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3
書迷正在閱讀:囚鳥、聽說男主是泰迪、[快穿]原配的逆襲、我的男孩、一渣到底[快穿]、君九齡、yin魔紳士和美人兒、白靜無慘、韞色過濃、luanlun系列之兒媳
此一來,練功、恢復、分析,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一個圓滿下來,仙力恢復。同時,分析結果也出來了。再次推演時,她減去了三成的煞氣。一個大周天走遠,仙力離警戒線還差半成,與剛才的分析結果略有出入。這是因為在推演的過程中,沐晚優化了兩處路線——在推演的過程中,她參悟到,煉化煞氣與煉化靈氣還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完全按照煉化靈氣的路徑逆行。例如說,經過與前面推演結果的比對,她發現煞氣對腰腹帶脈群里的兩條細小經絡的損害比較大。雖然同時元氣和五行靈氣對它們進行了修復,但是仔細察看的話,這兩條經絡其實還是受到了損害的。如果忽略不計的話,百兒八十年的,不成問題。但是,她又不是凡人,只求百年好活就行。且不說隨著修為的提升,她的天壽會越來越長,就是現在,她的天壽也是三萬年啊。百兒八十年,對現在的她來說,也是彈指之間,好不好!所以,這個隱患必須解決掉。她試著繞開這兩條小經絡。別小看兩處的繞行,竟然節省了差不多半成的仙力!沐晚心里很是高興,將這個發現詳細的記錄在手札里。為了表述清楚,她還在旁邊配了這兩處的經絡圖。然而,畫完之后,她又發同了一個新的問題:因為煉化煞氣的時候,同時會導致元氣和五行靈氣行走大周天。所以,避開了這兩條小經絡之后,其中的元氣和五行靈氣停滯不前,自然而然的也被隔絕在大周天之外。長此以往,絕對不是好事情。因為運氣行走大周天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緩慢的拓經展脈的過程。這兩條小經脈不參與大周天,怎么被拓展?久而久之,它們會變成如同關塞,大大的限制仙力的速度,同時,也成為她的死門所在。所以,單純的繞行是不行的。最好的方式是,煞氣繞行,但是,此間的元氣和五色靈氣依然能參與到大周天以來。想法是美好的??墒?,實際cao做起來……沐晚再一次懊惱——前前世時,過得太任性,真是浪費之極!將那兩處的經絡看穿了,她也沒能想出什么好法子來。嘆了一口氣,她放下玉簡,背負著雙手,走下大位,又在玉府仙殿里轉悠起來。主意想出來不少,然而,不用推演,她很快就給否決了。如此轉了好幾圈,她還是沒有想出可行的解決之道。頭痛??!她站在一根盤龍金柱旁,無奈的用頭輕輕頂著柱子,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道前輩們是怎么度過這一關的?”雖然沒有這方面的確切資料,但是,推演了這么多次,她堅信,是否會碰到這個難道,天仙境也許是因人而異。但是,突破金仙境后,是一定會碰到的。突然間,她生出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力感。就在這時,腦海里象是劃過一道流星。某人心中大亮,拍著額頭歡呼:“對了,我有!”父神肯定也是碰到了這個問題的!他是如何解決的呢?也許在里,能夠找到答案!想到這里,她立刻來了精神,呼的騰挪到大位上,取出的下卷,也就是成神篇。有前前世的記憶撐著,她完全能看懂人仙境和天仙境的功法,并且早就背得滾瓜爛熟。她素來對自己的記憶力自信得很。在天仙境以前的功法里,根本就沒有涉及這個問題。是以,她直接翻到后面的金仙境功法。唔,這些文字就顯得晦澀難懂了。沐晚才看了一句,眉頭便皺成了大疙瘩。再看一句,光潔飽滿的額頭上象是雨后春筍一般的冒出了大大小小的汗珠兒。嗡的一聲,腦袋里象是炸開了鍋。仙力象是潮水一樣泄去。不行,不能再看下去了!很容易走火入魔的!她趕緊的閉上眼睛,不再去想那些文字。過了一刻多鐘,她才恢復過來。唉,還是修為太低了……沐晚無可奈何的放下竹簡卷。現在,星海里,還有玉府仙殿的盤龍金柱上都已經衍生出了煞氣,并且,以后,煞氣會越來越多。她不可能等到突破金仙之后,再去處理。該怎么辦呢?沐晚擰眉,心道:沒辦法了。只能自己想法子。于是,她打起精神,指尖凝出一道仙力,在“石像”的旁邊繪出這兩處小經絡以及周邊的經絡圖。時而盯著圖苦苦思索,時而在圖上涂涂畫畫……時間一點一滴的逝去,而某人絲毫沒有察覺。每每想出一條覺得稍微靠譜一點的法門,沐晚立刻在“石像”里反復推演。不知道涂改了多少次,也記不得推演了多少回。終于,她成功了!經過無數次的涂抹,她偶然間發現,這兩處小經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的首尾部位,無論大小和形狀都完全相同,可以重合!于是,她創造性的運用了類似于“撕裂虛空”的手法,在煞氣逆行至這兩處時,將首尾瞬間重合起來,從而,煞氣同時流過了首、尾的端口。雖然煞氣沒有流經兩處小經絡的內部,但是,卻成功的催動了其中的元氣與五行靈氣。它們如她所愿,順利的加入到了大周天里頭。因為它們很短小,而元氣和五行靈氣的運轉速度極快,竟然與煞氣做到了同步!經過反復的推演后,沐晚終于確定了這兩處的路線。一個大周天下來,仙力節省了小半成。最重要的是,既避免了煞氣對這兩處小經絡的傷害,又讓它們正常的參與到大周天里來。問題總算得到了完美的解決。沐晚滿意的將之記錄在手札里。第二輪推演結束,解決了路徑,以及煞氣數量的問題。現在,還剩下最后一個問題:如何將煉化煞氣融入到日常的功法中來。其實,在前面的兩輪推演中,對于這個問題,沐晚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之前,她的功法運行狀態是:一快一慢,兩個大周天,構成一個圓滿。而快與慢,本來就是事物的兩個相反狀態,就如黑與白、陰與陽、正與邪。類比一下,沐晚認為,保持慢的大周天不變,將煉化煞氣代替快的那個大周天,應該是可行的。因為從時間上來說,煉化煞氣的過程,與快的大周天相差無幾。當然,這個大膽的猜想也需要通過推演進行論證。結果,第三輪推演很順利。反復的實踐證明,她的猜想是完全可行的。記錄完畢后,沐晚再回過頭來反思,發現此法門完全符合道法。寫完最后一筆,她聽到了星海深處發出“轟隆”之聲,有如一道又一道的悶雷滾過。不用看,定是又有新的星球生成。因為剛剛她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