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
信了!她真是受夠李信了!要甩了他!必須甩開他!然第二天睡醒,聞蟬醒來,看到李信蹲在邊上看她,不知道看了她多久。少年興致盎然的眼神,看得聞蟬心底發寒。難怪她一晚上跟鬼壓床似的,噩夢不絕。聞蟬一看到他精光的上身,就忍不住去看……他身材真好……李信壞笑,“你到底是喜歡我的衣服呢,還是喜歡我光著膀子?”聞蟬:“……”趕緊把披著的衣服甩給他,逃離他的魔爪。由是匆匆洗漱一番,不得不跟著李信走。昨晚那匹馬居然還在,李信牽著馬帶路,聞蟬在后頭磨磨唧唧地想著逃跑理由。根據昨晚情況來看,李信還是喜歡她。他喜歡她,就是她最大的依仗。聞蟬敬佩李信:她那么騙他,他都不氣惱,到底是心性寬大,還是滿不在乎呢?這么厲害的人,看上自己,舞陽翁主誠惶誠恐,想跪求他放過。聞蟬追幾步,探他的口風,“你武功這么好,是不是有高人教過你???你以前,肯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吧?”“你都說不為人知了,還問?”“你這么強,我很崇拜你啊,”聞蟬夸他,“我阿父親選的護衛,都不是你的對手?!?/br>李信說,“那是因為他們受到的訓練,和武功關系不大。像這樣的衛士,大多身體強壯,配合良好。如果事先不準備,很難攻破。但是習武就不一樣了,講的是個人水平。目的不一樣,不能說我比他們強?!?/br>聞蟬驚訝看他。牽著馬走在山路上,少年雖然漫不經心,卻居然很認真地回答了她的問題。她都沒想到他會詳細回答。讓她想恭維他的話,都不知道怎么說。聞蟬又說,“李信,你肯定不是普通的混混吧?尋常的,哪有你這么厲害?你的一身本事,不應該只是個混混啊。你就沒什么想干的嗎?”李信用手擋陽光,懶洋洋的沒骨頭一樣,“干什么?”“你武功好,可以當個衛士啊。有人推舉的話,當武官也行啊?!甭勏s諄諄善誘,“你要是需要人舉薦的話,我可以讓我姑父幫你。不然你拜到我阿父門下,我阿父也能幫你。你老跟著我,算什么???”其實翁主也能養門客,但聞蟬肯定不會告訴李信的。她以權勢撼少年對她緊追不放的行為。李信被逗笑,“當衛士?當門客?我?”聞蟬看看他的樣子,一手扶腰,一手牽馬,眉眼間有天生的桀驁不屈……好吧,就他這副“天下我最大”的張狂勁兒,誰敢留他啊。“那你可以從軍建功業去嘛?!?/br>“從軍?受氣嗎?不跟外人打,也不跟自己人打,去軍營養一身膘子?這么輕松,我喜歡!”李信一臉正經。聞蟬想撓他一臉:“……”她惱羞成怒,“反正我的意思是你很強,你干什么不好啊。你干什么都會有出路的!我就希望看你第一眼,你是山匪;第二眼,你在官府手下來去自如;第三眼,你連我姑父也不放眼底了……每一次見到你,你都不一樣,都更強大,更厲害!最后說不定能撈個將軍來著!”李信無聲看她半天,手拖住她,將她攏于胸前,在女孩兒掙扎中,他問,“喲,知知是想當將軍夫人?不早說?拐彎抹角的,虧我聽得懂?!?/br>聞蟬臉漲紅:你聽懂個屁!他把她氣的,都想爆粗口了。卻突然間,少年神色正經了些。日光下,他不看她,而是抬起頭,眺望遠方青山大霧,慢悠悠說,“知知,其實于我來說,那些都不是什么好出路。不過有一個事,出路卻無比好,讓我心動。我一直在猶豫?!?/br>聞蟬哼一聲,心想你居然還有愿想???別是搬塊瓦磚當新房、娶個女賊生孩子吧?李信說,“造反?!?/br>聞蟬:“……”第24章知知不能賣兩人在山路上緩慢走著,聞蟬消化著自己聽到的那兩個字——造反?!他說的是造反吧?他怎么有勇氣說??!聞蟬第一反應就是想去告發他!然荒野茫茫,她身邊只有一個一不高興就冷笑的李信。走過水洼,穿過林木,山野的秀麗與干枯同時呈現。聽到人聲,兩人停步,見到下方山道上,有三三兩兩的山戶背著簍子,簍中堆滿薪柴,想是上山打柴。聞蟬沒見過人背柴,就好奇看了看。她安靜的時候,李信也不說話。等過了片刻,李信乍然開口,“知知,你說我能干什么呢?仕途之路,被名門望族壟斷。高高在上的人,瞧不起下方的人。士族們只希望百姓過得渾渾噩噩就行,爭爭土地就行,連識字,也不愿意腌臜之人玷污?!?/br>聞蟬:“……”扭頭去看李信。陽光浮在少年清俊的眉眼間,他淡然說話的時候,也許是太過專注,聞蟬在他眼中,看到清愁如織的目光……不過她很快就知道這是自己的錯覺了。因為李信一聲冷笑,打碎了聞蟬心目中那個憂愁少年的形象,“你說當武士?那也是給有地位的人當傭工使喚。像我們這類人,在你們眼中,只配干粗活,混口飯吃吧?瞧不起我們,不給我們機會……天生的自大啊?!?/br>聞蟬想:哪有您老人家自大?“知知,大楚的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間,被劃出了一條清晰的界限。上方人士假同情地給出一條生路,卻不愿意我們出頭。不然你去算算,大楚自建國,有幾個窮人,能走到你們上流社會去呢?”聞蟬不動聲色往離他遠的、安全的地方退一退,怕這個少年嫉惡如仇起來,突然想起她也是他口里厭惡的人群,過來傷害她。但李信沒有。在聞蟬將他定義為危險人物時,他又隨意般的跟她說話了,“去打仗也不好。別看世道不好,將士其實無仗可打。蠻族人多年侵犯大楚邊境,大楚只守不攻,熱愛和親。國內災患多,官逼民反,百姓聚眾起義,上面也不派人震懾,只靠地方郡國的兵力。長安盛世太平,哪知道地方和邊疆,早就水深火熱了?!?/br>聞蟬走在李信后面,呆傻了一樣,看著他的背影。他在她眼中,一下子變得很高大。一個小混混,居然能這么了解時世,還說的頭頭是道……好多她都聽不懂。聞蟬小聲,“那你也不能想著造反啊?!?/br>陽光跳躍在少年的笑容里,他笑起來,因充滿邪氣,又好像在認真跟她分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