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6
蕭家和謝家,恩威并重,并無差別對待,對小王爺宋驁也多有期許,但他的私心底,想要培養為儲君的兒子一直是宋熹。當初他力排眾議,無視蕭家,立宋熹為太子便是明證。而立太子,只是他的第一步。一為試探蕭家,二也為鍛煉宋熹。至化帝突然駕崩,按祖宗規矩,太子登基是必然。那個時候,如果蕭家有異動,那便是謀逆。朝中有名聲的老臣,大多忠心不是哪一個人,是國,是君。宋熹也非省油的燈,而且,謝家瘦時的駱駝比大馬,朝中有的是謝氏余黨。就算蕭家動用武力將皇位爭來,也名不正,言不順。于是,便有了一個長遠的計劃。當然,在這個計劃里,蕭乾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個時候,蕭家勸進宋熹,可謂做足了戲,也給足了宋熹的臉面。所以,宋熹能安穩登基,從朝堂到民間,無人不清楚,是因為蕭家的大義與忠孝,也無人不佩服蕭家顧大我而舍小我。可奪,而不奪。那是為仁。可爭,而不爭,那是為忠。可取,而不爭,那是為義。有仁,有忠、有義的蕭家,不該讓皇帝所感恩嗎?然而,政治博弈哪有那么簡單?又哪有外表那么可歌可泣?宋熹即位之后,能容得了蕭家獨大,在權政方面處處掣肘于他嗎?古今中外,無一帝王可以做到。從那個時候開始,宋熹與蕭家的博弈才正式開始。也就是說,宋熹取代了謝家,成了蕭家的對手。對此,蕭家原本也做足了準備。可原本布局好的一盤棋,卻因宋驁在陰山的失蹤發生了逆轉。本來可憑借對珒一戰,以滅珒之功,為南榮立下赫赫軍功的小王爺,突然不見,生死不知——如此,蕭家失去了一個主要的籌碼。于宋熹而言,也再無顧及。從此,他開始大刀闊斧地對蕭家動手。沒有了皇子,蕭家再怎么折騰,有什么用?君主統治的時代,他們總不能自己做皇帝吧?這種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宋熹利用這一點,做了一個周密的布局。趁著蕭乾領兵在漢北,無法顧及臨安,他一方面整肅朝綱,大力提拔心腹之人,裁剪蕭家黨羽,同時讓心腹大臣羅織蕭條的罪罪狀,一條接一條,奏書一本接一本,不斷參奏朝上,弄得人心惶惶。另一方面他利用時間差,在蕭乾不知情的情況下,布軍漢南,只等一旦與蕭家撕破臉,就可以與蕭乾隔江對峙——此局精、妙、絕。他準備充分,還占住了正理。——因為蕭乾是北勐世子。如果這個時候蕭家與他開火,就是叛臣,不占理字兒。當然他沒有想到蕭家還有一個后手——宋徹。宋徹原本就是蕭家早就布好的局,蕭家也事先防備了這一點。為免宋驁夭折,打小就把他培養得紈绔任性,沒有爭權奪利之心,一來為保他小命,二來也為掩人耳目,讓謝家掉以輕心。畢竟這樣一個沒有上進心的皇子,很難有大的作為。蕭家拉扯著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也怎么都是輸。那么,宋熹突然動手了。蕭家生死存亡之際,肯定得放手一搏了。于是——就在宋熹準備大開殺戒的時候,蕭家也祭出了最后一步棋。宋驁不是失蹤在陰山嗎?沒事,蕭家可以讓他“活”過來。這些年,在蕭家的授意下,宋徹被那順培養得能文能武,治國方略,無一不精,幾乎全是按照古往今來的儲君要求去教養的。不僅如此,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蕭家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宋驁的喜好,外貌,行為方式等等一一告之與那順接洽之人,從而讓宋徹隨時可以以假亂真的模仿宋驁,不被任何人覺察。為此,遠在陰山的宋徹,甚至習得一口流利的臨安話。便是土生土長的臨安人,也聽不出半點不同。而這也正是在天神祭洞時,連蕭乾都沒有察覺宋徹并非宋驁的原因。宋熹要滅蕭家,蕭家祭出宋徹一搏,完全順理成章。而且,在當時的情況,蕭乾手握漢北之兵,可以說勝券在握。畢竟,宋熹動手在先,有著“從龍之功”的蕭家,并沒有干什么禍國殃民的大惡,蕭乾還有滅珒逐鹿之功,那些罪名,也完全可以說是莫須有。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宋熹動蕭家,并非蕭家有罪。那么,如果在這個時候,失蹤的小王爺宋驁打著“國有jian佞,禍害忠良,以清君側”的名號,甚至直接“清昏君”,領著北征大軍殺個回馬槍,是不是一箭雙雕?一占道理的制高點,棒打宋熹。二占世人推崇,名正言順做皇帝。蕭家相信,以宋徹之才,有蕭家輔佐,必可再開南榮王朝的新華章——然,事有意外。一步錯,步步皆錯。他們的失策就在于——那順巫師。這一顆布局了二十多年的棋子。也就在那個時候,蕭家才知道,那順早就離心。而他們的另一個小王爺宋徹,也被他關押在陰山。如此,一敗,全敗。……聽到這里,墨九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一直以來,她雖然感覺到私下的暗流涌動,但始終是生活在一個相對平和的環境中的,蕭六郎以前也從來沒有給她說過半點危險的事。故而,她根本就沒有想到,在她看不見的背光中,這些人廝殺得這樣慘烈。刀刀不見血,卻殺人于無形。“宋熹動作很快?!笔捛f著,又停一下,“出手也狠?!?/br>是了,又快,又狠,雷霆萬鈞——他在臨安布局時,蕭乾還在外面帶兵,為南榮拼命。而他,早就已經動了他的老巢。墨九皺了一下眉頭,“你何時知道他要大動作了的?”“破汴京,遲重死,辜二到?!?/br>蕭乾的面色,淡淡的,無波無浪,似乎沒有什么情緒。可了解他如墨九,卻在他提到“遲重死”三個字時,察覺到他聲音里若有若無的漏風般涼寒——遲重于汴京自刎,對蕭乾來說,是一道難以抹滅的傷疤。也算是他全盤計劃中的一個意外。遲重是他麾下最為得力的干將,跟了他數年之久,比之古璃陽更得他心。有朝一日,他逐鹿天下之時,有這樣一員悍將在側,可謂如虎添翼。然而……人生終歸無常。想到遲重之死,墨九暗嘆一聲,捏了捏他的胳膊,以示安慰。心里頭,卻隱隱有根刺——對宋熹,哦,也就是東寂。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