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老油條的謀劃
>遼東半島號首次聯試聯調,是按照正式營運狀態進行的編組,整個編組共18節車廂,其中十七節座席,一節餐車。(,彩虹文學網)這十八節車廂就是東北機車廠最近兩個月的全部產量。雖然東北機車廠理論上一個月生產六十輛25s很輕松,不過車廠現在的設備、人員還處于磨合時期,很多生產工藝還需要〖民〗主德國專家手把手的教授,因此生產負荷一直沒提上來。早在九月梁海平就輪起了經濟大b"/>,從廠子選出一部分技術熟練的老工人,和技校、大專畢業的年輕技工,一股腦的塞給〖民〗主德國專家當徒弟,同時承諾只要能順利的在〖民〗主德國專家手里畢業,統統加發相當于一半工資的技術崗位補貼,只要不轉崗,崗位補貼就一直存在。本來機車廠經過梁海平調整之后,薪酬就比車務段的全民職工高出一塊,梁海平這個政策出臺,意味著將來的技術崗位工資將超過100元/月,這個工資已經接近車務段副段長黃明山的工資水平了,現在整個車廠像打了**血一般〖興〗奮,平日里配合德國專家工作的幾名翻譯,被求學語言的職工sao擾得苦不堪言,最后由車廠出面開了一個教授德語的夜校,由幾名翻譯抽時間輪流授課才算把問題解決掉。不得不說,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果然比黑心資本家靠譜,整個25s型車底由一萬多個零件組成,〖民〗主德國專家在人民幣和美元的雙重刺激下。從單個零件講起,設計原理、生產工藝、系統集成,由淺至深。遇到復雜的地方就直接把隊伍拉到車間拎著零件現場演示,可以說東北機車廠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生產出國產的25s型車底,〖民〗主德國的專家居功至偉。相比之下,當初長春客車廠按圖紙消化英國的25—o型車底,足足消化了一年。也不過是粗"/>略的搞清個大概,至今還在為那個204p轉向架頭痛。八十年代,〖中〗國廣大農村城鎮的自然環境保持的相當良好。冬日里的晴空話。“劉局長您好,我是人民鐵道報的記者王宏偉,我記得在夏盛京路局打算對管內的特快列車進行車車輛更新,請問盛京至安東的t27/28次在更換之列嗎?”“這個問題我暫時不能給你一個準確的答復,我只能說t27/28次在路局的考慮之列,最終決定更換與否還需要結合線路的客運流量,車輛的滿座率等綜合指標考慮?!?/br>“劉局你好,我是大連–日報的記者,請問遼東半島號在1月1日正式營運后,從盛京到大連需要多少時間?”“明年1月1日遼東半島號正式營運之后,暫時還是由兩輛東風內燃機車牽引,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20公里/小時,盛京至大連間的旅行時間將由目前的8個小時,縮短至5個小時?!?/br>劉長河停頓了一下,揮了一下手臂說道:“哈大鐵路盛大段電氣化改造已經提上了日程,電氣化改造完畢之后,新型電力機車的牽引速度將達到140公里/小時,屆時兩地之間的旅程將縮短至4個小時以內?!?/br>梁遠聽到這里心中一動,幾年后確實有國產機頭達到了140公里的時速,不過那是內燃機車,電力機頭得等到94年,國家八五計劃的重點工程,時速170公里的ss8型電力機車研制成功,才能改變〖中〗國電力機車最高時速長期低于內燃機車的現狀。現在七五計劃還沒執行完呢,八五計劃更是連影子都沒有的事情,劉長河這么說明顯是指的東北機車廠的243型電力機車,難道小叔那邊出了什么岔頭了,?梁遠一邊聽著劉長河同記者們描繪未來的高速鐵路,一邊想著梁海平可能遇到的問題,劉長河既然敢這么說,明顯是小叔答應了什么,不過小叔一個人在七號車箱里對應三個老jian巨猾的油條也確實是夠為難的了,一切等編組聯試聯調結束后再問吧。(。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