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準備就緒
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陳新把劉磁欣的中短篇科幻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從、、、到、、、……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帶著劉氏特有的恢弘壯麗與弱小生命的孤獨抉擇,這種極具戲劇x"/>的對比給人極強的震撼力與感染力,使得他的作品讀起來厚重無比。難怪有人評價說,這個生活在三線城市,其貌不揚的男人,花了十數年的時間,憑一人之力,“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級水平”。陳新覺得這種贊美一點都不為過,而且他還發現,劉磁欣特別擅長把抽象的科學描述轉化為宏大的場面,他的文字很硬,技術邏輯堅實,想象絢麗,對場景的描寫帶有很強的畫面感,非常適合改編成科幻電影。唯一讓人奇怪的是,這么多年來,居然沒有一個中國導演改編過他的作品。中國空有世界級的科幻作家,卻拍不出一部水準之上的科幻電影,這與其說是劉磁欣的遺憾,不如說是中國電影人的悲哀。陳新懶得去思考這些倒人胃口的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從這十幾部中短篇里挑了兩部出來,自己所需要的劇本應該就是在這兩部之中二選一了。第一部是,這部名氣很大,有傳言說首都的賽馬奔騰影業已經買下了這部作品的改編權,已經在gd總局備案,至于何時投資拍攝,那誰都不好說了。講述的是貧困地區一個癌癥晚期的鄉村教師,教著村里僅有幾個學生,最終倒在了講臺上。而在數萬光年外,一場持續了兩萬多年的星際戰爭也進入了尾聲。碳基文明為了阻止硅基帝國繼續通過恒星進行蛙跳入侵,決定建立五百光年的空白隔離帶,將摧毀這里面的所有恒星。為了避免誤傷已經進化出高等文明的生命星球,碳基文明隨機挑選生命星球里的智慧生物進行提問,從而選擇是否毀滅該星球。鄉村教師所帶的那幾個學生作為地球的代表被隨機抽中,他們g"/>據老師臨死前教的牛頓三定律答對了問題,從而使太陽系逃過一劫。后來碳基文明飛船抵近觀察后才發現,地球文明遠遠不是他們預估的3c文明,而是已經進化到了5b的水準。他們發現地球文明個體之間的信息僅僅通過聲帶交流,信息傳遞速率是每秒一至十比特,而且文明個體也無法進行記憶遺傳,他們內部有一種叫做教師的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播的媒介……無疑一部非常奇特科幻,前半部分可以說是關于中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紀實文學,而后半部分外星人的加入,使得整部一下子變得空靈起來,特別是最后用科幻的語言解釋了教師這個職業,非常具有感染力。另外一部則是,這是劉磁欣的早期作品,發表于1999年。他的一向以氣勢恢宏著稱,這部作品卻讓人感覺到了另一種婉約的的凄美,弱小的柔情撐起了宏大的鋼鐵機器。陳新記得自己很久以前看過這部,深受觸動,隔了幾年再次拾起,還是深陷其中。主角是航來回看了好幾遍,接管電腦后,它按照自己對的理解,先在屏幕上建好第一幕。陳新則不停地通過麥克風,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建議,兩人合作默契,熒幕上的場景逐漸豐滿起來,然后陳新又讓鋼镚在空白部分寫上注釋,比如里面人物的對話,音樂音效等。很快,分鏡頭劇本第一幕制作完成,陳新直接用彩色打印機打印出來。接著是第二幕……分鏡頭劇本花了整整三個多小時才制作完成,而且里面圖文并茂,內容詳實。就連陳新這樣的外行,基本上只要看下劇本,就可以把電影里的場景從腦海里模擬出來。如果讓其他導演看到了,非得驚呆一地眼球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