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6
是曹旭也很樂意接受他。再說了……“后勤部那邊,很多東西都要經過他們吧?有青科院的背景經歷也好,至少很多東西從他手上過就比較讓人放心了?!?/br>比如說火雷什么的,運不好炸的可就是自己人。劉曄能夠憑成績考進青科院,這方面肯定是很妥的。紀衡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才做出這樣的安排,否則換個外行真的很容易出問題。只是讓曹旭意外的是,她的后勤倒是安心了,可參謀團卻讓人十分不放心。郭嘉見著司馬懿就懟上了,并且表示,這兩小子是怎么來的?要知道他和戲志才可是經過了重重考驗才算是過關了,可諸葛亮和司馬懿算怎么回事?“軍校的標準不是這樣的吧?”畢竟這事沒有速成的,以目前來說,已經有豐富經驗再加上水平不錯的謀士或者將領們,進入軍校那叫深造學習,這種一般三個月到一年左右就可以合格了,主要是看個人情況。但新入校的學生們可沒他們那么豐富的經驗和見識呀,很多方面都十分稚嫩,甚至有些人只是憑著一腔熱血考進來而已,這種就跟曹旭對曹丕說的那樣,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諸葛亮和司馬懿可不就是新入校的嗎?諸葛亮則解釋道:“奉孝先生大概沒看最近的軍校告示欄?”郭嘉一愣。曹旭接口說道:“這也不怪他,最近伯瑾對他的要求確實嚴格了一些?!?/br>郭嘉壓根沒空關心其他。見郭嘉看過來,曹旭對他解釋道:“是這樣,伯瑾給他們進行了一次實習資格考試,優秀的那些可以先進來算是實習培養?!?/br>這主要是為了縮短人才培養的周期,否則真的軍校學五年,回來再鍛煉兩年,這可就七年的時間過去了??!因此在軍校期間,也可以選拔最優秀的一部分參與實習,且多數不是下前線部隊的,一般來說,至少也是一方大將,甚至直接安排進曹cao的總參謀團也是有可能的。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鍛煉,非常能夠增長見識和經驗,又不會太過危險。“這樣的話,對于最優秀的那一部分來說,時間就可以縮短到三年左右了?!?/br>三年和七年,這可是個鮮明的對比。郭嘉于是也不說什么了,他也覺得這樣做沒什么錯,紀衡確實是一片好心。雖然他最后還是沒憋住問了一句:“那他們的十公里……”“當然完成啦,說起來,仲達是超額完成吧?”聽到曹旭這話,諸葛亮都捂臉了,司馬懿倒是一臉淡定:“不小心走錯考場了?!?/br>然后他參加的壓根不是給參謀們準備的十公里,而是給將領們準備的負重三十公里,于是成功掛科。只不過他距離合格線差距不大,這個合格線是指武將們的合格線,也就是說,如果以謀士的標準來算的話,司馬懿何止是超額完成,他簡直上天了好嗎!郭嘉對此也只能暗自撇撇嘴:“……年輕人啊?!?/br>嗯,這一定是因為司馬懿年輕身體好,才不是因為他自己太弱雞。只不過私下里諸葛亮是不信這事的,以司馬懿為人的謹慎,他居然能夠走錯考場?而且直到成績出來之后才反應過來?扯淡呢!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諸葛亮是不信的。司馬懿要是干得出這種事情來,他也活不到今天了。亂世之中早完蛋了。于是當諸葛亮對司馬懿問起這事的時候,司馬懿也只是笑而不語。諸葛亮看他這表情頓時明白過來:“你是故意的!”司馬懿歪頭看他:“所以我們這不就分到了元昭將軍軍中了嗎?”誰都知道,青州軍中最有前途的去處除了曹cao那里就是曹旭那里了。諸葛亮:“……”所以說,你果然就是故意的吧?當然,此刻曹旭則囑咐郭嘉:“最近你先帶著新人熟悉情況,到時候有些事情也好派給他們去做,畢竟是新人,還要多給機會多鍛煉呢?!?/br>聽到這話,郭嘉笑瞇瞇的答應下來:“年輕人精神好,是該多鍛煉鍛煉?!?/br>你不是體力好很能跑么?公文壓死你!第147章就在曹旭積極整頓兵馬做著準備的時候,卻聽說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公孫度死了。公孫度這個人,雖然之前因為他和曹cao沒什么交手機會,因此對他并不是特別關注,但他的事情曹旭卻是聽說了不少的。要說起來的話,公孫度也算得上是個相當厲害的人物,他早年被任命為遼東太守,但卻趁著中原戰亂的時候多有作為,甚至之前自稱遼東候。不過顯然和意在插手中原事務的公孫瓚不同,公孫度的重點并非是中原的內部戰亂,他將眼光看的更加長遠一些。……于是他去打高句麗了==但甭管咋說吧,公孫度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且因為他的一番作為,他在幽州的名氣很很大,之前甚至不輸公孫瓚一頭。就連袁紹得到幽州之后,公孫度雖然因為不愿意與袁紹發生直接的沖突而選擇歸降,但實際上袁紹并不能真正的控制他。至少袁紹對公孫度是以好言安撫為主,公孫度依舊做著遼東太守,甚至就連遼東附近的一些地方也在他的控制之下。如果要說的話大概類似于現代的鐵嶺那一片,都在公孫度的掌控之中。從沈陽鐵嶺一線,再到朝鮮的一部分,公孫度掌控的地盤雖然看起來是偏遠的,但卻也不能否認在這塊地方,公孫度的話比袁紹的話管用,甚至比天子的話管用。基本就是個土皇帝了。于是就是公孫度這么個人,他在今年剛開春不久就傳出病逝的消息,這很難讓人不去關注。尤其曹旭還心心念念著要打幽州呢。曹旭在對自己的參謀團說出這話的時候,戲志才和郭嘉都沒有多嘴,他們在學自己的前輩,應該說當年他們也是這么過來的。曹旭也明白這一點,因而她先對司馬懿和諸葛亮問道:“你們對這事有什么想法呢?”諸葛亮說道:“公孫度死后,他的兒子公孫康繼承了一切,目前來說,公孫康不管是名聲還是威望都遠比不上父親公孫度,但這對我們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公孫度若在,則因為他的強大,以及遼東的偏遠,因此他與袁紹始終是相對獨立的兩個勢力,這就使得袁紹無法真正的掌控整個幽州,而現在,公孫康或許確實不錯,否則也不會被毫無異議的選做公孫度的繼承人,但比起袁紹,他就略顯稚嫩了,恐怕少不得要對袁紹做出一些讓步才能換來更加穩固的地位?!?/br>否則袁紹先揍他,那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