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
臺下已經有人在高喊著韓錦卿的名字。粽子:好的,感謝輕音的真誠回答,那么,你有沒有喜歡的體位?顧輕音(好像被驚到了):這問題……我真沒想過啊,只要大家都舒服,就可以,沒有特別喜歡哪種。粽子:輕音你好像挺放得開啊。顧輕音:我在歡愛中是那種會順從欲望的人。粽子:這和你平時的形象反差挺大的呀。顧輕音:可能有點吧,不過每個人都有很多面的。粽子(點頭):好,那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就你目前的感覺,最喜歡和誰一起做?顧輕音(笑):我就知道你會問這個,目前我就只和韓錦卿、紀卓云做過,單論感官啊……粽子(看著紀卓云):小紀,你的表情能不能收斂一點。顧輕音(無奈的看著粽子):就單論感官哦……我和韓錦卿次數多些,可能彼此都熟悉一些,所以……嗯臺下迷妹已經徹底瘋狂了,紀卓云的臉色黑如鍋底。粽子(看著紀卓云):小紀,沒事啦,一會你就不記得那么多了啊。粽子(看著大家):好了,各位,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感謝輕音、卓云和非然,百忙之中來到我們現場和讀者面對面的交流,掌聲感謝他們。啪啪啪,臺下掌聲如潮。粽子(看著大家):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顧輕音、紀卓云和寧非然站在粽子身邊,也一并向大家獻上了元宵節的祝福!番外五人生若只如初見(打賞章節,女主男主年齡揭曉,不影響正文)顧輕音剛出生的時候,顧夫人讓京城里有名的相師為她看過相,那相師白發蒼蒼,看了許久,沙啞著聲音只道這女娃命格極旺極好,便搖搖頭不肯再說,顧夫人一再追問,他才說了“坐下桃花”四字,還引著顧夫人去看顧輕音的眼尾,顧夫人一看大驚,平日里沒有在意,此時對著日頭細細看來就見一道極淡的紅痕自眼尾處一直延伸至耳后發際,是天生的桃花命相。女子桃花旺總不是好事,尤其是面相上就帶著,自那之后,顧夫人遍訪名醫,直至顧輕音五歲那年,終將眼尾那道紅痕去除,顧德明更是早早像教養男孩一般讓女兒學習正統的詩書禮儀,只盼她將來人品端正,溫良賢德,顧輕音倒也爭氣,自小就聰明伶俐,六歲已能寫詩作畫,得了才女的美譽,讓顧德明很是欣慰。顧輕音七歲,時任鄴城知府的顧德明接到旨意,大開城門,迎接自邊疆凱旋歸來的任仲天大將軍,寒風中,顧德明攜妻兒登上城樓,無數鐵騎自遠方而來,塵煙滾滾,大地轟鳴。一人一騎,舉著任家軍鮮明的軍旗當先闖入所有人的視野,一身銀白鎧甲,面容華美,輪廓深刻,他微仰起頭,正是意氣風發的年歲,一雙冰冷的幽藍眼眸攫住所有人的目光,顧輕音站在城樓上,小小的人兒緊緊握住母親的手,清亮的眸子看著那抹身影,好不艷羨。彼時,她在城樓上,魏冷堯在城樓下,她七歲,他十五歲。顧輕音九歲,顧德明奉旨回京,任翰林院學士,在他的熏陶下,顧輕音常到翰林院翻閱各類典籍,恰逢那年秋季的經筵典禮,翰林院數十階的白玉石之上,一人一襲月白長衫,廣袖博帶,青絲流瀉,眉眼流轉間風度傾世,顧輕音梳著雙環髻,瘦小的身影擠在人堆里遠遠的仰望他,聽著他低柔如春風的聲音緩緩講述著古時禮法,專注且認真。彼時,她在臺階下,上官容欽在臺階上,她九歲,他十八歲。顧輕音十歲,顧德明老父病危,當時顧德明已官拜從三品,便從宮中宣了御醫到府上診治,顧輕音一直伏在爺爺的床頭哭泣不止,一雙大眼又紅又腫,迷蒙中,只見一個藥童跟在一名須發皆白的老人身后,不停的忙碌著,藥童身形偏瘦,長得卻高,雖是孩童的相貌,已可看出眉眼極是靈秀。彼時,她在床的右側,寧非然在床的左側,她十歲,他九歲。顧輕音十二歲,與顧德明一起參加了皇室冬狩,享受著坐在馬背上,在草原上馳騁追逐獵物的歡暢,身邊盡是皇室和官家子弟,遠遠的聽到歡呼聲,她聞到濃重的血腥味,模糊的看到一個少年挺直了背脊站在一頭死鹿旁邊興奮的揮手,她也被他鼓動起來,雙眼透著捕獵者的光芒。少年劍眉星目,頗為俊秀,身邊圍著一群人,似眾星捧月般將他圍著。彼時,她在馬背上,紀卓云在草地上,她十二歲,他十四歲。顧輕音十四歲,風華正茂,亭亭玉立,正值元宵佳節,她偷偷溜出府去賞花燈,見到一盞鯉魚形狀的花燈做的極好,惟妙惟肖,剛買下來樂顛顛的提在手里,哪想到被疾馳而過的馬匹撞倒在地,鯉魚花燈不翼而飛,遠處傳來一陣笑聲,只見馬上的黃衫少年正回頭對著她笑,墨發如瀑,眸如星燦,面若桃花,手中一盞花燈正是鯉魚形狀。彼時,她在人群這頭,明筱鶴在人群那頭,她十四歲,他十七歲。顧輕音十五歲,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文章功課亦是出挑,遂參加女官科舉,在科舉首日的大禮臺上,一人一襲紫衣,青絲及腰,頭戴禮帽,眉目如畫,龍章鳳姿,目光如炬掃視全場,手捧卷軸,沉聲朗讀科舉規章,帶著所有人行開考大禮,顧輕音一身青衣有些緊張的站在考生中間,一字一句的記著規章,身體僵硬的跟著其他人下跪行禮。彼時,她在臺下,韓錦卿在臺上,她十五歲,他二十二歲。顧輕音自此次科舉后,次年被舉薦入仕,十九歲任御史臺任副史,官拜從五品。第126章夜訪蘭苑韓錦卿來御史臺之前已進宮面圣,例行上呈朝中奏報,還順便討了份差事,皇帝對他仍信任非常,見他主動提出要監督御史臺春巡一事,點點頭,大筆一揮,便同意了。興和王朝開國之時,御史臺是由丞相管理負責,所有上奏文書,必須經過丞相過目批準,但這在無形中削弱了御史臺的獨立監察權,所以到了興和王朝六十三年,御史臺一切奏折可以直接面圣,或是由皇帝欽點的攝政王閱覽,丞相已無權過問。御史臺春巡是歷朝歷代的傳統,也是朝廷對百官監察的重要手段,皇室向來十分重視,除了由御史大夫全權負責之外,會派一名二品以上大員坐鎮管理,統籌監督。今年的這份差事皇帝本來屬意剛榮升為殿閣大學士的上官容欽,現在韓錦卿先提了,交給他也無妨。韓錦卿就帶著這份旨意出的宮門,馬車都走了一半路了,硬是讓調頭往御史臺去。聽韓錦卿果然想見顧輕音,明筱鶴心中竊喜,道:“相爺說的不錯,的確是顧大人值守,她現下應是在蘭苑處理公務?!?/br>韓錦卿一挑眉,“讓她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