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書迷正在閱讀:兒媳婦秀婷的臉紅故事、總有男神勾搭我(快穿)、女攻天下、小妖亂、浮世錄、色欲奇譚、春風再美、專攻男主系統、四時花開(NP)、塞上曲
,老了,真的老了。記得聞遠這小子剛來的時候,身量就差不多到他的胡須尖兒,小小的少年,眼神里卻有著修行多年之人也難得的平靜——那時他的胡須還沒全白呢。現在,少年長成了有為青年,是東籬國赫赫有名的圣僧,身量也足足比他高了大半個頭,可眼睛里的平靜卻沒有了,反而被一股前所未有的柔情取代。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到底是為了佳人,還是為了佛祖?不言而喻啊……方丈再嘆一聲,才發現自己的胡須已經變得花白——原來一轉眼,已經過了十幾年了。“記得你剛被老方丈帶回寺里的時候,才十幾歲,那時恰逢你家中遭逢巨變,若是換了別的孩子,早就呼天搶地,一蹶不振,可你卻只是靜靜地跪在佛祖面前,日以繼夜地誦念。因為你的父母太過惡名昭彰,幾乎全寺的僧人都像看怪物似的看待你,連老衲都不能免俗,一直在暗地偷偷觀察著你,只要你一有異動,就會有無數雙手出來制止你的行動。可你這孩子啊,就像佛陀臨世,一雙的眼睛像是能跟佛祖通靈似的,充滿了矜憫和慈悲。每念一遍,你眼里的平靜就多一分。當時老衲就想,這個孩子一定是個有佛緣的,哪怕你的父母再是罪孽深重,你也定能像目犍連菩薩(1)一樣修成正果,必成大器。那時,老方丈已過耄耋,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將你托付于老衲,就連你剃度這么大的事,也是由老衲親自執行的。盡管你一直稱老衲為師叔,可在老衲心里,早已把你當成了自己的弟子了?!?/br>聞遠雙手合十,恭敬地行了個佛禮,再次叩首:“多謝師叔十年的撫育、教導之恩,聞遠畢生難忘?!?/br>方丈走上前,和藹地摸了摸聞遠的頭頂,然后雙手合十,虔誠地道:“佛祖賜福,愿我佛門弟子此生再無災劫?!?/br>“多謝師叔賜福,可弟子早已……”方丈擺擺手,打斷了聞遠的話語,上前親自將他扶起,渾濁的眼里閃爍著慈愛的光芒:“你還記不記得,老衲為你剃度前,曾問過你一個問題?”聞遠點頭:“弟子不敢忘?!?/br>方丈笑了笑:“當時老衲問你,為何要遁入空門。你是怎么回答的?”“弟子答:‘為了尋找內心的平靜?!?/br>“那你現在心里還平靜么?”聞遠搖了搖頭:“很慌亂?!?/br>方丈低嘆一聲。“弟子年少時家逢劇變,雖然表面上極力克制,佯裝著毫不在意,可惜弟子心中卻一直無法釋懷。弟子從小研讀佛經,跟隨師長周游各國,早已認定只有佛祖才能讓弟子心生寧靜。故此,弟子毅然決然地投身入我佛門,妄想救贖自我,引渡眾生??傻饺缃竦茏硬虐l現,所謂的遁入空門,不過是弟子自欺欺人的逃避借口而已。弟子到現在都無法釋懷生父生母之事,只要一到了下雨天,一看到目連菩薩的佛像,甚至一看到街上人來人往,逐利而去的商人,弟子都會變得暴躁不安。佛門之人,不該如此??!”話至此處,聞遠手上早已被汗濕,額上青筋暴起,眼神也變得越發暴躁起來:“我永遠也無法忘記二十年前那場大雨,無數房屋相繼傾倒,無數良田接踵淹沒,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可偏偏就在這國難當頭的慘烈時刻,竟然有jian商與貪官勾結,壟斷各地存糧,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窮苦的百姓們餓得啃樹皮,挖樹根,甚至易子而食!可jian商和官府卻賺得盆滿缽滿,一頓飯要吃足一百零八道珍饈美味,竟不見門外路有餓殍,民不聊生??!但更可恥的是——我!享用著jian商大發的國難財周游列國,享用著jian商大發的國難財傳經講法。我誠愿以佛法渡盡世人,卻不知我所食的一粥一飯,都是百姓的血rou所鑄!”聞遠雙手握拳,越說越激動,灰褐色的眼眸已經被逼得通紅。方丈立刻上前按住他,口中不斷循環誦讀清心咒,直到看見聞遠的眼神漸漸歸于平靜,才放下心來。他心疼地拍了拍聞遠微顫的肩膀:“孩子,這不是你的錯?!?/br>聞遠輕輕閉上眼睛,痛苦地長吐一口氣,腦海里忽然浮現出一雙烏溜溜的小鹿眼,帶著溫暖的笑意,就像一陣清風吹進了心里,驅走了所有的陰霾。他再張開眼時,已是清明一片:“佛曰:‘善惡到頭終有報’。果不其然。水災過去后,陛下重整吏政,貪官污吏和無良jian商皆鋃鐺入獄,落得個抄家滅族,凌遲處死的下場。我父母踏著無數百姓的尸體所掠奪的金銀財寶,名利富貴,都成了過眼云煙,他們最終一無所有,死無全尸,也只是因果循環罷了。我的父母一生都在追求著世間繁華,人間萬象,最終被自己的貪欲所吞噬,落得如此萬劫不復之地。而我卻偏要無欲無求,立志一生行善,傳揚佛法,以內心的平靜度化世人。可只有我自己心知肚明,我從未釋懷過哪怕一刻。我永遠也忘不了,我是大jian商的兒子,我身上流著大jian商的血,是從骨子就被打上了禍國殃民的烙印,哪怕佛祖臨世也拯救不了我。——直到我遇見了月升?!?/br>聞遠忽然笑了:“我這小半生周游多國,苦苦修行了二十載,只為追求內心的平靜,可直到此時此刻才發覺,只有生活在有月升的地方,我的心里才會無比的平靜。師叔,讓我走吧,讓我放過自己?!?/br>方丈怔了怔,好像又見到了聞遠年少時的模樣。那時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小小的少年手持一本佛經,口若懸河,意氣風發,自信的光芒哪怕是大雄寶殿前的佛祖都要黯然失色。他忽然笑了:“走罷,走罷。靈覺寺少了一個內心狂躁的圣僧,世間上卻多了一個坦然釋懷的年輕人,何樂而不為呢?”聞遠感激地上前兩步,正要跪下,卻被方丈牢牢托住了雙臂:“可是師侄啊,你要真真想好了,曲施主是丞相的女兒,是天之驕女,就算她不介意你的身份,她的家人又會接受么?朝堂的口誅筆伐,市井的流言蜚語,你們又承受得起碼?”作者有話要說: 注解(1)目連救母傳說中的主人公,佛名目犍連菩薩。☆、11.21獨家發表聞遠搖了搖頭,淺笑著仿佛自嘲:“月升還不一定接受我呢?!?/br>方丈面色一滯:“那你還俗,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聞遠擺了擺手:“師叔,弟子早就說過了,還俗是我自己的選擇,與月升無關。她是相府千金,是天之驕女,她值得這世間上最好的人。就算那人未必是我,可我心里卻真真的有了她,便再也不能侍奉佛祖了?!?/br>七十年的老光棍方丈當然不懂這些小