉?!?/br> 桑弘羊這話一出,頓時就有不少人變了臉色。 第431章 查商稅 殿中的這些大臣,雖然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但不是每個人都干干凈凈,有侯國和王國的貴族可能看不上三瓜兩棗,但是卻會默認下面的人去拿。 君主專制時代想要要求這些人一心為民,那是不可能的。 漢廷的主要經濟體系是由洛新當政之時確定的,是為了快速恢復經濟而設置的,所以商稅的比例很低,主要是象征性,目的是為了排查商人的資產和天下商業流通的情況。 漢武帝劉徹的時期對商稅的比例上調了一些,但因為府庫夠用,所以朝廷沒有下去強硬的收,不少商人就暗中對抗,不愿意繳納高額的商稅。 這的確是商人自己找死,朝廷定下的交易稅不算是高,就連這都想要偷漏,不愿意為朝廷繳納賦稅,真是利令智昏。 這是自己鍛造了一把尖刀,然后將尖刀沖向自己,還將刀柄送到了朝廷的手中,沒見過這么想要找死的。 不過這些商人之中的不少,背后就是長安城或者地方上的權貴在包庇,強大的有諸侯王以及公主和頂級的列侯權貴,弱小一點的也有次級列侯,朝中和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官員。 畢竟在大漢朝,背后沒有名聲背景夠硬的列侯或者諸侯王,到了異地,那是一定會被吃干抹凈的。 結果現在這些肥羊萬萬想不到自己直接被桑弘羊當作新皇大禮包送給了劉旦。 殿中最坐蠟的實際上還不是這些商人的保護傘,而是大司商。 從桑弘羊進言開始,他就一直坐立不安,就像是屁股底下有針一樣,用如坐針氈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作為九卿之一,還是主管大漢商業的九卿,鹽鐵官營等等插不上話就算了,甚至就連部門直管的商業都被桑弘羊搶了風頭,還被狠狠踩了一腳,這收不上來商稅,導致商人大規模逃稅漏稅,這一看就是嚴重的失職啊。 果然劉旦望向他的目光已經有些不善了,陰陽問道:“大司商,剛才大司農所言,你可聽到了?” 大司商一個激靈,立刻出列說道:“陛下,這是臣的過錯,臣立刻去查,絕不姑息!” 沉默片刻,劉旦的聲音飄忽傳來。 “大司商,查不到朕滿意,就收拾行囊到遼東都護府樂朗郡去吧,朕曾經在那里和夷狄作戰,那里的山間風光很美,是個養老的好地方,你一定會喜歡那里的,帶上妻子和家人,這是朕對你的關愛啊?!?/br> 大司商聞言咯噔一下,閑暇時曾經聊過,就算是去遼東,最遠也不能超過薊城,再往北走,據說水落下就會結成冰,那根本就不是能生存的地方。 “陛下,臣一定讓您滿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