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6
。其他人已經等在了下面,就連銘姐和他老公也跟著。攝像師老張再次扛起了他的攝像機,找了個很好的角度拍攝了幾分鐘,這才將攝像機鏡頭垂下來,安靜地跟著他們往門外走去。出門的時候,正好有一輛大巴車停在門口,車門口竟然圍了幾個攝影師和記者,他們激動地等在門口。車門開了,遲遲沒有人下來。當杜燁他們走過去的時候,第一個人終于走了下來。一個留著斜劉海,皮膚白皙,高高瘦瘦的男孩子出現在車門口。杜燁的注意力第一時間被他耳朵上戴著的黑色耳釘吸引,那耳釘的色澤明亮,折射著陽光,在杜燁的眼睛上滑過,留下一抹淡淡的殘痕。是樸金喜。杜燁一眼就認出了來人。畢竟這人在世界齊舞圈里名氣極大,年年都能夠獲得參加boty資格,甚至還拿下過兩屆boty總冠軍的團隊主舞,他沒理由不認識。而且樸金喜這個人除了是街舞圈里很有名的大神以外,也同時簽約了思密達國的娛樂影視公司,參加了很多具有競技性質的綜藝節目,以及少量的影視劇作品。可以說是娛樂圈和體育圈雙發展的大神。盛耀的公司會這么支持盛耀來體育圈發展,未嘗沒有借鑒樸金喜的原因。畢竟體育圈和娛樂圈并不是絕對的兩個圈子,只要安排妥當,相輔相成,效果更好。樸金喜在思密達國人的心里,儼然已經是一名世界級的大牌明星。國內粉絲無數,流量巨大,是處在商業價值最頂級的那個團隊。如今樸金喜過來參加今年的boty選拔賽,思密達國內的媒體聞風而動,打聽了他們到場的時間,早早地守候在了這里。樸金喜走下大巴車,瞬間就被媒體記者圍上,記者們激動地采訪著,都試圖拿到第一手的資料。攝影師在人群外面腳踩八卦,蛇形走位,尋找最完美的機位,拍下這一幕。杜燁他們從人群外面走過,每個人都好奇地看了過去。人太多,七嘴八舌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么,杜燁的思密達語的聽力還不錯,畢竟思密達國是個娛樂大國,他們確實做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在街舞里也在廣泛應用。可像這樣一亂,就聽不懂了。交錯的時間很快,在走過去之后,杜燁就將目光收了回來,發現盛耀沒有跟上,便轉頭看去。盛耀竟然還站在原地往人群里看,而就在他的注視中,樸金喜突然撥開人群走了出來,來到了盛耀的面前。兩人身高差距不大,比起盛耀身形的筆挺,樸金喜無論站姿還是笑著的模樣,都有一種嘻哈似的頑劣。然后就在杜燁的注視中,盛耀和樸金喜握了一下手。杜燁眉梢一揚,不知道盛耀竟然會認識樸金喜。不過這并不奇怪。上一世他們來參加boty,并沒有在門口遇見樸金喜,之后也沒有見面的記憶。再加上當時他和盛耀關系平淡,遠沒有如今這樣形影不離,所以這兩人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見過面也是正常。杜燁看見這一幕,好奇地走了過去。然而并沒有靠近盛耀,就被一擁而上的媒體記者攔在了外面。杜燁墊著腳。看不見。拉長脖子。還是看不見。就在這時,一只手拍上他的手臂,杜燁轉頭看去,就看見季元彬問:“燁哥,要我舉一下你嗎?”杜燁失笑:“你還真是不會說話,我有那么矮嗎?”季元彬嚇了一跳:“不是,燁哥我沒那個意思?!?/br>杜燁看著唯唯諾諾的季元彬暗自嘆了一口氣,拍拍他的手臂沒有說話,轉身往外走去。時間并沒有耽擱很久,盛耀打過招呼,握了個手也就結束了。畢竟語言不通。不是誰都像杜燁這樣,為了能夠聽懂歌曲,硬生生的把自己砸出了一個“精通八國語言”的天賦。盛耀走出來,采訪的人群繼續跟著樸金喜往賓館里移動。他來到杜燁身邊,解釋道:“前年和他合作過一部戲,可惜一直沒有播放,年底的時候廣電就禁思密達,一直到今天都沒有解禁的意思,估計以后也不可能播出了?!?/br>杜燁并不算好奇,但巫一俊很興奮。巫一俊說:“耀哥竟然認識樸金喜,你可以幫我要個簽名嗎?我超級喜歡他!超級大神!”盛耀笑道:“沒問題?!?/br>說笑間,他們繼續往體育館走去。入住的賓館距離體育館很近,步行大概十五分鐘就到了。沿途都是常見的建筑物,偶爾會在一些思密達的文字照片里,看見華國的繁體文字。勉強可以分辨出街邊小店的用途。大家說著話,看著異國的風景,在銘姐的指引下,很快就看到了體育館的大樓。一個……也有些年頭的體育館。鄧曉丹眨巴著眼睛,唏噓:“其實有點失望啊。完全沒有異國風情的感覺,都坐了那么遠飛機了,就像是在自家門口轉路?!?/br>杜燁很是認同。這幾年國內發展的太快了。尤其他們又在前沿大都市里生活,日新月異,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萬丈高樓拔地而起,見慣了具有未來科幻感的風景后,出國比賽,往往都會生出落差感,隨后感慨一句,祖國真是強大了。走進這座正方形的體育館,沒走幾步就來到了場內。環顧一圈,目測觀眾的容量應該在兩千人左右。中間舞臺是單面的。也就是說有背景板,只能坐在背景板的正面,才能夠看見舞臺的表演。即便大賽方將座位擺到了舞臺下面,觀眾總容量也就1200左右。由此可見,這就是一個單純的選拔賽,沒有預留觀眾的位置。杜燁他們走上觀眾席,沿著座椅與座椅之間的走道,來到了舞臺正面。背景板是黑色的。上面印著“boty”的標志,還有一家思密達公司的logo,是這次比賽的贊助商。舞臺也是黑色的。長方形。中間地面同樣貼著很大的一個“boty”的logo,大小程度完全可以容下他們七人的舞團踩在上面完成各種隊形變化。沒有頭頂的懸掛燈。沒有led背景板。雖然少了一些更加現代化的東西,但街頭文化的涂鴉風格,還是很炫酷。尤其是疊起來高達三米的巨大音響,可以想象正式比賽時候的聲浪,必然驚人。來看現場的并不僅僅只有他們。還有一些其他的參賽隊伍。杜燁正暗自評估著整個舞臺,思考需要臨時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