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比,“他名喚李曄,是李家三郎。如果你真是府君家的兒郎的話,那得叫他一聲‘三弟’了?!?/br>李江一腔忐忑不安的心,再往下落了落。茫茫然想到:李家三郎……還比他小一些。但言行舉止間的風度,卻遠遠不是他能比擬的。李家的郎君們,都是那個樣子吧?同樣是李家人,大家卻差得那么遠。那他即便回去了,李郡守也是不愿意見他的吧?曹長史走了幾步,發現后面跟著的少年又停住了。他真是快被這個敏感的少年煩死了,這么點兒事,就不能干脆點?到底是不是李家二郎,得郡守看了才知道吧?郡守還沒看完,你就在這里瞎cao心什么???他回頭正要教訓少年,見李江揚起了臉,露出天真無邪般的笑容,“長史,我現在不想去見我阿父了。我肯定我是李家二郎,但是見面前,我想送我阿父一份大禮。我阿父和你們,一定不知道,李信在搞私鹽這樣的生意吧?我愿意提供機會,讓你們將會稽城的混混們一網打盡?!?/br>他笑得全然無害,垂下眼,又很羞澀,“這算是我認回李家,送給我阿父的一份見面禮吧?!?/br>曹長史:“……!”第40章109李懷安在翻閱公文時,曹長史在外敲了敲門,進來告訴他,“……那位疑似二郎的小郎君已經走了,并沒有看到他后腰處的胎記。他告訴了我等一個重要消息,李信大膽狂徒,竟敢打私鹽的事。望府君定奪,將他們一網打盡?!?/br>李懷安在冰冷的官寺中等了大半晚上,都沒有回去與病重的妻子聊聊天,便是為了看那少年。結果曹長史進來與他說,那少年逃得太快,跟身后有人追似的,攔都攔不住。李郡守將手中狼毫扔下,揉了揉酸痛的脖子,默然許久后,慢騰騰道,“私鹽嗎?李信他們果然覷我脾氣太好,竟胡鬧至此。這次便依你之言,該對那幫小地痞們敲打敲打了?!?/br>曹長史心中大喜:府君終于要有所作為了!終于要腳踏地痞,手撕流氓,把那幫混混們扔到天邊去了!府君威武!府君……李郡守說,“但是別太過分。拿下那個叫李信的少年,大家都會老實很多的?!?/br>曹長史狂熱的心情,立馬蔫了。他無精打采問起李江的事,“府君,那個叫李江的,您不再派人去查查?萬一他后腰的胎記位置不對呢,萬一他也不是您家二郎呢?您就認他回去嗎?”李懷安半晌無話。他面色平靜,眼睛望著翹案上的銅燈。那星火微微,一如他心中感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李郡守才道,“快十年了……你以為,我真的在意一個小子么?真的想找到那個小子嗎?”“……”“那個孩子丟失幾年后,我還想著找到。后來時間太久,我早已不想了。若非內人病重,神志昏沉,我斷不會回來會稽,妄圖大海撈針,找一個丟失了十年的小子。所以,李江到底是不是那個孩子,我并沒有那么在意?!?/br>“……”“世上哪來那么多后腰有胎記的少年呢?找到一個合適的,已經很不容易了。他是了最好;不是的話,如果他其他方面能讓我滿意,我也會讓他變成‘是’。我找他回去,不是為了讓他繼承我李家家業,而是為了逗內人開心。就像養只小貓小狗一樣。內人病好了,才算他真正立功了?!?/br>“……”“這些話你莫說出去。只在心里琢磨,找我想要的那樣孩子便是?!?/br>“喏?!?/br>過了會兒,曹長史離了官寺。再過一會兒,有仆從們提著燈籠,李郡守也從官寺的偏門出來,上了馬。在一路蜿蜒的燈籠火光牽引下,李郡守一行人,緩緩地回去了李府。李江從角落里走出來。他跟上李郡守的馬,吊在那些人的后頭。茫茫夜霧,在空氣中彌漫。天比較冷,少年為了穿一身好衣裳,保暖的衣物全脫了,到這個時候,凍得鼻子通紅,哆哆嗦嗦。他卻很興奮!他跟著李郡守,看他們離開官寺,一路走到了大官們住的巷子里,看他們下了馬,立刻有府上小廝過來牽馬。有仆從請李郡守入府,那些仆從行動井井有條,從始至終,李郡守都沒有說一句話。少年躲在墻角落里,靠著墻根邊,眼中閃著激動的光!李家百年望門,根系會稽。門口的石獅、大師題名的牌匾,每一樣,都彰顯著這個家族的聲望。而他是李家二郎,他以后,也是要住到這里的!他的出行,也將一堆人圍著轉。他走個路,永遠有人在前掌燈……他將過上人上人的日子!后腰處覺得guntang,燒著他的肌膚。少年握緊拳頭,暗自跟自己說:我是李家二郎!我必須是李家二郎!他這般行為,一徑落入了跟在后頭的阿南眼中。方才李江去官寺,他沒有跟上;現在李江跟著李郡守的行蹤,阿南倒跟上了。把李江的激動看在眼中,阿南忽然有些意興闌珊,懷疑自己在做什么?李江不過是一個不知事的少年郎君而已。頂多心胸狹窄,卻也沒造成什么大的危害。自己何必跟這么個小子算賬呢?還不如就照阿信說的,看李江看上了什么,他們干脆就送給他好了。兄弟一場,計較來去,未免太傷感情。一路上,跟李江從官寺到李郡守府上,再從郡守府,回到官寺那條路,阿南都在想找個問題。他即將要放棄了,扭頭要走人時,看到走在前面的李江忽然快步走兩步,跟一個人熱情洋溢地打招呼,“韓大哥,好久不見!”阿南隨意聽了這么一耳朵。李江已經到了官寺附近??吹揭粋€眼熟的官吏背著包袱,在牽一頭毛驢。他現在看到這些官吏,就想到李郡守,就想到自己即將能得到的身份。所以即使是看到一個平常不怎么打交道的小吏,也迎上去打招呼,總覺得等日后對方發現自己真正身份時,會很驚訝。被叫“韓大哥”的壯士回頭,看到是一個眉目清秀的郎君。他自是認得對方是這兩天頻頻與官寺接觸的人物,晚上在官寺的時候,還與這位小郎君打過照面。于是韓大哥回應了李江的熱情,“好久不見!”“韓大哥這是去哪里?”李江看到對方又是毛驢又是包袱的,猜到對方要出遠門,無非是隨意客套一二。“跟上面的告了家。我小弟一家在徐州,幾個月都沒消息。聽說那邊賊寇為患,世道很亂……我大父天天在家里念,這不,我要走一趟徐州,看看我小弟一家過得怎么樣,”壯士拍了拍鼓囊囊的包袱,“我大母和阿母烙了些麻餅,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