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徐渭手稿(續)
在楚琛把包裹中的書冊一一取出期間,旁邊的吳叔等人也對取出來的書冊進行了仔細的鑒定,基本上都可以確定東西是真的?!?.二十分鐘過后,楚琛把五個油紙的包裹全都打開了,里面除了四冊還有一冊之外,在最厚的一個包裹中,還有一些書信,g"/>據大家的鑒定,這些應該是徐渭和一些友人交流學問時的往來書信。看過這些手稿和書信,吳叔臉上滿是贊嘆之色,說道:“不說這些珍貴的書信,光是徐渭和的手稿居然能夠如此完整的保存到現在,就已經非常難得也太不容易了?!?/br>趙學義感嘆道:“是??!我覺得,這些手稿和書信之所以這么嚴實的封起來,很可能就是為了防止被銷毀,有可能收藏者也沒想到,居然一放就放了這么長的時間,也讓這些手稿和書信都相當完整的保存到了現在?!?/br>聽到這里,方進波有些不明所以的問道:“為什么徐渭的書會被銷毀???”齊保福說道:“你應該知道清代的文字獄吧?徐渭的在當時就是**?!?/br>“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梁謀?!?/br>這是龔自珍中的詩句,大意是說中途離席是因為怕聽到有關文字獄的消息和議論,著書寫作只是為了養生糊口而已。歷來文人因著述而獲罪致死的并不在少數,然至清代則尤為慘烈,為杜絕不利于其統治的思想傳遞???、雍、乾三朝文字獄不斷,大量的書籍或禁或毀。著述者也因此而獲罪甚至被殺。在這種高壓的文化政策下,大多數知識分子不敢參與集會。一言一行都十分謹慎,唯恐落入窠臼。**運動在清代可謂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據統計,在纂修期間,由乾隆一手c"/>縱并全力推行的**活動,就銷毀了對滿清不利的書籍約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達15萬冊,銷毀版片總數170余種、8萬余塊……此外,當政者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大規模的銷毀和纂改。“可是,不就是戲劇嘛。而且又不是諷刺的清朝,這也要禁?”方進波對此有些不理解。齊保福說道:“因為體現了明中葉資本主義經濟萌芽階段,反對封建壓迫和禮教束縛的民主j"/>神。同此,該劇也觸及了當時社會的一些y"/>暗面,所以,被清朝列為了**?!?/br>“就這居然也會被禁?”方進波瞪大了眼睛,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吳可冷笑著諷刺道:“連雍正的作品以及順治的作品也在禁毀之列,被禁有什么好奇怪的?!?/br>“呃……”連祖輩的書都被禁,方進波確實無話可說了。楚琛有些感嘆道:“說起來。清朝**也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不過與歷代封建王朝的焚書、**一樣,清代統治者們依舊沒有也不可能將所謂‘違礙悖逆’書籍完全禁絕,一些經典的書籍依舊在民間口耳相傳?;蛘咭允殖姆绞斤L行?!?/br>“但如此酷烈的**運動的確大大傷害到了咱們國家典籍的傳承,在橫遭禁毀的無數種書籍中,只有一部分得以幸存下來。大多數書籍。我們今現在世界上唯一一塊李墨,藏在寶島故g"/>嗎?”方進波也是一臉的愕然。朱大富笑道:“那是因為沒有別的李墨發現,現在有了小琛這塊,它就只能說是唯二嘍!”楚琛呵呵一笑道:“富叔,別這么說,畢竟我那塊還沒證實到底是不是真品?!?/br>朱大富聞言笑著揮了揮手:“無論是劉老還是我們,都一致認為它就是真品,這次來參加交流會,不過就是走一個過場而已?!?/br>“就是!”趙學義也連連點頭:“這事小琛你放一百個心就行了,我到不相信還有人能夠找到它不是李墨的證據。說起來,你的這塊李墨昨大也不大,有名的專家和藏家就那么幾位,吳叔他們又都經營了一二十年古玩生意的老人,在坐的幾位他們全都認識,于是一進去,大家就寒暄起來,吳叔也適時的把楚琛他們介紹給房間里的幾位。楚琛本身眼力好,就算沒有上過電視,在圈子里已經小有名氣,現在有了電視上的表現,一行懂行的更是對他刮目相看。因此,當吳叔把楚琛介紹給眾人時,他們全都表現的相當熱情。輪到介紹吳可時,一位六十多歲,留著絡腮胡胡姓老者,用一口川普問道:“老吳,這女娃子是哪位???看上去有些像你的嘛!”吳叔哈哈一笑道:“廢話,當然是我女兒了!”趙學義嬉皮笑臉的說道:“另外還是小琛的對象哦,他們過兩個月就成婚了?!?/br>胡老聞言捶a"/>頓足的說道:“老吳,你這手腳也太快了,連機會都不給我留??!”旁邊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哈哈一笑道:“老胡,得了吧,難道你還準備把你初中還沒畢業的孫女,介紹給小楚?”胡老嘿嘿一笑道:“我孫女也十五歲了,和小楚相差了才七歲都不到,又不多,你沒看到,前天有個新聞,說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頭,娶了一個才三十不到的女人嘛!”男子笑罵道:“你這死不要臉的,圓圓有你這樣的爺爺,也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周圍頓時響起一陣笑聲,而作為當事人的楚琛雖然知道胡老不過是開玩笑,但還是鬧了個大紅臉。接下來,吳叔把齊保福和方進波也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他們一位古玩的眼力不高,另一位干脆就是新人,這些人也就握握手就過去了,當然,他們兩個本來就是打算來見識一下,對此只有興奮,一點都不在意。說笑期間,一些老前輩也陸續走了進來,其中于江偉于老,和許亨許老,都是全國來說都赫赫有名的專家,地位和京城的錢老相比基本差不多。大家一進來就相互寒暄著,作為現場最年輕的專家,又是代表劉老來參加交流會的,楚琛也是重點關注的對象。一圈下來,把楚琛搞的都有些焦頭爛額。這些老前輩中,大部分都是楚琛不認識的,也有楚琛認識的,比如說京城的岳老,另外還有金陵的安功士,以及孟義先。安功士一進來,就把楚琛拉到旁邊,連聲對上次楚琛的仗義之舉表示了感謝,還說這次他給楚琛帶來了一件禮物,等聚會結束就交給楚琛。安功士的熱情和堅決,讓楚琛實在推脫不過,最后只能答應了下來。(。。)ps:感謝“書友130325223517403”投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