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藍釉白龍罐(續)
“嘿嘿,僥幸!僥幸!”小郭顯得很得意,在他們這個圈子里,就數他是最晚入行的,平時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拿出過價值不菲的藏品,特別是年紀最大的那位,上次他們交流的時候,還拿出了一件康熙官窯的真品,價值高達上百萬。/..這讓小郭羨慕的同時,就幻想自己有機會,也搞到一件價值連城的重器,當然,就他那點錢,想買到這樣的重器,也只能靠著撿漏的辦法了。古玩市場上,道。大家紛紛湊上前觀看,發現還真是如張大哥所說的那樣,罐子底部有一條三厘米左右的裂縫,而且裂縫的一半還附著著一些黑色y"/>體一樣的物質,也不知道是怎么來的。小郭見此就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嗨!這我早就看到了。正是因為這條裂縫,我才還掉了三十萬。不然人家最少也要五十萬才行!而且從這處裂縫展現的特征來看,不就是典型的瓷都地區元代器物的特點嘛!”“這到也是!”張哥點了點頭。隨后說道:“不過,這只罐子有這一條縫,價值可就要打折扣了?!?/br>小郭呵呵一笑道:“這條裂縫畢竟比較小,雖然有些影響,但再怎么著,讓我的資金翻倍應該可以的吧!”“小郭,那你的心也太小了,再怎么樣,也不止賺一倍啊……”其他人哈哈大笑起來。而旁邊的楚琛則暗自搖了搖頭,這只藍釉白龍罐都虧到姥姥家去了,還想賺錢?當然,大家非親非故,楚琛也不可能把這種得罪人的話說出來,于是就站起身來準備離開。不過,現在這些人的注意力沒那么集中了,楚琛一站起身來,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一開始。大家還在奇怪自己中間什么時候多了一個年輕人,但片刻過后,那位張哥臉上突然露出了疑惑的神色,隨后有些遲疑的說道:“請問。您是楚琛楚老師嗎?”楚琛微笑著點了點頭道:“我是楚琛?!?/br>“哎呀!沒想到真是您!”張哥連忙上前熱情的和楚琛握了握手:“《收藏道:“楚老師,好不容易遇到您這樣的專家,您方便的話,能不能幫我看看我的這件東西???”前文說過,古玩市場上的東西,就算是真品,專家鑒定過和和沒有專家鑒定過的,往往專家鑒定過的真品,價值還要更高一些?,F在好不容易遇到了楚琛,小郭當然要抓住這樣的機會才行。楚琛見小郭的穿著看起來很普通,二十萬很可能是他全家所有的積蓄,這讓他多少有些猶豫,不過現場這個場面,他不說也不行,于是片刻后,他就說道:“那我先看看,剛才沒看得太仔細?!?/br>“應該的,應該的!”小郭連連點頭,他覺得楚琛的表現才是專家應有的態度,總不能說都沒有上手,就能說的頭頭是道吧?那不是胡說八道嘛!其實,之前楚琛就憑借異能把這件藍釉白龍罐看了個通透,不過樣子還是要做足的。就這樣過了十來分鐘,他才開口道:“我先說幾點,有什么不對的地方,還請諸位斧正?!?/br>接著,他就指著罐子的底部,介紹道:“首先,就像這位先生剛才說的那樣,無論是胎體質地、足圈造型、修坯的刀痕和墊燒痕跡等非常地道。我認為僅從罐底判斷沒有問題,是元代真品?!?/br>聽到這里,小郭的臉上當即就露出了笑容,那欣喜之色可謂溢于言表。不過,楚琛接下來的介紹,就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了。“但我又注意到在該罐罐身靠底足部位有一圈橫向斷裂。顯然此斷裂處應是坯體的接胎部位?!?/br>楚琛說道:“各位想必應該知道,元代的瓷器特別是這種罐子都是手工拉坯成型。由于當時用的‘麻倉土’可塑x"/>較低,所以一件器物需要分段制作。據我所知,因為拉坯過程是在高速旋轉的“輪子”上,由下向上運動,所以接胎部位一般是在器物的腰部、肩部或者脛部,從未見過有接足圈的。此為異?,F象?!?/br>聽到這里,大家連忙向罐子底部看了過去,發現確實有一圈不太明顯的接痕,這頓時讓小郭的臉色都變了,其他人的眉頭也開始皺了起來。楚琛接著說道:“這件罐子上有兩種顏色的釉,底色為藍釉,龍紋部位是白釉。它的古代制作工藝應是先在制好的生坯上蘸一道藍釉,然后刻劃上龍紋,再把紋飾上的藍釉剔掉并填上白釉即可?!?/br>“但我注意到該罐藍釉顏色深一塊、淺一塊不均勻,這是一般“蘸釉”工藝不可能出現的現象,只有“吹釉”或“涂釉”才會如此。此外底足胎釉結合部位呈高低不平的鋸齒狀,這也說明它不是采用“蘸釉”工藝,否則應為光滑平整的環狀痕跡?!?/br>“元代瓷都瓷器的底釉都采用“蘸釉”工藝,不會采用“涂釉”工藝,更不會采用“吹釉”工藝。而且“吹釉”工藝是在清代以后才出現的,出現在這里,g"/>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br>說到這里,楚琛看到小郭的臉好像綠了,對此,他也只能暗嘆了一聲,接著說道:“我還察覺到該瓶白釉與藍釉結合部位的個別處有露胎現象。露出的胎骨呈白色,而且白度極高,它與底足胎色形成明顯反差。顯然罐身和罐底用的不同一種瓷土,罐底為元代麻倉土,罐身很可能為現代高嶺土?!?/br>“再加上,足圈外壁有切削打磨痕。綜上所述,我認為該罐應為接老底的新作?!?/br>楚琛的講解有理有據,而且這只罐子看上去也和他說的一樣,這種情況下,這件罐子實在沒了起死回生的可能。這讓張哥他們全都很不好受,同時也對小郭表示了同情,畢竟這個年代,對普通人來說,二十萬還真不是個小數目。很可能小郭一家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只藍釉白龍罐上。但現實卻如此殘酷,希望瞬間就給破滅了,這對小郭來說,應該是件不小的打擊。正當張哥出言想安慰小郭幾句,并表示如果因此家里有困難,他們可以力所能及的幫下忙時。小郭的反應卻異常的激烈,他猛的從楚琛手中奪下了罐子,放到了盒子里,就匆匆的離開了。邊走,他還邊大聲說道:“什么狗屁專家!眼力不行就別吱聲嘛!”畢竟是一起的藏友,小郭的表現讓張哥他們多少有些尷尬。過了片刻,張哥一臉苦笑道:“楚老師,真是抱歉,小郭他還年輕,而且他家的條件也比較普通,一時間估計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希望您能原諒一下他,等下次我一定帶他過來向您道歉!”“沒關系,我也是年輕人,能夠理解他的想法,換作是誰,打了這么大一個眼,心里也不會好受的!”楚琛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介意。年輕再加上心理承受力差,有這樣的表現一點都不奇怪。“楚老師,您真是寬宏大量!”剛才那位二十七八的青年向楚琛豎了豎拇指,隨后又說道:“楚老師,您能否說一說,剛才那件罐子到底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沒問題!”楚琛笑著點了點頭:“造假者應該是先找來一件元代殘器的底足,再g"/>據足圈大小配制一只罐身。為保證上下兩部分在釉燒過程中能收縮比例一致,需先將上釉前的罐身燒至瓷化。再g"/>據罐身下部的直徑大小用砂輪切削磨足圈外壁使之相互吻合?!?/br>“由于整個器物在釉燒前已經瓷化,所以只能采用“吹釉”或“涂釉”工藝。又因為瓷化后的坯體喪失了吸水率,所以釉面很難涂抹均勻,于是就形成了該罐罐身上的藍釉顏色深一塊、淺一塊不均勻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