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拜訪都義樂
司馬院長看了看費老,覺得有些為難,自從上次他打了費喻之后,雙方的關系不說勢如水火,但也差不了多少。@..而費老現在正在氣頭上,更不想見到自家這個敗家子,但劉老請求又不太好拒絕,一時也顯得有些猶豫。劉老能夠理解費老的心情,但他并太了解當日司馬院長和費喻的沖突,一開始看到司馬院長為難的模樣,還覺得有些奇怪,因為他可是聽說過,司馬院長和費喻的關系挺不錯的,難道因為這次的事情,兩人的關系變得如此糟糕了?這讓劉老有些皺眉,這事總要有人去調查,這兩位原先覺得合適的人選不愿意去,那找誰才好?好在,楚琛馬上就了個主意,說道:“這事,我還是拜托林生福的那位朋友吧,他既然能這么快就調查的出那些錢的來源,想必那些高仿的來源,應該也能調查的出來。而且讓他調查,也不容易打草驚蛇”對于楚琛的提議,大家都覺得很贊成,都一致通過了。此時此刻,為了照顧費老的情緒,大家也就不再討論他的博物館的事情,于是話題馬上就轉到了繞梁琴上。俞仁朋先聲奪人道:“司馬院長,我師弟的博物館還要靠這張繞梁琴增加點名氣,您那家大業大,名氣更是不缺,就別在揩我師弟的油了吧!”司馬院長訕訕一笑,心想,我那是家大業大。但繞梁琴這種國寶首次發布這種事,肯定也不會嫌多。況且。楚琛那好東西不要太多,就算沒有繞梁古琴。今后成名之日也是指日可待。俞仁朋馬上又加了一句:“再說了,這張古琴畢竟是我的師弟的嘛,如果他不開博物館那還好說,但現在如果繞梁琴率先在你們那發布,等過段時間,大家得知琴的主人是我師弟,人們會怎么想?”“哎!”司馬院長暗嘆了一聲,說到底,這張古琴的主人是楚琛。自己總不能硬向楚琛提什么要求吧!說一千,道一萬,這還是因為這張古琴他沒有決定權。因此,對于這張繞梁琴的首次發布,司馬院長也知道他其實是沒什么發言權的,俞仁朋之所以這么說,也只是給他個面子,這種情況下,他還能怎么說?好在。楚琛答應了之前他提出的文物交流的意見,而且這張古琴現在還能在他那研究一段時間,讓他又重新高興起來。飯后,司馬院長和費老帶著古琴相繼離去。楚琛原本是想去拜訪一下都義樂,不過俞仁朋卻馬上就進入了工作狀態,拉著楚琛探討博物館的一些問題。最后還讓楚琛帶他去館址熟悉一下環境。楚琛見俞仁朋的興致這么高,他當然也不會說什么掃興話。于是一下午的時間,就在這個過程中。悄悄的溜走了。第二道:“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咱們能夠在老都這里碰面,也是緣分,讓楚老師幫你鑒定一下,那還不是小意思!”都是老朋友了,都義樂一開口,元弘建就知道他怎么想的,為了讓楚琛在都義樂面前留下好印象,他馬上就代楚琛答應了下來。當然,如果不是他x"/>格比較外向,再加上他對楚琛的了解,知道楚琛對這種事情應該并不會在意,他也不可能說的這么直白。楚琛對此確實沒什么意見,不過他在都義樂面前還屬于小輩,于是謙虛了幾句之后,才把事情答應了下來。莊圣靖拿來鑒定的東西,是一件咸豐年間的青花玉壺春瓶,而且看上去還是很不錯的樣子。咸豐一朝歷經各種社會動蕩,內憂外患,瓷都御窯廠生產大幅度地萎縮,產量減少,工藝低下,j"/>品有限,還一度停燒,故咸豐官窯瓷數量稀少,流傳至今者更不多見,而j"/>品之作更是鳳毛麟角。不過莊圣靖的這只玉壺春瓶看上去卻正是一件j"/>品之作,相當的少見。玉壺春瓶的式樣為仿明官窯而作,始見于明洪武朝,為清代官窯的傳統品種。在京城的故g"/>、金陵以及滬市的博物館都藏有同類的咸豐朝作品。此只玉壺春瓶樣式標準,通體青花裝飾,腹部主體紋飾為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欄桿,頸部,此類紋樣亦始見于明永樂官窯。頸部繪一周蕉葉紋,肩部飾卷草紋和如意云頭紋,近足處為變相蓮瓣紋,足墻外環飾朵花紋。瓶底書“大清咸豐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一反前朝多篆書的習慣,字體清秀。造型、紋樣均繼承傳統,釉面光潔,青花純正,并刻意仿永宣蘇麻離青的鐵銹斑效果,燒造質量不遜前朝,非常難得。看到楚琛在那仔細鑒寶,坐在旁邊的元弘建就有些好奇的說道:“這種品質的咸豐青花器可并不多見那,小莊,能否冒昧的問一下,你這只玉壺瓶的來歷???”莊圣靖呵呵一笑道:“不瞞大家說,這只玉壺春瓶其實是上個星期,我在潘家園鬼市上得來的,而且價錢也挺合適,如果是真的,算是撿了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