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了招攬觀眾,這里也布置著花燈,更有兩個小姑娘將花燈做的桶在腳上蹬的飛轉,流光溢彩。只可惜觀眾比先前少,叫好聲不多。寧云釗等人站過來齊聲叫好,各自拿出一把錢扔進簸籮里,被班主連連躬身道謝。幾人說笑著繼續前行,很快便到了燈謎所在,相比于適才這里反而熱鬧一些。燈謎到底是要費腦筋猜,普通民眾不喜歡,來這里的多是識文斷字的人,這些人本就自持身份,所以不會去圍觀那邊的方家少爺,反而有更多的人避開那邊的熱鬧趕來這里。這里也是寧云釗等人喜歡的一處。“看看今日誰贏得多?!币粋€年輕人喊道。猜對燈謎便得到花燈,拎著一串花燈而行是件很招搖又風雅的事。幾人便笑著沿街而行,很快手里便拿了各色的花燈,也引得不少人跟隨看他們解謎。寧云釗的手里倒是空空,他只是站在一旁看,很少解謎。“你這樣讓我們很難堪啊?!币粋€年輕人不滿的說道。旁邊跟隨的民眾看了眼寧云釗,寧云釗依舊帶著帽子,將面容遮住,眼花繚亂的街上大家也認不出他。但單單看身姿筆挺,就讓人心生好感。“猜不出的人也多的是嘛?!庇忻癖姳闳滩蛔√嫠f好話。“他可不是猜不出,他就是裝?!睅讉€年輕人哈哈笑了,“別以為我們不知道,我們解出的他肯定也解,就是不說?!?/br>寧云釗笑了,說話間已經走到了下一個燈謎前,他看了眼,便提筆將燈謎寫出。跟過來的人甚至還沒看完。“你看看你看看,我沒說錯吧?!睅兹似鸷逭f道。寧云釗笑而不語接過攤主遞來的花燈。這是一盞嫦娥奔月燈,做工精美活靈活現。寧云釗看了眼轉身遞給一旁站著的一個女子。“借花獻佛,送給你吧?!彼f道。那女子十七八歲,扎著頭巾,束著袖子,很明顯是在攤位上幫忙的。因為看到這些年輕公子們氣度不凡,忍不住站過來看,沒想到會被送一盞燈,頓時紅了臉慌慌張張的擺手。“過節好,拿著吧?!睂幵漆撔Φ?。西北這邊一向民風開放,又逢花燈節,四周圍觀的人便都笑著勸說。那女子紅著臉接過施禮道謝,寧云釗略一還禮向前而去。那女孩子立刻被姐妹們圍住,在一片笑聲中女孩子眼睛亮亮的看著寧云釗的背影。對于她這樣身份的人,此情此景只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并且將成為心底溫暖的記憶,照亮她的余生。第五十三章旁觀的對弈少女們的視線走了很遠還似乎黏在后背上。“就說了這家伙最裝,竟然戴上帽子也遮不住,一出手就搶了我們所有人的風頭?!睅讉€年輕人故作惱怒的說道。寧云釗笑而不語,任憑同伴們說笑著打趣向前,很快又停下來。這一處卻不是猜謎,而是有人擺出了棋局。這燈謎是官府承辦的,最后誰送出的燈少,會得到官府的額外獎勵,所以有些攤主會絞盡腦汁的刁鉆設置。現在這個攤主設置的就是一個棋局,誰能贏了他誰就能得到一盞燈。這下棋比猜謎難多了,所以圍觀的多,拿到燈的少。幾個年輕人哪里肯錯過這個,摩拳擦掌的立刻上前去了。“這次你還自己想吧,等我們玩過了你再出場?!贝蠹也煌趯幵漆撘痪?。寧云釗笑著讓開一步,看著大家涌上前。雖然下場贏的人不多,但圍觀的人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看棋的有看熱鬧的。攤主為了彰顯自己的公平,還特意加了大棋盤,專門讓人將對弈場景擺出來,讓圍觀的人看個清楚,這樣倒不用都擠過去。寧云釗左右看了看,退到一旁的大樹下,在這里既不會被擠到也能看到對弈的進展。此時棋盤上黑白二子正殺的難解難分。只看了一眼寧云釗就點點頭,這個攤主請來的是個高手,泛泛之輩想贏了他不容易,果然片刻之后,挑戰的人就敗下來。接下來又有人上場。但慢的一盞茶,快的三四步就輸了,直到寧云釗看到自己的同伴坐過去,戰局才多少有了樣子。寧云釗也凝神看著,看到同伴落了一顆子,不由眉頭一皺。“錯了?!?/br>一個女聲從一旁傳來。寧云釗愣了下,轉頭看去。不知什么時候另一邊的樹影下走來一個女子。也正看向那邊棋盤。她也裹著斗篷,帽子遮住了頭臉,看身形窈窕纖細。年紀不大。“十日,九,斷?!?/br>輕柔的聲音接著說道。寧云釗收回視線看向棋盤,在心里將適才同伴走的白子換了個位置。十日。九,斷。雖然跟自己想的不一樣,但也不錯。不過,對方如果應對十五望六呢?他心里想著口中便說了出來。“十四雉,五?!迸暳⒖陶f道。有意思。寧云釗心神一凝??粗灞P。“十一冬,三?!彼f道。他的話音才落,那邊女聲立刻接住。“十七星。五?!?/br>如果此時有人站在這里,就會發現他們口中說的棋步已經完全跟棋盤上不同。從那句十日九斷起,十五望六應對開始,他們就開始一場新的棋局。眼前的棋盤上黑白二子廝殺,但這旁觀的二人還有一張棋局展開了廝殺,不是在視線里,而是在心里。盲棋。上古傳仙人劃沙為道,以黑白行列如陣圖,謂弈枰。局方而靜,棋圓而動,又稱圍棋。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曰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寧云釗從小棋藝高超,八歲時就能觀棋不忘,被人稱為神童,曾被斷言二十能入通幽之品。意思是受高者兩先臨局之際,見形阻能善應變,或戰或否,意在通幽。寧云釗一向是個很謙虛的人,但他覺得自己如今雖然不滿二十,已經能算是通幽之品。一直這樣認為的寧云釗此時產生了動搖。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