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0
的淚水,慢慢福身。“臣妾告退?!?/br>“嗯”一聲,宋熹由著李順為他系好領口,披上風氅,大步從她身側過去,那衣角刮出的冷風,將她頭上的青絲撩起,露出一截修長白皙的脖子,上面青青的血管似乎也清晰可見。她咬唇,“恭送太子殿下?!?/br>似哭未哭的聲音,從這樣一個楚楚可憐的美人嘴里道出,那種強忍的酸楚與無奈,任何男子聽了想必都能生出幾分憐惜。宋熹微微皺眉,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盯著她。她抬頭,梨花帶雨,卻福著身子一動也不動,“殿下……”宋熹緩緩道:“你父親過世了?!?/br>謝青嬗清秀的面孔猛地一白,原本福著的身子幾乎站立不穩,她嘴皮顫動著,聲音幾乎帶著顫意,“父親他……他昨日還好好的,雖,雖說被陛下,下,下了獄,又怎,怎會……”她結結巴巴說不出剩下的話。宋熹慢慢一嘆,聲音溫和下來,“你父親的后事,恐怕還得你來cao持……先去歇一會吧,一會我差人來喚你?!?/br>謝青嬗低著頭,不說話,只垂淚不止。宋熹視線掠過她的面孔,然后慢慢轉頭,一言不發地大步離去了。“砰”一聲,門合上了。謝青嬗慢悠悠抬頭,一臉凄惻。這位太子妃是謝忱的女兒,也是宋熹的表妹。從古到今,似乎從來沒有比裙帶關系更為穩固的關系了,所以,這樣的聯姻并不少見,也是一些世家為了鞏固榮寵的不二法子。可這謝青嬗也是個苦命的女人,雖貴為太子妃,將來要母儀天下的人,卻因為這層曖昧的關系,并不得太子宋熹喜愛。幾個月前死了哥哥,幾個月后……連父親也沒了,還沒得這樣突然。古時女子的倚仗,無非是父親,哥哥,還有……兒子。如今她一個都沒有了,往后在這吃人的地方,又當怎樣立足?她看著男人遠去的背影,眼眸沉沉間,卻是一種無奈,“爺,嬗兒往后,可怎么辦?我還能靠著誰……靠著你嗎?”她喃喃念著,一個丫頭慢吞吞入了書房,默默上前為她披上風氅,“太子妃娘娘,太子爺已經走遠了?!?/br>謝青嬗看著她,“兮兒,你說我錯了吧?”祾兮默默看她,“奴婢不懂?!?/br>“是,你不懂,可確實是我錯了?!敝x青嬗笑道:“錯在,投錯了胎,生錯了人家……”“啪”一聲,門板有沉悶的聲音。“誰,誰在外面?”祾兮低呼著,開門看去。外面天還未亮透,黑壓壓一片,白雪翻飛,呵氣成霜,可院子里空空蕩蕩,哪里有人?她小聲嘀咕一句,突地門板上插著一只帶了羽毛的小箭,小箭斜斜入了門板,箭尖上還穿了一張字條。“什么東西?”祾兮取了下來。她是謝青嬗的貼身丫頭,從謝家陪嫁過來的,按了時下的規矩,也應是太子的通房,太子的女人,只不過宋熹連太子妃都沒有臨幸,自然更排不上她了。更何況,有謝青嬗在,她從不敢肖想宋熹,只在陪嫁入東宮后,常伴謝青嬗讀書,識得些字,于是把那字條上的字都認全了,呆呆發著愣,手不停顫抖。“這,這怎么可能?”“兮兒,是什么?”謝青嬗走出來。祾兮顫著手把字條呈上,垂下了頭。謝青嬗看一眼,臉唰地一白。“謝忱之死,與宋熹有關?!?/br>——南榮緊張的局勢在這一夜達到了巔峰,整個臨安城似乎都成了一座不夜之城,四處充斥著人聲與狗吠。國之事,無小事。一個丞相之死,自然也是大事。離天亮不足一個時辰了,更夫的梆子已敲四下,可皇帝的金瑞殿的側殿卻一片燈火通明,臨夜從被子里把自己挖起來的王公大臣們齊整整地看著大殿中間那個撿著血淋淋人頭的人,大氣都不敢出。盡管他們都知曉蕭乾清涼無情,是個殺伐決斷的人,可他們卻從來沒有親眼見過這般肅殺的他。幾個養尊處優的大臣,幾乎當場發吐。至化帝整夜未眠,眼睛里全是通紅的血絲。一個人的權利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壓力也就有多大。整個殿中,最凝重的人當數他。“蕭愛卿,你準備如何給朕解釋?”逃獄,殺人,調兵,確實都需要解釋。可拎著人頭前來的蕭乾,卻分明沒有犯了事的直覺性,他態度輕松,神色閑閑,仿佛來參加一個為他慶功的晚宴。“陛下,臣無過,只有功?!?/br>坑深111米無聲邀請蕭乾低低的聲音清晰入耳,并不強勢,可一字一字,卻仿佛帶了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儀,不僅讓殿內眾人剎那凝滯,便是龍椅上端坐的至化帝,也微微失神。面對君王之怒也可以從容不迫的人,整個南榮找不出幾個,而蕭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曾經,至化帝最為欣賞他的地方,正在此處。然而如今……終是尾大不掉了嗎?疑心生暗鬼,至化帝象征性抬了抬手,將滿腹怒意藏起,露出一個寬和慈祥的表情。“蕭愛卿且說說看,功在何處?”“謝陛下!”蕭乾上前拱手,唇角綻放一抹淺淺的笑意,仿佛一朵受暖的玉蘭花在冷風中無聲盛開,讓凝滯的大殿內瞬間回暖,所有人的注意力,也都集在他的身上。他不笑時,俊美無匹??伤r,那俊美,竟似有攝人心魄的力量,讓人挪不開眼,以至于竟無人發現從大殿門口慢慢入內的太子爺宋熹。萬物俱寂。人人都在疑惑蕭乾的笑。近來,他的笑容似乎比以前多了。這讓習慣了他涼心冷意的眾人都略感違和。尤其是這個笑……他竟然是拎著謝忱的腦袋在微笑。那顆腦袋上的頭發從包裹的青布中漏出幾縷,被夜風驚得一拂一蕩,與蕭乾松快的面色鮮明對比,無端端讓人脊背發麻。人對于猜不透的事物,天生有懼意。于是蕭乾這么一個男人,喜怒之間,便可影響眾人的情緒,讓人隨了他時驚時詫,神經不敢有絲毫的放松。宋熹走近,在蕭乾身側站了一瞬,慢慢往左幾步,立于長長的列班前面。旁人未注意他,蕭乾卻注意到了。他側身向宋熹請安,依據拎著那顆腦袋。宋熹也給他一個溫和的致意,輕松帶笑,溫潤得像一塊暖玉。眾人這才發現過來,給太子殿下行禮。宋熹淡淡回應,笑著,目光只看蕭乾。二人目光相對處,暗流催成冷風,似乎有什么激烈的情緒在空間里“滋滋”的碰撞,火花四濺,卻又轉瞬便消失不見。蕭乾揚了揚唇角,收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