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0
上,“哧溜”一下就鉆入了車廂。也不管墨九表情如何,撲上去就一頓猛“親”,那熱情的樣子,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人狗再聚,狗歡,人不歡。這場面,讓墨妄這么鋼硬的男兒,都不由紅了眼眶。“不曾想,還能見著旺財……”他說得感傷,墨九卻依舊一副冷臉,看著那怯生生的姑娘,不溫不火地道:“我要見的人是你們掌柜的,對你,九爺沒興趣?!?/br>那俏姑娘扁了扁嘴巴,低垂著頭,小聲嘟囔道:“九爺,掌柜的說了,這條狗九爺一定會感興趣的。若念及奉還之恩,想來也可寬容他一回?!?/br>寬容他?說到底,還是不肯相見么?墨九眸色暗了暗,冷聲道:“你以為什么野狗,都能隨隨便便打發了九爺去?不來見我,信不信連狗也一并燒烤了?”“嗚……”可憐的旺財,又委屈地嗚嗚一聲。墨九不動聲色地瞟一眼這條蹲在她腳邊的“野狗”,忍不住揉了揉它的腦袋,剜向那姑娘,冷冰冰道:“你應當知道,在九爺這里,沒有條件可講?!?/br>那俏姑娘臉兒一白,表情難看之極。“九爺……九爺就寬容咱這一回吧……我保證,從明兒起,每天給九爺送涼茶上山來?!?/br>墨九眉梢一挑,沒有半點同情心的樣子,一轉頭,就問墨妄。“一個時辰,還剩下多久?”“九爺!”那俏姑娘急眼兒了,像是曉得不挑明過不了關,四周看了看,湊近車廂,從袖子里掏出一個東西來,遞給墨九,“這個……掌柜的說,請您過目。一看便知?!?/br>這是一個繡著祥云圖案的荷包。那繡工,一看便出自勛貴世家。墨九慢慢打開,從荷包里頭抽出一張紅彤彤的婚書來——紅紙、黑字。上面寫著兩個人的生辰八字和姓名等信息?;闀闹魅?,一個是蕭家大郎蕭長嗣,一個正是她墨九。一行一行的看著,墨九臉色變幻不定。好一會兒,她方才看起頭來,看了一眼那個咬著下唇緊張不已的俏姑娘。“既是我夫婿,為何還要避我?”那俏姑娘在她面前,很是躊躇,臉色越來越難看,低聲下氣的樣子,就差抹眼淚兒了。“九爺,掌柜的如今逃難來此,又怎敢多說出一個蕭字?再者,掌柜的知曉興隆山龍蛇混雜,九爺cao持著墨家更是不易,又怎肯輕易給九爺添麻煩?”麻煩,確實麻煩。蕭家一案,天下皆知。潛逃離京的蕭長嗣,更是朝廷重金懸賞抓捕的重犯。他逃到興隆山這個世外桃源來,卻不與墨九相認,隱姓埋名在鎮上開一個茶飯莊,聊以度日,不愿給她找事兒,這理由不僅說得過去。而且……可以說蕭長嗣乃大義之人。只不過,墨九對于她這個傳說中的“神秘夫婿”,一直以來都抱有深深的好奇。當年在蕭家她見不著他。如今到了興隆山,她的地盤上,難不成,還得由著他?墨九挑一下唇角,冷笑一聲。“你家掌柜的到底什么???這么見不得人?”那俏姑娘雙手不停絞手絹,“……我也不知情。在臨安那會兒,主上為他診治,也不容人打聽。如今……主上不在了,掌柜的就靠以前主上留下的方子拖著半條命。而且,他如今的身份,也沒法兒請郎中……九爺,落難的鳳凰不如雞??!”落難的鳳凰?墨九抿緊的唇,添了一絲冷嘲。斜目一望,她的視線,從俏姑娘的臉上慢慢掃過去,一字一頓,說得極冷。“那你呢?你們呢?又有什么理由不見我?連捎一封信來讓我知道你們的近況,都那么難?”你,還有你們,指的都是誰?自動站在邊上去“望風”的墨妄,聞言,驚詫地回頭,望一眼墨九,又打量一下那俏姑娘。難道……墨九早就知道她是誰了?那姑娘顯然也想到了這一層。頭垂得越來越低,腳尖在地上畫著圈兒,像是在想什么法子狡辯,又像是無法面對墨九。“九爺……我也不想的?!?/br>墨九不冷不熱地笑著,瞬也不瞬地盯回去,“說!”那姑娘在墨九的目光中,終于敗下陣來,抬頭苦著臉。“不知九爺是怎樣認出我的?”“哼!”墨九不屑地皺眉,“別說你扮成花姑娘。就算你給老子化成灰,我也能給你糊出一張人皮來?!?/br>那俏姑娘被她一損,嘴巴又是一扁。“哦。九爺英明?!?/br>拍完了馬屁,看墨九不為所動,她甚是無奈地繼續道:“不敢相瞞,當日臨安事發,我們幾個原想陪主上一同赴死,可主上決定的事兒,又哪有那么容易受人左右?”“主上讓人連夜把我們帶離臨安……當然,是迷昏了離開的。臨行前,他把大爺的選中告訴了我等,并以大爺的生命相托……唉,我等又如何能違了他的遺愿?”遺愿?墨九雙眸微微一瞇。這么說來,當初蕭大郎離開臨安,僥幸逃過一命,蕭六郎是知道他去向的?墨九思索著,抬了抬眉,“那他們仨,人哩?”俏姑娘又道:“主上有密信交給古璃陽,我們到達興隆山,剛剛安頓下來,走南便過江去了汴京府,聲東另有任務,獨自去了漠北。就我和闖北留下來,跟在大爺的身邊照顧……”古璃陽和薛昉在蕭乾回京的時候,與蕭乾的抗珒大軍一并留在了汴京,管轄著漢水以北的地區。在蕭家事發之后,群龍無首的古璃陽以及抗珒大軍,很是內亂了一陣。不過很快,他們就接到了朝廷的圣旨。無奈之下,古璃陽選擇了被“招安”。五月中旬,朝廷特敕古璃陽震北大將軍封號,令其繼續駐守漢江以北的汴京、臨兆等軍事重地,當然,蕭乾昔日帶領的抗珒大軍,也都駐扎在原地。不過,朝廷對古璃陽這種蕭乾的舊將不無忌憚,也不知何由,五月封賞,卻在六月以述職為由,招他回京。有前車之鑒,古璃陽怎肯就犯?還沒有接到朝廷來的圣旨之前,他就“病了”。而且,趕在圣旨到達的五天之前,他率先上書景昌皇帝,稱病臥床,從此一病不起。當然,他能提前得到朝廷這種絕密的消息,并迅速做出應對反應,得虧了墨九的“情報系統”——相思令。古璃陽這一招,簡單,粗暴,卻也有效。朝廷敢怒,卻不敢言。說到底,古璃陽與薛昉都是蕭乾的人,誰不知道?而且,連辜二都會背叛,宋熹又怎會真正的信得著他們?只不過,完顏修在汴京敗北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