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書迷正在閱讀:侵占、[系統]女神、[ABO]穿牛仔褲的小公主、[ABO]我是一個ALPHA、嬌寵日常、重生之藥香、魚有所舟、方大廚、鳳皇、獨占韶華
徐夫人神色關切,等她說完,立刻道:“此為人之常情,何來不情之說?我生平最恨,便是‘嫁女潑水’之說。倘生養大女兒嫁人,余生便與母家割斷往來,人情安在?你去便是,我這里無妨的。你將家中之事,該轉的轉下去,余者交待內管事。盡快動身?!?/br>稍沉吟,又道:“我唯一所慮,便是你的路上安全。好在幽州南下至冀州,全于劭兒掌屬之下,一路必定無礙。待出了冀州,我傳信郡守,派軍甲持護你渡河,徑直送你至兗州。你探病后,及早歸來便是?!?/br>兗州幽州,中隔黃河,遠不止千里之遙。小喬嫁過來,也不過才一年的功夫,這會兒便想回娘家,她自知也是難以啟齒。只是這個念頭,原本就有,在心里已經盤旋許久,加上此時正好又傳來伯母臥病的消息,索性借機便提了出來。小喬也知道,挑了這個時候她開口了,以徐夫人的通達,就算心里不是很樂意,應該也是會允許的。沒想到她答應的這么爽快,而且考慮周到。心里難免也為自己一直揣著的那么一點絕對不能叫魏家人知道的心思而感到愧疚。但是,每一次,只要想到那個令她曾夢魘了無數次,至今也不敢松懈半分下去的前世結局,她便告訴自己,做些防備是沒有錯的。祖母是真的好。加上這次的事。她若一直好好活著,于自己或者喬家,應該就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但祖母畢竟年事高了,這次雖然憑自己知曉前世有了提前防范,再加上幾分的好運氣,逃過了一劫。但日后的事情,她也不知道了。萬一哪天祖母百年,剩下一個魏劭。就憑自己這一年來和他的相處經驗來判斷,一旦徐夫人沒了,誰知道他日后會不會翻臉,翻臉了又將如何?可以把事情往樂觀的好的方向去想,或者去做。但絕不能不給自己預備一條后路。哪怕魏劭在床上表露過對她再如何的迷戀,她也時刻不會忘記這一點。小喬便露出感激的喜色,向徐夫人拜謝。徐夫人含笑點頭:“你且回去收拾行裝吧。盼你伯母病體早愈,你也早些歸來。我這里也預備些東西,你幫我帶去,轉贈長輩?!?/br>上回喬慈一行人來的時候,喬家給徐夫人和朱氏都備了厚禮。禮尚往來,她既然要回去,徐夫人回禮,也是常情。小喬再次拜謝。……忙忙碌碌。因趕著回去探病,也沒那么多講究,準備了一天,次日,這個十一月的初,小喬拜別徐夫人,帶著春娘離開漁陽,上了南下的馳道。魏梁這次隨魏劭征戰。徐夫人擇虎賁郎將賈偲帶三十二人護送小喬上路。所有三十二人都選自魏家虎賁親兵,專護衛之責,極是信靠。出城后白天趕路,夜晚投驛舍。走的是一年前小喬北上送嫁的同一條道。猶記當時前途叵測,心情忐忑,而今忽忽一年已經過去了,雖日后如何依舊不得而知,但心境與一年前相比,卻已大相徑庭。依次過范陽、任丘、河間,七八天后,入冀州,再行個差不多小半個月,便抵達了廣平。廣平郡守早已經接到徐夫人的快馬傳報,接小喬一行人繼續護送南下,漸漸靠近了黃河大渡。此時已經出行大半個月,這里也不再是魏劭的屬地。越近中原腹地黃河一帶,因多年兵亂,爭奪不下,今日你來,明日我往,兵若盜賊,經過便刮地三尺,民生愈顯凋零。馳道敗壞,兩旁田地漸廢,白骨甚至有露于野。除了城郭,有時行走個半天,也難遇到雞鳴村舍。即便還有人煙,所剩也不過是老弱病殘罷了。比之去年小喬北上所見,更要荒蕪上了幾分。從猶如太平盛世的幽州出來,見到這樣的荒敗景象。雖然心知亂世之中,如是情景見慣不怪,但依然難免會有幾分感觸。直到再下去,漸漸靠近濟北,這些地方,雖也動蕩,但各處軍閥勢力相持,即便有戰亂發生,也不至于經年累月地持續下去,沿途所見的村舍集鎮,生氣才漸漸地有所恢復。一個月后,到了十二月初的這日,小喬這一行人,終于進入了兗州的境地。第二天的傍晚,還沒到達東郡,行在道上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對面來了一支打著喬家旗幟的人馬。喬慈來迎接自己的阿姐了。賈偲數日前便派快馬在前,往兗州的治所東郡送去了消息。喬平收信,得知女兒竟然在這時候不期而歸,欣喜若狂,當時就派喬慈上路迎接了。姐弟終于碰頭到一起。這一個月來,路上風塵仆仆。小喬既記掛伯母丁夫人的病情,又猜測父親收到自己那封信后的反應,心里其實并不輕松。但從昨天踏上兗州境地的那一刻開始,小喬一路的疲乏,全都一掃而光了。喬慈雖剛從漁陽回來也就三兩個月,但阿姐此刻竟然不期歸家,同樣歡喜異常。其實以他心性,倒恨不得阿姐這次回來便留下了她,往后都不要再回漁陽才好。姐弟敘了幾句話。小喬便問丁夫人。其實小喬前次已經叫喬慈將大喬安好、她盼母親寬心,勿空牽掛她的消息悄悄帶去給丁夫人了。得知她如今雖無多大起色,但病況也沒有壞下去,只是整天懨懨的,這才稍放了些心。因天色將晚,趕著要回城,接著便上了路。喬慈竟叫車夫下去,自己坐上了車夫的位置,親自替小喬趕起了馬車。一路順遂,深夜,一行人入東郡城門,回到了家。仆從往里遞了公子和女公子抵達的消息,翹首盼望的喬平親自奔到大門之外相迎。看到小喬的一刻,見女兒雙眸里隱隱似有淚光閃現,聽女兒用熟悉的一口嬌音喚自己“父親”,喬平那一剎那,心里也是悲喜交集。只是在下人的面前,極力不予表露,只猶如接了寶貝一樣,親將女兒接了進去。因晚,大房伯父喬越那邊已經歇下了,更不好在這辰點去打擾伯母的休息。喬平讓女兒明早再過去拜望,也是不遲。雖然堆了許多話要說,只是心疼女兒這路上顛簸,便讓她去休息。又親自送她到了從前那間閨房的門外。推開門,小喬環視了一圈自己曾住過的這間熟悉的屋子。見里面的擺設絲毫沒有變過,連那只自己親手繪圖的已經褪色變舊的的美人風箏也依舊懸在墻上。心里慢慢感動,回頭望著父親,向他道謝。女兒遠道歸家,喬平心情暢快,哈哈大笑:“傻囡兒,有何可道謝?你雖嫁了出去,為父這里,難道就不給你留一間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