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定你這輩子只有太子一人,不再親近任何女色……包括,男色?!?/br>皇帝最后一個詞,說的有點變聲,他要確認房遺愛的決心。“是,陛下。我確定,我做得到。只要太子不負我,便是如此又如何?!狈窟z愛一臉無謂,沒有絲毫后悔。他正經起來根本不像是房遺愛本人了。簡直是其他靈魂附體,最有可能的是情癡了。李世民來時心里充滿了希望,走的時候失望不已。不過為何心里總有些太子沒看錯人的復雜心思呢……李世民搖搖頭,他對他們之間的事情也不懂了。不過,房遺愛通過無聲的考驗,李世民暫時不能殺他。他可以對太子撒謊,可是李世民身為一個帝王的尊嚴,他不屑如此。何況,這等清醒,他這個老父親說什么,太子若不是當面質問,恐怕也不會相信房遺愛背叛了他。李世民暫且放過他們。他瞇起眼睛。感情么,他也不是沒有過。他還有一個辦法,時間是最好的利器——……很快廢太子一事便被擱置起來,太子殿下又出來走動,并參與朝政事情。至于房遺愛仍舊被圈禁關押在府邸,生活上倒也不差,就是李世民不準他們再日日相見、相處。但他也沒完全阻止太子和房遺愛的聯絡和通信。李世民更是撤下了東宮內關于太子后妃們情況的探查,事情真相已經明了,太子之前都是在做戲,自從他和那個房家臭小子在一起后,居然真的亦不近女色了。甚至,李世民還可憐起高陽來。說不得高陽和房遺愛和離,都是因為房遺愛對女人“無能”。李世民絕不承認他是在遷怒。李承乾從陳慕之那里知道了一件事情,關于他和房遺愛如何暴露消息給皇帝……是因為有個人告密。自然這人是魏王李泰,高陽公主也有插一腳。她利用韋貴妃的人脈關系網,打聽出了一些事情,加上猜測,和魏王聯手安排了皇帝得知消息,突然蒞臨房遺愛宅邸的戲碼——李承乾磨了磨硯臺,臨摹了幾個大字。他吩咐了趙德子一句。很快,高陽公主和其駙馬一起住的新得的公主府邸,傳來了一個悲痛的消息……第127章127李世民對高陽公主這個女兒還是有些感情的,雖然近兩年被她的各種折騰磨消了不少。所以當他聽說高陽因為府內一場走火,容顏全毀后,驚呆了一刻。高陽畢竟和李泰在他心里不是一個檔位,但他亦是極為心痛的,尤其是在這種太子喜好男色的真相之后,李世民只覺得心力交瘁。他甚至想到了這是不是上天對他的“惡行”的報應,都報復他的子女身上了。李世民纏綿病榻,又召見了高僧大德進宮做了法事,祛邪祟消污穢,聞著檀香之氣,皇帝總算心情暫時寬慰些。可是沒等李世民緩過神兒來,派去的太醫還沒回復高陽的情況,就聽底下的太監稟告,高陽公主受不了自己的毀容,自殺身亡——當然,她是一個“烈性”公主,死之前還拉著駙馬及其心愛女人,一起**于府內。根據大理寺調查得知,是駙馬寵愛的侍女被高陽公主折磨不堪后,伺機報復,想要殺了高陽公主,這才讓高陽毀容傷身……高陽公主醒來后發現自己面容全毀,也不管事情真相如何,認定了兇手,加上不堪打擊,發瘋一般火燒公主府。當然,她是拉著駙馬和那女人一起死的。三人死狀慘烈,不忍目睹。大理寺過去后,都沒法鑒定出誰是公主的尸身,只有一片焦骨。還是有一個仵作厲害,從案發現場剩余的牙齒頜骨,簡陋的推斷出誰是公主殿下。李世民揮揮手,心情抑郁,不想再聽。這些兒女沒一個省心的。從五皇子造反開始,一切都不對頭了……長大成人的居然有走在他前面的。這是李世民沒有想到的。若是以前,他會心傷至少一旬,如今不過是一晚上的嘆息罷了。李世民感懷,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有所準備,正是因為他覺得時日不多,生命無常,這才對李承乾的“選擇”惱怒不已。可他舍不得啊。舍不得廢棄太子啊。……既然房遺愛沒辜負太子深情,李世民暫且冷靜一下,想著不如先放了他們一碼,且等以后。這都是他躺在床上深思熟慮,盤算好的。希望一切如他所愿。李世民很快便決定發配房遺愛,他的處置還沒公布,那邊廢太子的消息就暗中傳入了魏王府內。李泰雖然中風,但神智還是清醒的,只是他已經知道他徹底與大位無緣。甚至,在嫡親的弟弟晉王李治看望他這個兄長時,對其破口大罵,摔摔打打。李泰雖然嘴里口辭含糊,但李治還是聽明白了。他一是震驚,二是心傷,卻被李泰嘲諷的目光激的狼狽不堪。李治被點破內心中暗藏的那點野心,他知道四哥李泰都說中了。他覺得有些狼狽,逃回晉王府,去了王妃那里尋安慰,卻沒想到王妃只愛爭風吃醋,弄得李治極為煩悶,冷臉一撂走開。晉王妃失望極了,還是派人打聽晉王的行蹤,知道對方去了別處,她嫉恨極了。晉王府內亦從此開始熱鬧紛飛起來。……不說李泰得知太子要被廢除的事情,非常高興,可這么一興奮,他的嘴眼更歪斜了,居然前面的救治一下子前功盡棄了。魏王李泰很快陷入了昏迷,和流唌水不停的危險地步了。白朝鳳等御醫來的時候,都紛紛搖頭,把此事稟告給皇帝。李世民本來是傷心的,等陳慕之和他另一位受信任的暗子,單獨稟告給皇帝關于李泰再次中風的原因,李世民氣的亦有腦卒中趨勢。還好一直有太醫在跟前,緊急扎了兩針,圣人這才緩和過來。他已經對李泰失望徹底,雖然他是動了捧著李泰的心思,用以對抗太子的東宮勢力,但之前卻從未想過讓李泰取而代之,畢竟太子和方言事發之前,也確實是一位十分合格優秀的儲君。否則,李世民也不會近年來越發忌憚兒子來。這點李世民內心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只是他不愿意深思自己的這種“自私”,每當看太子朝氣蓬勃,東宮甚至朝堂臣子朝下一任皇帝跟前靠攏的時候,李世民一開始還覺得他太子選的對極了,可時日久了便不是心思,東宮越發大的權勢觸及了他皇帝的威嚴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