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3
“香!”清啞對福兒道,“跟槐花一樣香?!?/br>又問她怎么做的。福兒喜悅地笑了,一一告訴她。細妹和細腰都拿了一塊吃。福兒看向銀杏樹下,猶豫了一會,堅定地走過去。從賣香燭的老漢起,她每人都送了一小塊蒸糕。想是怕少了不夠分,切得有些小,遠不及送給清啞的大塊。然到那賣魚的兄弟面前,她拿出的蒸糕又和給清啞的一樣大了。見兩兄弟都有些發怔,看看別人的,又看看自己手上的,她臉通紅,逃也似的走過去了。青年漢子看看清啞,咬了一口糕。他也禁不住點頭,果然清香!福兒回頭看見,滿心甜蜜不已。銀杏樹下的鄉親們今兒好口福,才吃完福兒的蒸糕,就見細妹過來了,她是奉清啞之命來散點心的。青年漢子分到一塊梅花狀小點心。他沒有立即吃,就聽旁邊他大哥嗚嗚道:“嗯,好吃!有……牛奶味,還有核桃仁。唉,就一塊,太少了!”最后一句話因為嘴里咽干凈了,所以吐字清晰了,滿是惋惜。青年漢子轉頭瞅他,他不好意思地笑,又看他手上的點心。青年漢子立即將點心送到嘴邊,咬了一口。很松軟的口感,不干不焦,有股奶香,但他確定不是牛奶。目光不由飄向槐樹下,畫畫的人正對這邊看,不知是看他們吃點心呢,還是在看景物以便作畫。正看著,忽聽一陣喧嚷說笑聲傳來。他循聲向埠頭看去,只見一群少年走來,既不是富家少爺公子,也不是農家樸實少年,而是小鎮上游手好閑的刺頭類型,一副踏青賞玩的架勢,半點進香的虔誠沒有。他目光一凝,然后飛快地向槐樹下瞄了一眼。第347章同游(二更求月票)美好的春日,也有不協和的因素。那些少年一過來,立即就注意上了清啞。可是奇怪的很,阮秀等人正戒備,他們卻往廟里走去了,絲毫沒有過來打擾的意思,仿佛是專程來進香的。青年漢子的目光卻一直追隨他們,直追進廟。再說清啞,她直覺最敏銳的,只覺心里不舒服。之前的散淡悠閑不翼而飛,再沒了作畫的心情。接著,又有一撥人來上香,人更雜了。為何說雜呢?大凡來上香的,不是婆子就是媳婦,頂多帶閨女娃兒,就有男子也是三五邀約,或者陪同家人,從來沒有一群男人來上香的。清啞立即收拾東西,打包給一個家丁背著。因有個男娃吃了點心后,一直在她附近打轉,一副饞嘴模樣,她便沖他招招手,叫他到身邊,輕聲問道:“你知道石橋在哪兒嗎?”男娃道:“我曉得!”清啞問:“帶我去行不行?”男娃忙點頭道:“噯!”細妹忙又從食盒里拿了一樣點心給他。男娃眼睛就亮了,十分順服地跟在清啞身邊。清啞怕人誤會她拐賣孩子,叫細妹去告訴福兒一聲,她們請這個孩子帶路,還要回來的,然后就往村里走去。又有人來問放生魚怎么賣了。不等賣香燭的老漢開口勸,青年漢子道:“十文一斤!”口氣很果斷。問的人大喜,立即就要了兩條大鯽魚。跟著,又有人過來買。一會工夫,盆里的魚就賣得干干凈凈。兩兄弟便開始收拾家伙準備走人。老漢張大的嘴半天合不攏,忽然跌足嘆道:“我先就是那么一說,也不是叫你們賣這么低。這不虧本嗎!那么大那么好的鯽魚和鱖魚,十文就賣了,多可惜!唉,我出去一趟都撈不到這么好的鱖魚。這么好的魚。煮了多好一碗菜……”絮絮叨叨地說,全忘了菩薩就在眼前。周圍人聽了都忍俊不禁,卻沒有人嘲笑老漢。他們也敬菩薩,但他們都是凡人。也要過日子的。只要離開觀音廟,那魚啊蝦啊就是他們果腹的一道菜。兩兄弟卻沒有尷尬或者荒謬好笑的心情,匆匆往埠頭去了,惹得福兒目光一直追著他們的背影。老漢見了不免又感嘆:“年輕人沒娶媳婦都是這樣,沒個算計。一時恨不得馬上發財。一時又不耐煩,三下兩下就把費心巴力打來的魚給賤賣了。唉,等娶了媳婦就好了!”瞄一眼福兒,頗有“往后就靠你了”的意思。福兒紅著臉低下頭。再說清啞,離開觀音廟后,走在五橋村的村路上,心情又好了。不過是個水鄉小村而已,卻因為趕在陽春三月,處處鳥語花香,又遠離集市紛擾。別有一番田園風味。便是綠灣村也沒了這份原始的鄉野味道。那男娃叫藕兒。吃了細妹給的點心和核桃仁,也不膽怯了,一路告訴清啞許多話,東一句西一句,凡他小心思認為值得說的,都說了。因此,清啞知道不少這五橋村的事。五座石橋各有特色:最古老的那座也最小,下面的水流與其說是河流不如說是河溝,很窄,橋上掛滿了爬青藤;最長的那座橋面是平直的。下面有五個涵洞;還有兩三個涵洞的。清啞很遺憾,覺得要是有相機拍下來就好了。眼下,她只能用心看,記在腦中。今后作畫才有素材。看過了最長的橋,沿河邊正走,忽被細腰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向俏婢,只見她正冷冷地看著前方。再將目光轉向前方,頓時一陣心煩——來人正是那群少年!細腰拉著她往旁一閃身,朝后面的阮秀一努嘴。阮秀便帶著幾個少年上前來了,臉色很不善,“請讓一讓?!?/br>一個少年笑道:“這么好的天氣,不如大家一塊逛多好。我們陪姑娘逛,人多也熱鬧些。說些笑話給姑娘解悶,姑娘也不寂寞……”這分明就是追著她們來的。就是說,郭織女碰上登徒子了!細腰冷聲道:“叫他們閃開!”不閃開便怎樣,她沒說,阮秀自然知道。他上前道:“兄弟,最好讓開,別找事!”少年們一個沒動腳,互相看看,都笑起來。阮秀一看不能善了,對幾個護院一揮手,大家便撲上前去。兩方人就在河邊混戰起來。細腰不忍看,太亂了。她等得不耐煩,叫細妹上前助戰。清啞瞪大眼睛:只見細妹沖過去,一腳踢在一個少年胯下,一聲慘叫后,他捂住下身滾到一旁;跟著小丫鬟又趁阮秀攻擊一個少年的時候,對準那少年小腹就是一拳——她個頭矮,打那里方便——打得他痛苦地彎下腰,佝僂成蝦米一般。眼看那些少年一一倒地,忽然從左邊屋角閃出四個漢子。細腰立即渾身戒備,一面對清啞道:“姑娘小心!他們有備而來?!?/br>清啞一驚,就是說,她被人盯上了,那些少年不過是惑人耳目,真正的對手是后來這幾個漢子,只不知是誰派來的。四個漢子分散逼上前來,離她們還有兩丈遠的時候,細腰揚起手臂,纖手握成拳頭,不知握著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