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9
他倚重賈詡,不正是因為賈詡的能力嗎?郭嘉見曹cao面上露出明了的表情,就知道賈詡這是把曹cao糊弄過去了。他的解釋,曹cao已經接受了。可郭嘉不信。至少他不信賈詡僅僅是只有這些考量而已,更何況,如果聯系之前袁術的事情的話,賈詡恐怕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看清了形勢開始謀劃了吧?或者還有可能更早?郭嘉心說這老頭的水太深,他一時還真是摸不準。似乎是對郭嘉的視線有所察覺,賈詡的眼睛微微轉動,與他四目相對,這老頭也不說什么,只是向他禮節性的微微點頭,然后就繼續把視線轉回去了。郭嘉除了回他一個微笑,什么都做不了,心中頓時憋屈的很。他從小就聰慧過人,旁人所思所想幾乎一眼就能看透,之后不管是跟著紀衡去徐州還是第一次在戰場上為曹旭謀劃攻打匈奴人的事情,幾乎都可以說得上是順風順水,且他做的極好,如果再算上他的年紀,這樣的才能就十分讓人驚艷了。之前在荊州和揚州的事情上,他更是以一人之力連坑劉表和劉備兩個在當世可稱得上英雄的人物,劉表更是雄踞一方,就連曹cao都要對他慎重的人物。因此郭嘉雖然不至于驕傲自滿,但總還是有幾分得意的。青州的年輕人里,他看得上眼的也不過是徐庶或者諸葛瑾這樣的青年才俊,就算是之前遇上司馬懿,他都自詡前輩來看待。此時偏偏遇上賈詡這么個滑手到讓他明知有問題,卻半點痕跡都抓不到的,頓時就有些憋屈。不過郭嘉也有倔脾氣,賈詡的表現更讓他確定,這老頭肯定還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偏要和賈詡較勁,把事情給挖出來!不過賈詡這人可真是不討人喜歡,難怪呂布提起他就咬牙切齒的。郭嘉心說你去青州就趕緊去吧,最好是最近幾個月就去,這樣剛好能夠趕上今年秋季的考核。按照青州的標準,到了青州學習不滿三月的官員是有權力申請不參加當年的考試的,而半年以上的官員則是必須參加。當然了,剛來半年和已經來了三五年的,標準也是不同的。但就算標準不同……郭嘉心說今年秋天怎么著也要想辦法繼續讓紀衡出題,他們這些有經驗的還好,但如果賈詡參加……坑不死你丫的!掛科去吧你!人嘛,雖然說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但在郭嘉看來,憂患之中反而比安樂更加容易暴露破綻。這一點對聰明人來說尤其如此。正因為夠聰明,所以他們清楚的知道在憂患之中該重點保護自己的哪里,而這對他們而言一定是最致命的地方。就像曹旭說,與人比武,看起來最強的地方或許不是最強的,看起來最弱的地方或許也不是最好的突破點,真正的破綻和弱點其實會被高手隱藏的很好。她說起這事就得意:“就算是奉先,也是和我比試了好久之后才發現我的弱勢在哪里的,不過他在這事上特別狡猾,發現了也不告訴我,然后在比試的時候以他之強攻我之弱,那次我輸的好慘?!?/br>不過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曹旭很得意的說,她很快也發現了呂布的,然后他們之間的較量就再次恢復之前互有勝負的局面了,雖然還是呂布的贏面更大一點。這一點放在賈詡的身上倒也不錯。郭嘉心說,他的武藝是比不上曹旭了,但比拼智謀,他對自己還是有幾分信心的。只要找到突破口,他早晚給這老頭從里到外扒拉一遍!然而等大家散了,賈詡卻悠哉的走到郭嘉的身側:“奉孝先生之前像是有話要說?!?/br>郭嘉頓時就是一哽,他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賈詡這都五十多歲了,曹cao對賈詡都表現的很敬重的樣子,他哪兒能當得起賈詡稱他一句先生?這老頭故意的吧!他咬牙道:“不敢當,文和先生才是前輩,叫我奉孝就是了?!?/br>見郭嘉的眼神不太友善,賈詡繼續那一副眼神微垂,波瀾不驚的樣子:“奉孝不必謙虛,之前的很多事情我在宛城也有所耳聞,奉孝當為這天下少有的青年才俊,便是荊揚之地,能夠與你相較的,也不過孫郎周郎罷了?!?/br>郭嘉擺出個干巴巴的笑臉:“先生過獎了?!?/br>賈詡繼續道:“我知你心中有所疑惑……”“別,先生多慮了,我沒疑惑,什么都沒有?!?/br>郭嘉覺得賈詡真的很討厭!可賈詡壓根不搭理他這話,而是繼續說道:“賈詡生逢亂世,也是人生無奈,心中所求不過自保而已,奉孝不必多慮?!?/br>他說完這話,就再次慢吞吞的邁步走開了。郭嘉:“……”老狐貍!不過賈詡那話,倒不一定是假話。自保。若是別人說這話郭嘉肯定要懷疑,為求自保鬧出這么大的動靜來,你還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啥事都能干???但賈詡說這話,郭嘉也就信了。賈詡真的是能干得出這種事的人!當然,這話如果說給紀衡,他也是信的,比之郭嘉是通過自己識人的本事認為賈詡確實是干得出這種事的人。賈詡于后世的評價可不是郭嘉的‘鬼才’荀彧的‘王佐’,他是被稱作毒士的??!別以為毒士兩個字只是隨便叫出來的。賈詡一個表現低調,遇事力求不起眼平安度過的人,能夠得到毒士的稱號,可知他的厲害。當年李郭作亂長安,真以為那是李傕郭汜自己的想法呀?王允和呂布干掉了董卓之后,董卓的剩余黨羽可以說是聞風喪膽,又聽說王允打算翻舊賬,一個個的治罪,包括李傕郭汜在內,都打算趕緊逃命回涼州。結果賈詡說了啥?他說你們就這么跑回去,半路上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搞個團伙組合,回去再干一票大的,運氣好你們就掌控天下了,運氣不好,那時候再跑也不遲啊。李傕郭汜聽了他的話,于是糾集軍隊,反攻長安,然后成功干掉了王允趕走了呂布。也因此,大漢皇室斷送了最后一點希望。畢竟王允是一心想要扶正皇帝,重新恢復漢室榮光的。可皇帝落在李郭手中就不一樣了,對吧?可這事歸根到底,是王允要清算董卓的余黨,當年賈詡也是在董卓的舊部里干活兒的,要清算起來,李郭兩人有武力有馬匹一溜跑回涼州保命去了,難道他賈詡能跑掉?行吧,跑不掉就干一票大的。至于說,以賈詡的能力他會不清楚李郭反攻長安,一旦成事之后對整個天下的影響,這話說出來誰信?他總是在關鍵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